宁波的鸡尾酒经济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人看问题直达本质。一如甬商在清代就意识到商品的本质是资本。那么语言的本质呢?是交流。有个宁波人,在英国船上当过水手。不识ABCD,并不妨碍他用宁波英语交流。上海开埠后,英语在商界抢手。这位宁波人,把英语会话用宁波话作注音,在上海一个叫洋泾滨的地方开起了可以不要ABCD的英语会话课。方式简捷,开创语言作为交流的大业。后来这种宁式英语,和所有讲得硬邦邦的英语,都被人戏称“洋泾滨”。
  浙东学派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自古宁波学子,要学书法、尺牍、珠算,做官不成,还可经商。甬人善贾,商儒并盛。
  


  洋泾滨,或许也是一种“经世致用”吧。
  今日宁波,已经难找“纯种”的国企。连接沪甬投资118亿的大桥,资本金里民间资本占一半以上,在国内尚属首次。从个体私营经济、联户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到较规范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血缘的新兴混合经济,好比调和的鸡尾酒。这种鸡尾酒经济到底叫什么?宁波人说还是先上车再买票,先生娃娃再取名。
  鸡尾酒经济,或许也是一种“经世致用”?
  2003年5月,宁波市属国有企业95%实现转制。保留的国企也是青春焕发的长青树。有人说:我们的市领导可以集中精力思考明天的事了。
  宁波的混合经济进入第二次的创业。
  有人说,宁波民企进入后老子时代。
  有人说,宁波民企进入少帅时代。
  有人说,宁波民企催生财富新生代。
  2003年10月,宁波创建海能水环境与生态工程研究院,致力水环境防治技术的研发。研究院也是民营企业。到今年2月,这家民企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手,研究和改善水环境。研究院提供经费,提供试验基地和产业化设施。
  2003年首届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会议主办方,在考察了山东、广东和上海之后,决定在民营企业最发达的浙江举办。
  最终选择宁波。
  鸡尾酒经济的企业,是宁波外贸的基石。
  宁波有114个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宁波已经连续5年成为参加境外展览最多的城市,宁波拥有15个重点出口品牌,是全国出口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
  宁波有句老话:“走过三江六码头,摸过老蒋光郎头。”蒋介石是宁波人,蒋介石的头,是只有宋美龄摸得的。宁波人的戏言,无非是表示自己什么都见过吧。
  今日宁波,是商的盛会。一家家商店的名称好像在进行个性比赛。这家叫“凭感觉”,那家叫“这里吧”,这家叫“无所谓”,那家叫“伙伴根据地”。
  非常鸡尾酒。
  
