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野下小学生公民意识及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进第42个年头,我国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极为长足的进步,也正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基础则是公民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国人的公民意识有大的提升。然而,由于我国在前些年狠抓经济政治,导致对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略显低下,这样的状态不仅仅影响着我国整体国人素质的提升,还严重阻碍着我国面向现代化的脚步。而小学生们正处在可塑性十分强的年龄,在这样的年龄阶段对小学生实施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事半功倍的,本文便就在现代化视野下如何对小学生们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024-01
  在我国,由于国情的特殊之处,人们经受着长期的传统社会伦理的桎梏,随后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打压,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直接转向“社会主义”而没有经过过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脑海是迷茫的,同时,在长期的官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公民大多数的思想便是“人治大于法治”,遇事只求關系,而面对弱小受到欺凌则是只当看不见,在公共场合下所表现出来的素养也颇为低下,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我国的公民素养都亟待提高。
  小学生们则正处于一个空白的阶段,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取向都是在这一阶段受到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然而,长久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教师们、家长们乃至学生们对于一个人的评判标准都被固化为试卷的成绩,而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却被忽略了,学生们很容易被生活当中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判断,进而导致三观的偏向问题,这就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便就在现代化视野下如何对小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
  一、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内容
  人类是自然人的同时也是社会人,这样的双重属性就决定了对于小学生们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上教师要注意的便是社会以及学生自身两方面。
  (一)自身素养的培养。学生们在作为公民之前首先是个人,需要有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而道德则是一个人在受到了社会的教化后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主流行为准则相合的行为与思维,这样的品质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重要品质。同时,学生还需要拥有法律意识,在多年来的整顿下,我国逐渐有了更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法治也逐渐大于人治,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便需要拥有强大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懂得遵纪守法,还能够让学生们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爱国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时便要着重关注对于学生的爱国精神的培养。
  (二)社会素养的培养。公民在有了良好的社会素养之后所要拥有的便是社会素养,这是学生们日后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灌输一些社会的基本准则以及常识,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正确看待事物,做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准则、有正确的价值观。
  二、实际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只有家庭以及学校两方面,而自从学生们开始上学,他们在学校的时间便逐渐增加,每天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要比起在家的时间长久,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便需要正视这一点并且在教学中作出反映。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努力对师生间良好和谐的关系进行构建,鼓励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提高学生们的沟通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换位思考,努力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学生们内心的新想法与情感,这样便更加易于观察到学生们的细微变化,对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也就容易发现了;二是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互相分享自己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地建立起较为深厚的情感,学生们对于教师的教导也就更愿意听进去了;三是沟通方式多样化,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就更加方便了,师生间的沟通不仅仅可以依靠当面交谈,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师也能够通过及时的沟通来掌握学生的动向,师生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加亲密。
  (二)提高学生们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学校作为一个公共的场所,本身就需要学生有公共生活的能力与素养,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校方面都要致力于公共活动的开展,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们能够在最易于接受新知识的年纪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保证日后能够成为拥有公民意识的合格的中国人。
  (三)建设优美有文化的校园。在进行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时,便需要注意美感,合理的布局、整齐的建筑、优质的绿化、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一切都能够给小学生们带来愉悦的心理,也激发出了学生们对于“爱”的最初体验,对学校有一定的归属感,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也会下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公民意识便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们。
  三、结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精神教育方面却有所疏忽,以往的已经难以变更,就需要让接下来的孩子们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小学生们是我国日后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他们意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日后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便有着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高中政治课堂仍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腐、教学方式传统,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现象。为响应新课标教学理念,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科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改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笔者将从“教学观念“课程设计”“结合时政”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观念;课程设计;结合时政  中图分类号:G424.
摘 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们的生活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的伟大旗帜下,将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对教育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带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将书本知识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以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6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理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但在这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是促进他们知识吸收的重要成分之一。在数学课堂中使用数字故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如何使数字故事产生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详细阐述数字故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如何将其合理贯通的实施。  关键词 小学数
摘要 几何图形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主线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数形结合指的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相互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 要随着高考的改革,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考英语阅读在题型、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较大的革新,其中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题型的增加使学生对英语阅读篇章的整体理解,内容的系统分析等方面增加了把握度。系统思维下的高考英语阅读,更是集原则性和灵活性于一体,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抓住主体,抓住要害,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理解高考英语阅读。  关键词系统思维;高考英语阅读;“七
摘 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4年级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而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信息类APP更新速度超级快,让人目不暇接。因此社会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小学语文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小学教育而言,多数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学科成绩提升上,忽视了责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与深远影响,而体育又是一门与“责任”二字有着较强联系性的学科,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已成为热议话题。本文就对责任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呈现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责任教
摘 要当前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还是过多关注单词、短语、句子的讲解,缺乏对篇章结构的分析、主题意义的探究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所以学生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无法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更加无法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提高文本深度解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案例,深度解读文本,通过对导入、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设计的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体育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从简单的强健学生体魄转变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初中体育课堂效率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游戏教学有效地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F62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91-01  就目前的实际情
摘 要 运用二次函数、判别式、三角函数等高中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中的极值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间思维,提高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关键词 二次函数;判别式;三角函数;极值问题  中图分类号:O1-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83-01  思维发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思维发展包括学科内思维和学科间思维两部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