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以评促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探索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引入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并运用正向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经历体验学习,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以评促学策略;多元评价主体;学习活动评价;作业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成才观念的变革引导实践中评价方式的变革,评价方式的变革也会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评促学”的方法将教、学、评三个行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评价”指一种建设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而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学”不仅学习概念性的知识,也学习来自实践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其内涵包括行动、智力和能力。[1]所以,“以评促学”教学策略是教师在实践中思考让评价更贴近学生的学情,让评价更公正全面,成为一种鼓励而不是负担,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必备品格的养成。
  一、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
  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笔者先行撰写学习活动评价方案,再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对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提建议,进行修改,形成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更为具体的评价标准。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这项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个体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相应的责任。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学习活动为例,设计如下活动目标:树立正确的自由观,理解和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規则的制定,增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初步养成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加以呈现,将“崇尚自由更重要,遵守规则更重要”作为辩论主题。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而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后,笔者据此修改了评价标准(如下表)。这样,通过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学生在活动之前明确活动目标和评价的具体内容,在活动时会有意识地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和提醒同学,并创设了合作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制定和修改评价标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增强,而修改后的评价标准也更具体、更贴近学生实际,促进了自主学习活动目标的达成。
  二、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使教学评价更公正、更全面
  表现性评价强调真实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2]由于教师往往无法全程参与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也为了避免教师作为观察者的主观性导致评价的片面性,所以笔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邀请家长、学生以及其他老师参与评价,使学生的真实表现能够被看见、被记录,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
  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学习活动“你还在我行我‘塑’吗”为例,如下表所示,笔者辅导学生设计《金陵中学初中学生家庭双十一期间外卖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消耗情况调查统计表》。由学生分工发放调查问卷,拍摄部分家庭外卖快递包装塑料制品使用情况视频资料,采访部分家庭成员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的消费观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调查报告,每位组员撰写收获与感悟。
  此次学习活动的评价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由组长记录组员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对完成的态度和质量做简单记录,组员之间根据行为表现参与互评,评价一栏不用等级或分数,而用语言来描述同伴的具体行为表现。根据学生反馈,组员之间的正面评价让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也让部分学生发掘了自己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比活动中仅有教师评价明显提高。但是小组中也会出现个别被同伴批评的成员,他们在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时会将责任推给客观因素。这一现象使笔者反思今后的活动中要增加活动中期的评价反馈,提供建设性的评价语言,给活动前期表现不好的学生进步的机会,增设“活动进步奖”,使评价真正成为行为改变的动力。
  第二个评价主体是部分接受访谈的家长。请家长对访谈的学生提出建议,也欢迎家长对活动本身提出建议,学生书面记录或拍摄小视频记录。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接受访谈的家长都以正面评价的语言鼓励了学生的努力,增加了评价的视角,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结合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学习活动的目标,即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和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笔者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评价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习内容,与家长相互配合,营造家校协同一致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成长。
  第三个评价主体是教师。在课堂外,笔者参与调查活动与访谈活动的准备过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观察和记录学生提出的困惑,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在课堂上,笔者请两组学生将调查访谈内容进行了汇报与展示,根据学生互评结果和家长反馈,从设计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学生对调查数据和访谈信息的分享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实践表明,通过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参照,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升。