  大花脸盆端出的大银行
  
  李令红把地图铺在地上。
  他办公室的地上,铺了这张地图也就没什么空地了。
  这是一间打造21世纪世界大港的办公室,这是一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办公室,这是一间按动鼠标宁波港就进入数字远程监控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铺着60年代大花床单的办公室,这是一间井然有序找什么有什么的办公室,这是一间杂七杂八拼凑着过去招待所旧家具的办公室,这是一间联系着覆盖全球100多条集装箱航线的宁波港老总办公室,这是一间还要端一只大花破脸盆打水的办公室。
  为什么还放着这只大花搪瓷脸盆?我问。
  李令红来个枉顾左右而言他。
  这位宁波港老总思维清晰而条理,他今天的事今天办完,决不拖拉到明天。他那小小的桌面利落而干净,我要什么材料他都是伸手就得。独独关于这个大花脸盆,他没听见。
  后来我穷追猛打他的一个助手,才知道那是他住这里洗脚用的。
  无论如何,宁波港办公楼旧兮兮黑乎乎的,叫我的思想一时集中不到他那张地图上去。
  宁波港的年货物吞吐量是世界港口前5名,不过他们的办公室是世界最差的。这是70年代的建港指挥部。
  这里刚刚把局改为集团有限公司。李令红说办公室的家具都是历任局长用过的,除了一台电脑和一只地球仪。他说宁波港是永不满足是追求一流的,只是办公室不追求一流。
  李令红指着地图给我看,两年前宁波港就在内地建起无水港——绍兴、义乌、萧山、余姚等,还要进一步拓展到江苏及浙北、浙中、浙南、江西等腹地。
  “很不够大。”李令红说。
  嗯?
  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增幅全国第一,2003年比2002年又增长49.2%。宁波港与舟山港使用同一个航道和锚地,下一步,宁波港和舟山港要1+1了,要一体化发展然后以一个港口、一个品牌投入国际航运舞台。
  我觉得,宁波港很大而这张地图太小。
  人们讲足球运动员,常常会说世界在他们足下。现在,世界地图在港口总裁身下。
  李令红,这位宁波港前局长和宁波港现总裁,像小孩一样趴在地上,趴在地图上,那么投入地搭建宁波港的发展空间。所以说“搭建”,因为觉得他那兴趣十足的样子,太像小孩子趴在地上搭积木。
  我想,一个人,当他最专注、最有兴趣、最心无旁骛所以就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候,就特别像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搭积木小孩。
  港口的集装箱本来就像积木,一块块长方形的红色、黄色、灰色、绿色的大积木。宁波港由6个港区组成。在6个港区间行走,这么走那么走,都是堆场,堆场,堆场,都是集装箱,集装箱,集装箱。好像走进一个彩色的积木世界。
  人们用这些彩色的积木搭出了世界的集装箱时代。
  好像整个世界都可以装进集装箱。
  世界标准件化了,程序化了。通往世界经济的轨道,处处都有接口。
  李令红在鹿特丹、在荷兰、在美国、在中国香港,在每一个先进的港口,对方常常介绍:这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是的,真先进。我们怎么提高呢?这个集装箱的计算机系统,是最先进。我们,咬咬牙关自己搞一个?当然,也可以花钱买下这个系统。但是,要花很多钱。
  李令红从香港回来,组织第二集装箱公司的5个小伙——研发。
  我说,如果这个计算机系统研发不出来怎么办?如果花钱买,质量保险,没有风险。
  “没有风险的决策不是好的决策。”李令红一下反弹回来:“当然要力求风险最小,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003年的大年初六,李令红的右手拿起了鼠标。
  已经365天了,这一个系统把那5个小伙天天“系统”在一起。现在,鼠标一按就知道能不能对接成功。
  如果对接成功,意味着节约1000多万。如果不成功……
  李令红轻轻按动鼠标。
  这轻轻一下的后边,是365天没日没夜的劳动。
  计算机系统一次对接成功。
  李令红向所有的开发人员深深地鞠躬。
  李令红知道,一次对接成功,是研发人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是宁波港培养了自己的队伍。宁波港,要发展为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还需要多少人的合力?
  宁波港又在建一个4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前沿长3000米,宽900米,绿化带宽22米。门吊的外伸距离是最长的,在国内集装箱码头里是最大的。
  这个工程也是一天24小时地作业。我想起我在码头看见的一排排龙门吊,觉得像一个个排列的凯旋门。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等我这篇文字印刷出来的时候,我写下的一些数字又不对了——宁波港的数字又刷新了。
  包玉刚1984年第一次由香港回宁波,登上宁波北仑港的码头,说:“我到过世界各地,见过不少深水良港,北仑港是世界一流港口,也是中国最有前途的港口。”
  “宁波有北仑港,阿拉宁波人得福了。”
  到底是因为宁波港而宁波得福,还是因为宁波而宁波港得福,这都不重要了。
  这位世界船王有句名言:“深水港好比一家大银行。”
  现在,宁波港已经和世界90多个国家的560多个港口连在一起,还在向美洲、欧洲、非洲、中东不断开拓远洋航线,又向腹地不断开拓内陆支线,加大揽货能力。宁波港这家大银行,是财源亨通了。
  所以,宁波港老总李令红趴在地图上说“很不够大”的时候,我不能不惊叹他的想象力。他在地图旁蹲了好一会儿站起来,我想他一定经常这么蹲上蹲下,一定能上能下。他一边睡着上个世纪的大花床单,用着上个世纪的大花脸盆,一边做着这个世纪勇创新高的大银行。
  谁都知道宁波有个宁波港。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宁波有个大银行。
  还有一个秘密:这家大银行,是住在一个旧办公楼里的人,用一只大花脸盆一代一代端出来的。
  700民警,从早上八九点开始奔赴通往现场的15个路口。
  这是2003年6月8日,SARS还没过去。宁波派一架包机到京,去接中央和各部委领导及有关专家,正部级10人,副部以上20多人,还有媒体100余家。下午2点30分举行跨海大桥奠基仪式,下午5点即用同一飞机把宾客送回北京。
  民警要封锁路口,生怕闲杂人多闹事。但是,在民警赶到之前,在清晨5点钟,5公里长的海边,已经铺满了10万人。
  从附近的慈溪到这里,有20多里。一位87岁的老人,是一里地一里地走来的。
  工地上一直在施工,海风刮起的灰土,撒落在这10万人身上,变成10万泥猴。
  但是10万人个个高兴,好像喜欢玩泥巴的小孩儿那么高兴。好像在等过节那么高兴。
  他们就这么等着。等了有100多年了吧?
  他们是一代一代在宁波慈溪长大的。从慈溪过海到上海,只能坐船,12小时。当地人就管船叫上海轮船。上海轮船开了100来年,到2001年才结束。后来有6小时的快速双翼船,又有4小时的沪甬高速公路。
  终究还要4个小时!
  宁波人与上海人,差不多1/3有亲戚关系。站在慈溪海边,真恨不得能有一座桥,一直架到对面的上海!
  
