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家族文化性格分析

来源 :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先祖背着两个麻布,从福建移民到四川,白手起家,传至第六代即出了一位世界级文化巨人!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奇迹。 对此,郭沫若家乡的人无不自豪地说,是峨眉山、大渡河钟灵毓秀。郭沫若家族中人则更加自豪地说,是郭家祖坟山“发”后人。认真想来,这些话虽然不免过于情感化,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前者是说,郭沫若的崛起与乡土文化之间有着某种内在深层联系;后者则说,郭沫若的成长还受赐于家族文化性格的遗传。关于郭沫若与乡土文化间的种种关系,已有不少精采论述,本文拟就郭氏家族文化性格特征谈点浅见。
其他文献
1病例简介 患者,男,30岁,汉族,已婚,以同歇性腹痛、恶心、呕吐4年加重2周于2004—12—27入院,于4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吐后、排气
0 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性行业。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出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具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