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读后训练 提升语言能力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英语语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是采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段式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其中,读后教学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最后一步,既是对语篇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语篇的拓展、延伸和运用,该环节能够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融通建构,结合语篇设计灵活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关注语篇文本的核心语言,并达到一定的语言输出水平,从而做到在确保学生语言输出量和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策略,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英语;读后训练;语篇教学;综合语言運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50-03
  在小学英语语篇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段式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其中,读后教学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最后一步,既是对语篇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语篇的拓展、延伸和运用,该环节能够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读后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英语水平的平台,在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语言输出和表达交流机会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引领学生关注、挖掘语篇情感。
  2012年,江苏地区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更替,新版译林教材对单元板块设计进行了更新,将先前的A板块的纯语篇更换成了书脚下同时存在单词及短语的Story time。面对这一改变,部分教师对Story time的教学产生疑惑:过度重视书脚下方单词的教授、句型的操练,只关注语篇的理解,忽视了语篇教学后语言输出环节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过程中基于语篇的阅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没有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读后教学活动缺乏目标性,教师考虑到活动形式丰富,设计的活动与教学内容及目标语言输出没有多少关联;读后教学活动缺乏层次性,教师设置的读后练习形式随意性强、内容浅显,活动中不能体现出学习和运用知识难易度上的循序渐进,导致学生语言输出量与质不平衡;读后教学活动缺乏合理性,教师在设计语言输出活动时不合理,如不符合年级段特点,和语篇学习内容“换汤不换药”的拓展活动等。导致很多不和谐的产生,并没有达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宽学生思维的目的。
  学生想要真正习得语言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可理解的话语输出。因此,在语篇阅读后有效设计和开展语言输出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目标定位,凸显教学意义
  对于一些语篇内容较为生活化的课文,在设计其语篇阅读后的活动时,我们可以运用本语篇中的句型为阅读后的活动内容,让阅读后的活动来检查学生在语篇阅读中掌握句型的能力,这样活动的内容就能强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学习了译林小学英语4A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Story time) 后,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本课例属于对话语篇,利用活动设计帮助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模式直观回顾语篇理解过程,同时又对语篇进行了转述,由书本习得的对话形式转变成了陈述形式,并运用于对自己的描述。学生通过最初的尝试表达和最终的自由表达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在深化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的机会,让学生语言输出的内容源于语篇又高于语篇,挑战性和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流程紧密,体现活动层次
  设计语篇阅读后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梯度,有些内容不能让学生进行表达或书写。如学习了6A Unit 3 Holiday fun (Story time) 后,如果直接让学生转换课文对话形式为陈述形式来进行输出,那么肯定存在一些难度,所以,在进行话题演说或写作之前,笔者设计安排小组开展了如下活动:
  此活动的设计,借助语篇中的图片直观地对语篇知识进行提取,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了语篇,引导学生再现语篇内容。
  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因此,需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于是紧接着之前活动,又加深难度的创设情境,开展了Writing time 的活动。这样,通过活动内容的一层扣一层,既给了学生语言习得与掌握的阶梯,缓解学生在语言输出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又能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积极思考,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三、围绕话题拓展,丰富语篇内涵
  由于小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的限制,有些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只能点到为止,不仅局限了语篇本身的教学活动,而且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处于较为肤浅的层面。因此,针对这些话题语篇,必须围绕话题开展符合学生语言输出的活动,在加深学生对语篇理解的同时丰富语篇内涵。如5A 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这是一篇围绕圣诞节家庭习俗而展开的话题介绍,主要涉及到圣诞节来临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圣诞节当天开展的活动,而对圣诞节这个西方传统而重要的节日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没有任何交代。虽说现在圣诞节对于中国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每当节日到来时各电视节目以及商场等也会布置和宣传,但对于这个节日所涵盖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还是不了解。因此针对这一语篇,在学习前后笔者设计了适度的拓展,介绍了节日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如播放圣诞节起源视频或图片,介绍圣诞老人送礼物的过程以及各种圣诞习俗等,使学生对这个西方节日更加了解,从文化的视角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创设真实情境,提升语篇价值
  对中国学生而言,因为缺乏英语的语言学习环境导致学习难度加深,这就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多添加生活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感悟英语,这样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如学习了3B Unit 2 In the library(Story time)后,笔者在班级开展了“ Campus guards ”(校园小卫士)活动:
  。
  真实的学校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语篇所学知识运用于劝阻校园不良行为,既深化语篇运用所学又督促自己养成良好习惯,这样的活动有效地融合了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
  五、激发内在情感,融通思想语言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语篇阅读后挖掘语篇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和关注学生情感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学习了6B Our dreams (Story time)后,笔者设计与孩子们分享了一首小诗:
  Dream is like sunshine in our hearts.
