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目标,以科学研究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形式,研究性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发挥学生的潜在特长,而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那么,如何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
一、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内容。
因为教室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需要营造良好环境。那么,怎样的教室环境才是新课程教学活动的良好环境又成为一个问题。传统的较严肃的教室布置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的要求,必须来一个改革,达到下面的情形:
教室内墙的四周摆布艺术角、生物角,还有自然科学角,数学角、图书角等等。每个角落都要由师生主动参与布置,由各兴趣小组成员自己选出组长来组织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负责摆布实物的具体领导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知识,特别是培养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嵊州地区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另外在茶叶制作方面也有独到的一面,不乏专家、技术管理人才。并且有许多学生家自己也种茶叶,所以我认为组织和指导学生种植茶叶的教学活动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对种植茶叶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我把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许多学生,围绕种植茶树这个预定主题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制定各种各样的向专家、技术员的问卷,做实验记录,分头讨论研究,找出事物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学会自查资料,从报刊物甚至上网搜集有关信息。各小组要定期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或观察报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一方面从实践中亲身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务必注意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比如选择课题,老师不要自己说了算,而是要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老师要跟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意义?等等。最后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决定要选择的课题,这种民主式的教学肯定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和学。
1、运用目标教学的激励功能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是在教学目标还没有达到之前,它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向前的吸引力,激励学生积极地接近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它又能给学生满足感、自信心和鼓舞力,激励学生以新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因此,我根据素质教育和目标教学的有关理论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意学,把“被动学”变成“主动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注意师生对话,强调学生参与。采用对话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对话可以是一对一的谈话,可以是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用各种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用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联系经验、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许多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通过讨论来整合认识理解问题。
3、、注意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发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发现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活动。因此,我设计研究性学生活动课教学的一般结构是:①提出课题或问题,设置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以便进行思考和学习;②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许多疑点,共同进行探索,寻求答案;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依据;④审查材料,得出结论;⑤验证、补充、修改和检测。
三、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理解能力相当重视。比如在组织学生实地研究“剡溪的特点”这个课题时,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明,教师讲解该河流在历史上的作用,然后分组实地对河流进行测量,最后写出调查报告。包括历史沿革、画出河床横断面图、流量的计算、生物的种类、水源分析、PH值,還要拍摄许多野外照片积极布置版面。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等各学科知识为一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得到多方面的训练,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心灵上播下追求真理的愿望,唤醒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要求学生把学习过的思想,概念和知识联系起来,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想象和联想,从而创造出新看法和新思想,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从思维的模式及思维与环境的联系出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思维,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月球上打乒乓球、打排球、打篮球以及进行田径比赛等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数理知识写出思维过程的分析报告,这样既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又顾及教学本身要给予学生的知识,虽然这不仅使得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教学的节奏和速度多样化了。而且使学生通过想象在解决课题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使他们超越一般的教学终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五、鼓励学生获得成功。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认清学生的优点,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育成功的钥匙是对学生多奖励和鼓励。所以,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一点进步,如写出一篇科学小论文,哪怕价值不高也要鼓励。将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取得的奖励、奖状、奖杯等都可以陈列在走廊上、校长办公室、教室的墙壁上,激励学生发奋向前。
总而言之,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一、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内容。
因为教室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需要营造良好环境。那么,怎样的教室环境才是新课程教学活动的良好环境又成为一个问题。传统的较严肃的教室布置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的要求,必须来一个改革,达到下面的情形:
教室内墙的四周摆布艺术角、生物角,还有自然科学角,数学角、图书角等等。每个角落都要由师生主动参与布置,由各兴趣小组成员自己选出组长来组织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负责摆布实物的具体领导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知识,特别是培养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嵊州地区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另外在茶叶制作方面也有独到的一面,不乏专家、技术管理人才。并且有许多学生家自己也种茶叶,所以我认为组织和指导学生种植茶叶的教学活动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对种植茶叶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我把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许多学生,围绕种植茶树这个预定主题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制定各种各样的向专家、技术员的问卷,做实验记录,分头讨论研究,找出事物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学会自查资料,从报刊物甚至上网搜集有关信息。各小组要定期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或观察报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一方面从实践中亲身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务必注意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比如选择课题,老师不要自己说了算,而是要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老师要跟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意义?等等。最后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决定要选择的课题,这种民主式的教学肯定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和学。
1、运用目标教学的激励功能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是在教学目标还没有达到之前,它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向前的吸引力,激励学生积极地接近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它又能给学生满足感、自信心和鼓舞力,激励学生以新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因此,我根据素质教育和目标教学的有关理论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意学,把“被动学”变成“主动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注意师生对话,强调学生参与。采用对话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对话可以是一对一的谈话,可以是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用各种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用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联系经验、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许多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通过讨论来整合认识理解问题。
3、、注意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发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发现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活动。因此,我设计研究性学生活动课教学的一般结构是:①提出课题或问题,设置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以便进行思考和学习;②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许多疑点,共同进行探索,寻求答案;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依据;④审查材料,得出结论;⑤验证、补充、修改和检测。
三、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理解能力相当重视。比如在组织学生实地研究“剡溪的特点”这个课题时,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明,教师讲解该河流在历史上的作用,然后分组实地对河流进行测量,最后写出调查报告。包括历史沿革、画出河床横断面图、流量的计算、生物的种类、水源分析、PH值,還要拍摄许多野外照片积极布置版面。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等各学科知识为一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得到多方面的训练,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心灵上播下追求真理的愿望,唤醒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要求学生把学习过的思想,概念和知识联系起来,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想象和联想,从而创造出新看法和新思想,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从思维的模式及思维与环境的联系出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思维,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月球上打乒乓球、打排球、打篮球以及进行田径比赛等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数理知识写出思维过程的分析报告,这样既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又顾及教学本身要给予学生的知识,虽然这不仅使得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教学的节奏和速度多样化了。而且使学生通过想象在解决课题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使他们超越一般的教学终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五、鼓励学生获得成功。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认清学生的优点,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育成功的钥匙是对学生多奖励和鼓励。所以,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一点进步,如写出一篇科学小论文,哪怕价值不高也要鼓励。将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取得的奖励、奖状、奖杯等都可以陈列在走廊上、校长办公室、教室的墙壁上,激励学生发奋向前。
总而言之,在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是主要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