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创伤后形成假性上皮瘤样肉芽肿的病因分析--附11例报告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肤创伤后发生假性上皮瘤样肉芽肿(PEG)的原因,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PEG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并对组织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PEG组织内培养出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B型溶血性链球菌、粪链球菌等,多数耐受甲氧苯青霉素而对万古霉素敏感.彻底清创后采用游离植皮或皮瓣覆盖创面,配合局部注射万古霉素可预防病变复发.组织学观察到很长的上皮脚呈蜂窝状包裹肉芽组织,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生长,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相对较少,符合PEG病变特征.结论早期创面处理不当和耐药菌感染是PEG发生的主要原因,外科清创植皮手术和万古霉素局部注射控制感染可能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摘要:校长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校长培训作为提高校长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国争取教育领先的重要战略。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与持续改进,是关乎培训机构、参训校长、政府乃至每个学生福祉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校长培训的体制基础和培训现状出发,提出了校长培训多主体多阶段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校长培训;评价;多主体多阶段;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
结合受纳函数(Joint Acceptance Function)是分析声载荷作用下结构特性时遇到的一个特殊的函数.这个函数不仅取决于结构模态,还取决于声场特性.本文以柱壳结构为研究对象,从
骨髓中的细胞包括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两大类,其中骨髓基质非造血细胞中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