  一个梦
  
  一个一代一代人都在做的梦。
  那位87岁的老人说:“建这桥一直是我的梦!想不到真要建了。5年后大桥建成,我恐怕已经不在了,所以一定要过来看看!”
  愿5年后这位87岁的老人一定在一定在呵!
  从早上5点多钟,一直到大桥奠基仪式结束,老百姓就这么有序地站着,又有序地撤走。不过扛走了彩旗,拿走了气球,连堆积的黄沙都用矿泉水瓶装走了。他们捧着装满沙土的水瓶,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好像把大桥装进了矿泉水瓶带回了家。
  北京来的客人们全感动了。大桥总指挥王勇,把10万百姓等大桥的照片,寄给参加典礼的每一个人——要不要支持我们?这是民心工程呵!
  两个月后,有关部门的批件就下来了。
  海上不能施工,只能先建一个两车道的栈桥,等于搭起陆上平台。等建起36公里长、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的跨海大桥,再拆去栈桥。
  栈桥已经建了有五六公里,天天有几千人来看,又是过节一般:啊唷,这个桥真的在建了!还那么快!这就用不了几年了!可就是好像窄了点,怎么才两个车道?
  慈溪一带的百姓,谁家来了客人,都带到这里来看桥——他们以为栈桥就是那真的跨海大桥了。
  这个海湾叫杭州湾,所以叫杭州湾大桥。是已有的和在建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流速是每秒三四米,到五六米,人掉水里,会不会游泳,结果都一样了。
  而且,海底有一窝一窝天然气,一不留神就可能火冒三丈。
  这地方能造桥吗?
  10年论证后,宁波才成立起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大桥代表21世纪中国造桥的水平,118亿的资金,民企抢着投资——谁能投资大桥,这就是实力,这就是信誉。宁波的民企在完成了原始积累的阶段后,进入了资本运作。大桥资本金里一半以上的资金,由民企包了。
  大桥有了两个亮点:第一,最长。第二,融资渠道。
  4月底的一天,我乘坐的小车开上栈桥。限速20公里。开到5公里处,我走下车,回身看去,慈溪隐在雾里了,前方的上海更看不见。雾里海里,海里雾里,浑然一体。只剩下这一座两头挨不着的窄窄的栈桥,在雾中实在只像国画里淡淡的一笔。
  桥上的起重机,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要把细瘦的桥拦腰拎起。
  大海之上,桥都显得瘦得这么弱小。人呢?寒冬站在桥上,海风扑打过来,穿多少衣服恐怕也跟没穿什么一样冷。酷夏站在桥上,想吃摊鸡蛋,把蛋往桥板上一打就烫熟了。
  我走进总指挥的办公室。办公室桌上有一块牌,上面写着——部门:指挥部,职务:总指挥,姓名:王勇,编号:00001。
  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着大桥的地图。电脑显示屏上,是大桥的卫星遥感图。又一面墙上,是大桥奠基仪式那天,10万百姓过节的两张巨幅照片。这架大桥,这10万人,一定把王勇的心,撑得满满的,撑得太满了。
  王勇进来了。有人建议我和他合个影。我很愿意,可就是自己一身休闲,是不是太过随意?这个想法刚在我脑子里一闪,王勇几乎同步地脱下了西服,只穿件衬衫,这就不再让我为难了。我想,这是一个可以把细节做得非常好的人。
  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功,其实是无数细节的成功。
  王勇,浓黑的眉和眼,宽厚的鼻和嘴。说话声音不高,可信任系数很高。他那含而不露的激情,埋得深深。好像那种离地表很远的强地震。
  他肩负这样的重任,还能这样平静!不,他说其实他常常一个晚上一个晚上地不平静!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切都得同步推进——通水、通电、移动、联通,桥上6个平台同时施工。64根桩,哪个细节上都不能出一点事故!一夜一夜地睡不着!不过,人生一辈子能遇上这么个工程,能做好这一件事,此生足矣,死而无憾!
其他文献
这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正微笑着准备走进教室,突闻一男生压低嗓门:“狼来了!”  素闻九(7)班在七、八年级时就是出了名的调皮班,也许他们在试探我,看我是否也像他们以前的老师一样,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依然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环视了一遍全班同学,真诚地对大家说:“我的小朋友们,你们不必怕我,我可不是狼,而是一只披着狼皮的老山羊哟。”  最顽皮的李君大笑:“谁知道呢,在八年级时就知道了您的大名,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