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安定愉快”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身心状况”方面明确提出的健康目标之一。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正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幼儿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自主性的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中渗透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机。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记得有一年带中班,发现这个班的小朋友行为习惯较差,有的不团结,有的不讲卫生,还有的特别胆小,不爱表现自己。对此,笔者在班内开展了一项活动“夸夸我自己”——利用下午离园前的20分钟,让每个幼儿夸夸自己今天的表现。一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说,笔者就先表扬一个幼儿:“今天老师发现小雨帮老师整理玩具了。小雨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小雨真棒!”在笔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自夸”了,阳阳说:“今天我帮老师扔垃圾了。嘿嘿,我真棒!”汐汐说:“今天我第一个背儿歌了。嘿嘿,我真棒!”……渐渐地,孩子们在自己的赞扬声里找到了自信,在老师和小朋友的掌声里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同时其行为习惯也在自己的赞扬声里发生明显改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尤其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孩子的优点,克服孩子身上的缺点,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人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让幼儿需要表现自己的欲望充分表现。所以,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心理,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机会,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生活在鼓励中,学会自信。
  游戏活动中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养成合群性、培养独立能力的最佳手段。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挥游戏的育人功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游戏之中。在实践中,可以灵活采用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等。以角色游戏为例,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情节的发展、角色的选择等活动,既能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又能促进自我意识、合群情感、个性化的协调发展。
  比如“蚂蚁搬豆”游戏,就很好地体现了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怎么搬也搬不动,急得值摇头,回头叫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这样活泼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了团结的力量。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游戏自身的特点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愉悦,促进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
  教学活动中渗透
  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把各领域教学目标互相渗透、互相融合,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展幼儿的活动区域和交往空间,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群意识和社会性。
  比如在中班开展主题活动《健康宝宝》,根据主题活动创设环节——心情树。让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晴雨表”,教师根据孩子的晴雨表,特别关注心情不好的孩子,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让大家的快乐一起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的心情尽快“雨过天晴”。根据次主题“天天开心不生气”来组织活动《哭脸和笑脸》,用孩子们熟悉的笑脸和哭脸导入,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去帮助别人,让哭娃变成笑娃,让幼儿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离园前或活动间隙,播放和情绪有关的歌曲《幸福拍手歌》《找朋友》等;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爱他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比较关注那些开朗、外向的孩子,其实,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更需要得到关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这条提示,让笔者的思想与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比如本班小朋友子钰,他以前每天来园都是苦着脸,从不与人打招呼,也不和同伴玩耍。当笔者去询问他时,他也总是不开口,还经常拉尿在身上。但是听家长说,他在家里非常活泼好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反思这几周来的情况,笔者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班里有几个非常外向的孩子,总是喜欢和老师抱一抱,亲昵地交谈,笔者也总是很愿意让他们坐在自己的膝盖上,与他们一起看书、听故事等。正是笔者的这些举动忽略了子钰,让子钰以为老师不喜欢他,并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还故意把尿拉在身上,使老师能关注到他。找到问题所在后,笔者开始改变自己的做法,更为关注子钰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他的眉头皱起,就知道他要小便了;当他嘴角咧开时,就知道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根据他的脸部表情变化,笔者就会及时跟他交流,并且经常去抱抱他,和他聊家常,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几周下来,子钰每次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再也没有拉尿在身上,而且还会不时地来拥抱老师一下,以示亲热。实践表明:幼儿的心理是脆弱的,极易受到伤害,且一旦受到伤害,就将会对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消极影响。每一个幼儿都值得教师用心去教育,用心去呵护。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幼儿园)
其他文献
说实话,我简直不敢相信童喜喜能写出这部作品。  一个好的作家,能够通过作品来感染读者的心灵。一个伟大的作家,能够通过作品提升读者的境界。这部《新教育的一年级》,不仅是感动人、鼓舞人,它还能直接提升人、改变人。它不仅是给小学生的启蒙教材,而且是给老师、给父母的小学辅导课程,是一套师生、亲子共同成长的重要教材,非常精彩,非常美丽,非常真实。  我想,应该是这些年新教育的生活给童喜喜的影响吧。童喜喜在新
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人很不解,为何中国妈妈总是督促孩子学习。其实,到了美国的中国女人,已经开始明白,她们在中国的同胞,在督促孩子读书上进方面,用功之深,心思之密,督促之严
截肢患者一部分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严重的躯体创伤,导致四肢的某一部分被切除。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若手术治疗不及时,术后护理措施不当,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
摘要:问题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数学的教学更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学生对数学了解都还在基础阶段,几乎所有学习的都是全新的知识和概念,所以把握问题链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链;教学  “问题链”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设置的由浅入深的问题集合,这些问题有着鲜明的层次区分和关联等。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