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社区建设与应用管理的对策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oft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 教育”普及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方式,课程社区则是对传统教研方式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它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参与活动的广泛性,是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课程社区;网络教研;管理对策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而“互联网 教育”建设与应用则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变革了学校的教育方式(模式)、教师培训方式和教师教研方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程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基本轨迹
  课程社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的研训平台,是教师进行线上教研活动与线下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另一种新的教研模式。课程社区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前期规划、建设和管理。
  1.课程社区前期建设
  课程社区是学科教师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s://yun.nxeduyun.com/)上注册的“网络学科教研组”,是常规教研网络化,是网络教研常规化,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根据课程社区建设和开展工作的需要,组长由学科教研员担任,副组长由各级骨干教师或各级名师担任,并吸引学科教师加入到课程社区里,这样就初步组建起了一个个课程社区。在课程社区主页面里,主要由教研活动、观课评课、话题研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教师培训等栏目组成,是开展线上与线下教研活动相结合的主阵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教研模式的新途径。
  2017年7月,青铜峡市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第一批“区域网络教研试点县(区)”之一,青铜峡市教育局以此为契机,于2017年8月出台了《青铜峡市开展区域网络教研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实施方案,于当年9月份开始了试点学校和课程社区申报工作,有10所中小学校完成了课程社区申报:青铜峡市第四中学、青铜峡市第五中学、青铜峡市第六中学、青铜峡市铝业学校、青铜峡市回民中学、青铜峡市第三小学、青铜峡市第四小学、青铜峡市第五小学、青铜峡市汉坝小学和青铜峡市教学研究室,创建课程社区34个,参与学科教师569人。课程社区从学段分布和教师分布,覆盖了初中和小学各学科,学科分布科学合理,满足了网络教研基本需求和要求,初步实现了小学科也可以做大教研的目标,基础学科的教研活动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延伸。
  2.优化整合课程社区,增强网络教研试点工作的实效
  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教研方式,把课程社区快速融入“互联网 教育”大环境,促进学校的研训工作进一步深化延伸,落实有效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研活动持续有效发展,解决学校课程社区教研活动的瓶颈问题。青铜峡市教研室在征求各学校意见和分析各课程社区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市34个课程社区和课程社区内教师进行整合,课程社区由最初的34个整合为目前的14个,小学有7个课程社区,注册教师数由690人增加到1534人,中学有7个课程社区,注册教师数由229人增加到582人,中小学加入课程社区教师人数占全市专任教师的87%,比整合前提高了20%。课程社区经过整合后,优化了教师成员构成,提升了学科教师参加课程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教研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了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与提升,为“区域网络教研”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3.规范课程社区管理和考核,确保有序发展
  课程社区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考核,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保障课程社区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一是把教师参加课程社区教研活动作为常规教研检查的一项内容,针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跟帖质量、参加教研次数、上传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学校建立课程社区管理制度,教研组长结合上级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社区教研计划,负责发起、组织和监督教师参加课程社区线下与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整理公布本校教师参加课程社区活动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对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考核;三是市教研室加強对课程社区管理、监督与考核。市教研室利用古峡教研QQ群和学科微信群发布课程社区教研活动通知、活动总结和教研活动考核得分,并及时对学校教师参与课程社区活动进行分析,督促学校从强化管理入手,引导教师参与课程社区各项活动,为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考核得分纳入学校年终督导评估考核管理之中。
  课程社区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
  宁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为“互联网 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课程社区,为教研活动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的深度融合,切实扩大了教研范围和深度,提高了教研实效。
  1.发挥集体教学智慧,促教研拓展延伸
  将线下学校常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延伸到课程社区“观课评课”中进行,给每一位教师搭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话说,突破时空约束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限制,有利于教研资料的积累和分享,以达到共同提高成长的目的。
  2019年3月28日青铜峡市第七中学举行“同课异构”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员借此把校本教研活动延伸到课程社区“观课议课”栏目,作课教师把教学设计、课件和课堂实录等资料上传到“观课议课”栏目,教研员组织全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线上的观课评课活动。实现了线下与线上教研活动相结合,扩大了教研范围,实现了小学科也能做大教研的梦想。
  2.名师名校长网络工作室的引领,促师资专业化
  “名师名校长网络工作室”是一个团队建设的平台,又是一个教研的平台,它起着示范、辐射、指导作用,引领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如2019年6月4日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网络在线同步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主授课教师是青铜峡市第五中学黄秀玲老师,辅授课由青铜峡市第二中学胡钰老师承担。远在乡村的二中学生也可以享受五中名师的优质教学。随后此次在线同步主题研讨活动在课程社区进行为期两周的深度研讨,力争教研活动效率的最大化。
  名师工作室成员通过讲示范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进行高规格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示范,树立标杆,以此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以研促教,教研同步,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名师通过送教活动,将研训活动落到实处,在示范引领下,进一步推动校本研训的发展,积极开展教师间的相互探讨、交流,总结提炼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积极反思,完善教学资源,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教育科研能力,形成一种教育人才专业发展的浓郁氛围。
  3.借助课程社区,实现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通过课程社区“课题研究”栏目,线下实施课题研究,线上实现对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积累与归类及分阶段管理,增强了教师课题研究意识,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和资料的真实性,保证课题结题的质量。
