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惯,长大不管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的朋友中年得子,很疼爱孩子。孩子刚上中学,就有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结果三年下来,孩子日益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荒废了学业,不想上高中了。这时朋友醒悟过来,没收了孩子的手机,结果孩子恼羞成怒,离家出走。朋友对孩子非常好,却为何落得如此结果呢?
  潘雯
  答:我一向主张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但这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游戏而不能自拔,这不单单是中国现象,美国也有这种现象,但是中国的情况远比美国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美国家长特别是教育背景好的家长,在网络、手机等方面对孩子控制得很严。比如,硅谷的高工、高管喜欢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华德福学校学习,那里的孩子在一定的年级之前甚至连看屏幕都不被允许。这些高科技人士不让孩子在13岁以前接触网络、手机等,等孩子过了这个年纪,他每天的上网时间也会被严格控制,而且上网一定要在起居室,不得在自己的卧室。孩子从小养成了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不会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我女儿从小不接触移动通信工具,乃至乔布斯死了都不知道乔布斯是谁。我把这事晒在微博上后,引起很多人的抨击,有人说:“怎么会?没有iPad、iPhone,这不是变态吗?”我告诉大家:“我女儿一天到晚有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她从来没有用过乔布斯制造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乔布斯呢?”我女儿是学校同龄孩子中最后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14岁那年,她提出要个智能手机,因为运动队训练、俱乐部活动都用短信通知,她没有手机,误了好几次。我和爱人商量后,决定给她买。她挑了一个刚过时、能满足基本需要,正在搞促销的型号。因为对她来说,手机就是一个通信工具,她想做的事情多得很,忙还忙不过来呢,手机游戏对她来说,并没有吸引力。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小时候最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管孩子”在这个时期最有效。当然,这种管,不是消极的,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应该是积极的,即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正当爱好。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欲求强烈,正好是父母逐渐退出、让孩子自作主张的阶段。这也是为孩子将来远走高飞做准备。所以,孩子小时候习惯越好,父母放手时就会越放心。
  而中国有些父母却恰恰相反:孩子小时候,父母由着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等孩子进入青春期、该独立的时候,父母一看大事不好,开始管了。结果,孩子的年纪大了,获得的自由反而少了,这种反人性、反成长的做法,自然会激起孩子的叛逆。
  更糟糕的是,这些家长为改变孩子的坏毛病,往往操之过急、矫枉过正。孩子迷恋网络、手机游戏,一是从小养成的毛病很难一下子改掉,二是生活太单调,整天被关在学校做题,回家被父母看着做作业,心理的厌倦和疲乏已经到了极限,自然要在游戏中寻求解脱。我建议家长多从积极的角度想办法,比如送孩子去学游泳等,引导他发展课外兴趣,有个调剂,同时也锻炼毅力、开阔视野。当生活不再那么单调后,孩子从网络、游戏中脱身也就容易了。
  从小惯,长大管,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大毛病,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重视。
其他文献
自恋女孩遭人嫌  小齐是上海市黄浦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女生,因心情烦躁而三天不肯上学,在其妈妈洪女士的陪同下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  “这事搁谁头上都会心情烦躁几天,不是事儿!”小齐轻描淡写地说,她对自己被妈妈押解来咨询非常不满,不大情愿地向我讲述经过,“事情是这样的:我校篮球队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校际联赛,学校在女生中选拔10人组建啦啦队,我报了名。我想,凭我的容貌,选上没问题,没准还能当选队长呢。同
初夏的清晨,凉风携着花香,顺着窗棂吹进屋子,满屋清香。我洗把脸准备去上班,与我冷战了近一个月的儿子忽然从厨房走出来,来到我跟前亲热地叫了一声妈,说:“我给你做了早餐,快吃吧!”  “啊?!”我震惊。平时,连一双袜子都不肯洗的儿子,怎么忽然转了风向?  走进厨房,掀开锅盖,锅里是热气腾腾的鸡蛋甜汤——这是儿子唯一会做的饭,也是儿子这17年来第一次早上起来给我做早餐。  那一刻我真想掉泪,幸福、感动、
问:我儿子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前不久,他受人请托,代对方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接受了对方4000元的报酬。代考过程中,他被查获。儿子做替考枪手,我并不知情,后来公安机关电话联系我,我才知道此事。以前我听说替考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过现在好像情况不同了。请问,我儿子的行为有多严重,会不会触犯刑律?可能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刘克铭(河南洛阳)  律师意见:我国《〈刑法〉修正案(九)》
两 次去德国,觉得德国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懂事早。  团里的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们到他家中做客时,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俩孩子没有像中国孩子那样围住客人问长问短,而是依旧埋头于手头的家务。普雷斯解释说,孩子们想今天下午把这周规定的家务活全部做完,然后明天好跟老师和同学去郊游。  大伙觉得普雷斯的家教很严,连孩子都成为大人的帮
母亲:尖子生女儿“不上学了”  开学后不久,我就接待了一位母亲的紧急来访。  刚进门落座,这位母亲就急切地开始了述说——  今年暑假后我女儿上初三。这孩子脑子好使,平时不怎么写作业,但成绩一直非常好,次次考试在班里都是第一。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家长交流,可我能感觉出她凡事都很有主见。反正孩子学习挺好,不爱交流就不爱交流吧。可是没想到,这学期开学没几天,居然出问题了。自从开学后,她每天都闷闷不乐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补脑的保健品,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核桃饮品。可是,核桃饮品真的可以快速补脑吗?  1.核桃蕴含大脑所需营养,而非能“补脑”  从外形到内在,核桃益智的声誉可谓家喻户晓。这可能是因为核桃富含“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这正是形成脑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所必需的构成成分。同时,磷脂还参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形成,乙酰胆碱好比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信使,缺少它则会导致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
问:本村女村民余某是一名二级智力残疾人士,无行为能力。其丈夫董某智力正常,两人育有两个儿子,今年分别为6岁和2岁。今年6月,董某残忍地把两个儿子卖给人贩子,共得款5万元。事发后,公安机关追回了孩子。董某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刑6年。请问,这种情况下,本村村委会能否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董某对两个儿子的监护权,改由村委会承担监护义务?  律师意见:撤销父母监护权是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通
韩国: 仅半数妈妈有养孩子自信  “迄 今为止,政府花费逾100万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6元人民币)用于提高生育率。”韩国媒体今年3月的一篇报道写道,“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生育率从未出现反弹。”  从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的生育率就开始下滑,如今依然位居超低生育率国家之列,某种程度上显示韩国政府低估了民众对生娃的焦虑。韩国女性家族部曾对1000多名育有9周岁以下子女的妈妈和准妈妈进行调查
陪读,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如何陪读却大有讲究。如果陪得不得法,不仅父母的精力白费,还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陪得得法,不仅孩子受益,父母也会有所收获。这方面,作家唐颖的陪读经验值得推广。  唐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女作家。因工作需要,她经常去美国交流,对两国教育的差异感触越来越深,萌生了送15岁的儿子去美国读书的念头。深入了解后她发现,因语言不通、文化隔阂、饮食不习惯、交友困难等客观原
【编者按】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已成为长期困扰学生和家长的社会问题。为了根治这一顽疾,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如书包限重、作业限量等,今年又出台了一个新措施:延迟到校。今年春季开学初,浙江省、黑龙江省相继发出通知,推迟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4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不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