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高效课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的特定形式和特定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转变 密切 协调 统筹
  【正文】:什么是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说明教师课堂高效;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课堂气氛好,就是高效课堂,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正确,但仔细一想,它们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抓住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本质。
  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的特定形式和特定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高效课堂的‘高效’不以学生一时的学业成绩为衡量标准”。也不仅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投入之间的比值,应该以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依据,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标准。
  纵观我们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虽然新课改实行了那么多年,但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评价制度未彻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不感兴趣等众多因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从而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从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来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相当陈旧,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更加落后。教师往往是“满堂灌”,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新课程确立了教是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法的指导与培养。这就要求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过少面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二、密切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我们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
  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协调学生关系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有水喝。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假如这种“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将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如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的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统筹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1、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老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数学课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亲身示范、比较对照、举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反馈阶段:可用向他挑点、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系统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我们可以采取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知识贯穿在数学情景中,只要教师呈现的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了学习兴趣呢?
  2、教学表达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在老师讲解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小学数学老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走进教室便语出惊人:“我发现同学们脸皮都很厚!”听者莫不面面觑,不知老师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因为同学们都渴望在这有限的一切课里面多学习一些知识,表现得很贪婪”,老师不失时机地说,“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说到这里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学生们显然也被他幽默的语言所感染,个个争先恐后地参与课堂学习。据了解,这个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比较沉默,虽然自学意识比较强,然而在课堂的积极互动方面常常让老师很被动。这节课学生们的热情显然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也就非常不错。
  教学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语,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数学课程这三个因素协调相外,使之和谐、高效。这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当然,以上途径和方式、方法还存在许多欠缺,如果处理、运用得不好,就会给人一种“雾里看花花非花”的感觉,但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去努力,做个“有心人”,不断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我想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目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娜;关注教学细节,激活数学思维——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J];新课程(中);2011年07期
  [2]卫国;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因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3]徐贞姣;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新课程中将语文阅读探究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高考语文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直接出现在试卷中,这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 语文阅读 探究能力 培养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学生具备的三大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而探究的能力在新课标高考卷阅读题中已经以开放性试题出现,而且与大纲版教材的高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是需要充分运用逻辑性思维的学科。在中学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数学课程的创新性教学便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生授课 钻研解题方法 兴趣小组 数学建模  一、充分认识创新性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创新式教学在现代化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迎合新课改培养素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认识到创新教学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利用多种
【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难以提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合作学习是进行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意义 措施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英语的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
【摘要】英语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高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立足点,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创新的机会,更好的完成英语课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创新教学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方面,老师永远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做好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准备。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拘泥于课堂和教材,并不适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慕课理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慕课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1.慕课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与“慕课”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
对广州而言,2010年亚运会绝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是一次向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展示岭南特色文化、塑造广州城市形象、提升广州城市品牌的盛会。借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