  如自治区立项课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研究周期2018年8月6日至2020年7月31日。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成员严格按照《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开题报告》和《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实施研究,及时将各级课题会议视频和记录、外出观摩和培训、课堂实录、教学微视频、课题资料学习体会、学习笔记、课题阶段性小结和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和荣誉证书等上传到课程社区中“课题研究”栏目里,体现了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资料管理的便捷性,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
  4.利用课程社区教学资源,提高薄弱学科教学质量
  随着宁夏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青铜峡市的信息技术學科教师在数量上出现了不足,尤其缺少专职教师。为了弥补教师不足,学校往往将教师从其他学科调整过来担任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他们缺乏教材的系统学习和学科专业知识,这样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借助课程社区辐射面广、灵活便捷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培训提升工作。
  如青铜峡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社区在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开展了“三个一”教研活动,即一个教学环节(引入、新授、拓展延伸、评价小结)的视频 文本;一个说课案例的视频 文本;一个练习指导的视频 文本。其他教师通过在课程社区观摩学习、点评、投票的形式参与活动,其中参与学校18所,参与教师56人,提交“三个一”作品(课例)56件,实现了教学成果共享、共学、共用的目的。
  通过“三个一”教研活动,加强了薄弱学科建设,提高了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薄弱学科大教研的目的。
  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背景下,青铜峡市作为网络教研试点县市,积极探索网络课程社区的建设和应用,目前各课程社区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开展了既有共性化又不乏个性化的系列研训活动,教师们在课程社区这个新家园中汲取滋养,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教研新常态,有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教研方面的精准扶贫。
  注:本文系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利用学科课程社区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XKT-ZH-05-1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6月8日下午,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档案局市规划委员会和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召开了“2008”市政道路设施档案工作会议,就加强奥运场馆周边市政工程档案工作进行了部署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吴竞军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主任徐达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曹跃进在会上分别作了简短的讲话市建设委员会市城建档案馆部分区县档案部门及有关市
曾经,教材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教材。  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促进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面向新时代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作为人才培养、综合实践育人的一种创新模式,研学旅行毋庸置疑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  悉数国外研学旅行,在日本被称之为“修学旅行”;在韩国,毕业旅行是较有特色的研学旅游;英国等欧洲国家,一直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  中国
本刊讯 经过近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开展,由北京市档案局主办、《北京晚报》协办的2007年北京市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回收、统计和抽奖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  10月8日,北京市档案局隆重举行抽奖仪式。局领导陈乐人、姜之茂、马素萍、刘宝锁、赵伟力,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北京晚报》的嘉宾以及部分参赛代表参加抽奖。马素萍副局馆长主持仪式。姜之茂副局馆长首先介绍本次知识竞赛活动的组织情况。法规处和综宣处负责
【本刊讯】10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和创客嘉年华组委会主办的“2019未来课程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刊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上,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景高从创客教育缘起、发展、成果与影响等方面畅谈创客教育的温州模式。荷兰信息技术教师协会的Ramon Moorlag和Aad van der Drift结合荷兰当地的教育发展现状,展示了他们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理念,并介绍了电
本刊讯11月12日上午,由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房山区档案局(馆)主办的“房山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展览隆重开幕,与此同时开幕的还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报摘展”。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与房山区区长祁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先英、区委副书记苗立峰为展览揭幕。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唐淑荣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和驻地部队及各界群众代表近500人出席了展览开幕仪式。  姜之茂在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石景山区档案局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和2008年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研讨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为做好2008年的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全力做好奥运档
2019年11月6日至10日,北京市朝阳区东方德才学校5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了人生远足红旗渠、响堂山、邯郸博物馆和粮画小镇一线的研学旅行活动。在浩浩荡荡的学生行进队伍中,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综合培训部教师刘继玲,即笔者;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一鸣;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苗黎薇组成了课程观察组,我们三人也开始了策划已久的课程观察之旅……  我们要做的事  研学旅行是一个陌生的熟悉事。说它陌生,
中办、国办发布“中小学教师减负二十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呼吁社会各界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意见》从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强化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二十条要求
学业评价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影响下的初中教学,学业评价在功能、参与主体和评价依据上存在诸多误区,影响了人们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判断,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我校建设的学业分析平台,旨在让学业评价更富理性,以其丰富的内涵,促进学业的诊断和教学的改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聚焦超越学科的统整项目课程,从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多元评价和拓展延伸等课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多视角展现统整项目课程的全过程;从实践操作层面,全景式呈现统整项目课程如何将集体大课、分组教学、分科教学等相互融合,从而构建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旨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浸润式、体验式课程学习生态。  【关键词】统整项目课程;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