  It makes our life shining.
  It makes our future hopeful.
  Hold to your dreams, and try to make it come true!
  梦想如同阳光,照进心底,
  它让生活闪闪发光,
  它让未来充满希望。
  坚持梦想,让梦成真!
  让孩子们在即将毕业的课堂上谈论自己的梦想,孩子们思绪万千、感触颇多,一番激烈探讨后静下来欣赏这样一首小诗,能让他们更确定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达到了融思想教育于语言学习的目的。
  低、中、高年级出现的语篇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明确每一年级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低、中年级时我们的读后活动可以偏重于对语篇的情景表演,对语篇的模仿练说;到高年级后,就要提高学生的转述和仿写能力了。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提供可选性的读后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后的活动中体现出创造性。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出环节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紧扣教学目标,融通建构,结合语篇设计灵活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关注语篇文本的核心语言,并达到一定的语言输出水平,从而做到在确保学生语言输出量和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摄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的终极使命是培养“文化人”,学校和教师承担着传递文明、传播文化的职责。一所新校建成之时即开启其文化之旅,必须适势植入文化的基因,为学校和师生发展定基打底。思贤实验小学在开办之初即确立了“贤文化”办学方向,并致力于将“贤文化”基因植入教师的精神生命。首先是引领教师确立基于信仰塑立的“贤文化”心向,其次是开展皈依价值取向的“贤文化”实践。  关键词:新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贤文化”  中图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专业为例,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不足。从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剖析了高职院校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的教学顶层设计构想。  关键词:创新创业;顶层设计;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这是一节农村初中的名著导读公开课。老师和同学们激动地分享着他们喜欢的句子:  就这样,她拿着一本书,守着一碗零食,独自一人在家,看着树影摇曳,任下午时光溜走,这是一个小女孩所能达到的化境。她就这样看着书,与世界和谐共处着,心里头快乐着。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字里行间不期而遇的惊喜与共鸣。”(《布鲁克林有棵树》)  一群农村的孩子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书中的主人公弗兰西如何在贫困窘迫、饱受轻鄙中,因阅读而精神
摘要:在当前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民俗观念日益淡薄,有些非遗文化却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相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社区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承担着更多的历史使命。金坛区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开发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非遗课程,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非遗保护,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社區教育;课程;开发途径  中图分类号:G773 文
摘要:儿童智慧的充分开发需要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儿童智慧,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盛泽实验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彰显了儿童智慧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儿童智慧;校本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8-0051-06  一、儿童智慧与课程  智慧,即对事物
摘要: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南京市宁海中学通过培养智慧教师、构建品质课程、创设灵动课堂、凸显心理教育等途径,通过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模式,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塑造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逐步形成“心动宁海、以美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基地;思维创新;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
摘要:德育为先是我国一贯秉持的教育方针,然而德育教学事倍功半的现实困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学本质。理论的分化和简单化的教学实践都不同程度剥离了德育与教学的关系,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启示我们要立足育德之本,关注教学内容与师生个性的契合、教学方法与内外环境的联通、教学过程与性格养成的统一。  关键词:德育为先;教育性教学;教学价值;教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我的办公室与季殿玉老师是隔壁,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他写字教学的实践与思想。开始并不以为然,慢慢觉得有点味道,再而觉得他的写字教育自有其特别之处,很有价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季老师从事写字教学研究,自创了“点回法”和“执笔歌”,2001年退休后,继续在学校开设写字班进行写字教学,以活和趣的教学特色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创下了连续25次苏州市整班性写字比赛一等奖的纪录。我几次坐进季老师的教室,
摘要:写作训练一直饱受诟病,源自当下的习作教学研究理路混乱,不能充分认识到训练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紧要作用。在核心素养时代,要充分研究写作训练,了解写作训练的特征,尊重写作训练的流程,以此来转变习作教学思路,让写作训练为儿童的“语力”提升构建平实通畅的教学平台与通道。  关键词:写作训练;基本特征;语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
冯建军 立德树人的时代意义  张 斌 雁群翱翔舞春光  仓定志 静心定志团队行  林玉平 “不和谐”的团队  张新高 一棵树就是一个春天  王建荣 “出走”工作室,情系“大团队”  王亦晴 丁 玲 王玉娟  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孙双金 《雾与霾》课堂教学实录  王小毅 生长课堂的三个关键词  鞠 斌 “读图时代”儿童阅读的另类选择  刘喜山 从历史视角谈“公共意识”的培养  谢宗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