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史氏鲟性别的两种创伤手术比较分析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鉴别史氏鲟性别的2种创伤手术---穿刺技术和腹腔外科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穿刺技术虽然比腹腔外科手术迟一年鉴别出史氏鲟鱼性别,但穿刺技术具有愈合伤口更早、日增重量更多和成活率更高的优点,建议鲟鱼养殖业者优先选择穿刺技术用于史氏鲟性别的鉴别。
其他文献
为研究鸭疫里默氏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动外排机制,测定25株鸭疫里默氏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目的分析总结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结果本组28例病人中,12例行骨窗入路,另16例
以疣孢霉 Mycogone perniciosa Magn .引起的草菇褐腐病为试验对象,采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方法对该病害进行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药后5 d和10 d ,50%施保功W P 1500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中国水仙上分离克隆得到1个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Nt3GT,其cDNA全长1 682bp,包含有1个1 461bp完整阅读框架(ORF),编码487个氨基酸,具有Glycos_tranf_
为筛选大翼豆新品种突变株,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大翼豆种子。结果表明,各辐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抑制大翼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但在0~800gy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