  三、合理运用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和评价策略最终都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作用。而学生的学习状态会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当学生获得一个评价结果,却不愿意或者不会运用结果来促进学习的话,评价就失去了作用。那么,怎样合理运用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呢?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改变评价语言表达方式,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沟通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基于评价结果做出学习决策,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询问来推动学生思考:你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你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你的目标,你还要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可能成为尝试决策的过程。[3]只有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决策者,才可能真正地为自己的发展负责。笔者在实践中反思并改变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语言表达方式,辅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辅助他们成为熟练的自我评价者。[4]现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课第一框“男生女生”为例,呈现《青春的心弦》作业评价表。
  分析上表,笔者的作业评价语言并没有对错的判断,只有水平的差异,比起等第分数更能被学生接受,学生可以依照作业评价表的建议来完成实践类的作业。
  (二)持续不断地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在正向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
  初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力不足,态度和行为上具有易变性、可塑性。笔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单元长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态度和行为变化,强化学生的正面行为表现。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布置的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课后作业为例,对学生进行正向评价。
  作业布置:根据课前调查表,列举一项自己出现过的无礼行为,记录自己在真实情景中出现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观察并记录当自己表现出友善的行为时,别人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在这过程中可以向老师、同伴或家长寻求帮助或监督。
  在完成单元长作业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集体交流、个别谈话、定期询问和每周收取一次记录表的方式持续关注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变化。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教师及时在班级中予以表扬,取得了良好的导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淀芳.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3]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Dian Hart.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通过还原道德与法治课堂本真,用真实的案例,在先学、展示、运用模块中渗透诚信、自立、自信、包容、勇敢等修身元素,指向塑人格、养品质、育情怀。  [关键词] 修身教育;真实课堂;道德与法治  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基于我校修身教育课程建设,我们立德于课堂,旨在让真实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修身教育的主阵地。现以《道德
盼着春天  盼着花  盼着猫咪的尾巴  能发芽  望着夏天  望着沙  望著狮子鱼的翅膀  能开花  诗歌里的孩子真开心  把尾巴发的芽  翅膀开的花  送给秋天做贺卡  送给冬天当童话
期刊
国内高端LED生长设备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有限或在该领域的进入时机稍晚,多是以技术跟随开发为主,大部分基础专利已经被技术领先型企业抢先布局。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面临在某个或某些技术领域方面的专利威胁。为了预防专利风险并且可以在技术上追赶领先企业,跟随型企业通过分析目标企业的专利信息,了解目标企业技术开发的市场布局重点,而后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梳理创新点,进而挖掘出能很好保护自己产品技术并能限制目标企业的专利。既可以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又可以减小专利侵权风险。
欢迎来到我的乐园——爷爷的菜地。  爷爷在屋后的空地上种了许多蔬菜。每次我回老家玩,都喜欢去爷爷的菜地,看看那些从土里探出头来看世界的蔬菜,有时还给它们浇浇水呢。  菜地前面,有爷爷亲自用竹竿和竹条搭成的架子,能够让黄瓜藤顺着架子往上爬。金黄的黄瓜花还没有谢完,早已经有小黄瓜坠在花朵下面。小黄瓜生长迅速,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它会在一夜间长成大黄瓜。刚摘下来的黄瓜并不是非常光滑,上面还有无数根小刺儿。
期刊
小时候,后山是我的乐园,是一条载着欢声笑语的小舟。  最初,我是無意中与一群比我大几岁的玩伴一起发现后山的。从此,那就是我们快乐的天地。只要作业一完成,我们就成群结队地往后山里钻。一玩起来就忘了时间,常常等到太阳收工后才溜回家。  暑假里,我们聚在山头上挖土,挖来的土有什么用呢?我们把它们捏成一个个棒球大小的泥球,堆在一块儿,待会儿可就能派上大用场。  我们奋力地挖,泥球堆得越来越高,准备得差不多
期刊
优先权是专利申请中非常有用的一个工具,利用优先权能够获得更早的申请日。由于目前大多数专利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制,所以通过优先权来获得尽早的申请日对于专利申请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在利用优先权的时候,尤其是国内优先权,在后申请相对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的保护范围往往会发生变化,这时要求优先权时稍有不当,就会落入优先权陷阱,导致丧失优先权,甚至导致在后申请最终因优先权问题无法授权。
我有一个乐园,它承载了我很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它便是奶奶家的小院。  小院虽小,但里面的东西可多了:翠绿的小竹、艳丽芳香的小花、闲庭信步的鸡群、悠然自得的小猫小狗……对了,在院子的西北角还站着一棵垂下绿丝绦的大杨柳呢。  一回到乡下,我就让奶奶带我去瞧瞧那心爱的小院。霎时,我就像重回森林的鸟儿那般自由、欢乐。我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院子里的一切,新奇地喊道:“奶奶,你看又孵出这么多小鸡哎!”奶奶听了,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