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4年河北省1~29岁人群HBV感染流行特征,为评估乙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8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年龄、民族、性别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

结果

2014年调查分析1~29岁人群1 015名,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8%、53.50%和6.60%。不同年龄组(1~4岁组、5~14岁组和15~29岁组)的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59.62和43.23,P均<0.01)。抗-HBs阳性率在汉族中为51.98%,在满族中为68.18%,在其他民族中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5)。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人群(即2002—2013年出生)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29%、57.65%和3.38%,三项血清标志物在不同时期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3.12、14.43和52.58,P均<0.05)。本次调查共检出8种组合模式,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模式是抗-HBs单项阳性和5项指标全阴性,检出率分别为49.06%和44.34%。

结论

河北省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人群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表明国家实施的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因此,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07-01    所谓导入新课,就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内容或一个
[摘 要] 本文结合德育老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以期对我们的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目的:对非ABO血型系统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妊娠前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得出不规则抗体在不同血型系统出现频率,分析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