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温情脉脉的邮轮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腻真实的情感,是那些报道中林林总总的数字无法容纳和表达的。
  
  一家跨国企业每年一次的例行进修研讨活动,却成为2009年初春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折射出两岸交流的现状与人们期待之间的落差。如果在不远的将来,类似“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的活动再也无法造成如此的轰动,那才是真正值得庆幸的,因为这意味着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常态。
  
  天道酬勤
  
  3月14日到3月20日,首批赴台的1600位安利营销菁英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
  这个首发团是去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施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旅游团,也是两岸之间第一个直航邮轮旅游团。每次靠港,码头上都有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当地官员热情致辞,盛装的礼仪小姐向每一位来宾送上当地特产;所到各处,旅游大巴前有警车开道,随行的电视转播车排起长队;为了减少游客通关耽搁的时间,台湾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事先飞到上海,与游客同船出发,然后在船上提前查核证件……
  3月20日中午,历时6天7夜丰富多彩的旅程,首发团乘坐的“海洋神话”号豪华邮轮圆满回到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当天下午,参加营销菁英进修研讨会的第二批安利嘉宾又登船启航……9个航次首尾衔接,共计1.2万人将先后登临宝岛。
  如此庞大的规模,这般隆重的排场,整个活动却并非安利公司的刻意安排,而不过是这家公司每年举行的海外研修而已。安利大中华区副总裁、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培训中心院长刘明雄告诉《新民周刊》,自安利公司进入中国大陆的十余年里,年年都为营销菁英举办类似活动,从未间断,“第一年有资格参加的只有寥寥几十个人,与现在的规模当然无法相比,人数增长也显示出安利稳步提升的经营业绩”。他说,无论哪一个行业,销售人员都会经常面对拒绝,遭遇挫折,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和支持,需要对他们的努力作出肯定,需要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技能的提升。安利的海外研修,正是每年一次的“充电之旅”。在每次培训与旅游即将结束时,公司都会宣布明年和后年的目的地,鼓励营销菁英们再创佳绩,来年重聚。
  作为企业的内部培训,安利的海外研修从未进入公众视野,比如去年的墨尔本之行,虽然同样人数众多,也只不多是轰动澳大利亚当地的盛事而已。此次“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如此风生水起,毫无疑问,就是因为特殊的目的地。
  由于参与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全国各地,一年一度的海外研修组织工作十分庞杂,临时抱佛脚是根本不可能的,桩桩件件都需要提前筹备。公司早已宣布了2009年的海外研修目的地是日本与韩国,大量准备工作也早就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邮轮公司和旅行社签订合同自不待言,连每家定点餐厅都要经历几次试吃,食材标准都需要拍照存档,工作细致程度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海外培训如果临时“转场”,风险和挑战难以预估。去年底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让生于台湾的刘明雄感奋不已,觉得与其让安利营销菁英到日、韩转一圈,不如把他们请到宝岛台湾,“两岸分隔六十载,如今是台湾同胞来得比较多,大陆同胞去得比较少,随着关系升温与改善,两岸民间交流会越来越多。心心相印的同胞应该多多走动,安利愿意成为推进交流的开路先锋”。
  正式申请递出已是2008年的12月。随之而来的是可想而知的艰辛。时间如此仓促,能否最终获准又是未定之数,安利公司的筹备人员承受了巨大压力。邮轮船长大发感慨:邮轮的航行计划起码提前一年就要落实,如今却不知道3个月后究竟停泊在哪个码头,真是职业生涯中的头一遭。在全力申请的同时,公司也做了两手准备,为第一批出游的营销人员先行办好了赴日签证,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旅行社都收到了安利公司的定金。
  “天时、地利、人和”,在赴台专案最终得到批准之后,安利人屡屡这样表达自己的庆幸。刘明雄说,这是一件两岸各界都愿意成功的事情。天道酬勤,是选择容易做的事,还是选择对两岸人民有帮助的却相对困难的事情,他很高兴安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更庆幸这样的选择最终得以实现。
  
  了解与误解
  
  首批登上宝岛的安利营销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参与公司组织的海外研修,他们是见过世面的。尽管此次研修从“海外”变为“海内”,记者发现,许多人对于台湾还是充满热情和期待。由于长期阻隔,这片近在咫尺的土地对于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还是有着很多神秘色彩。
  
  在首发团6天7夜旅程中,有一些事是旅客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比如,台湾当地导游的职业水准之高,出乎许多人意料。记者所在的团队,导游顾女士曾经留学欧洲,可以用英语和法语带团。无论是用话筒介绍台湾基本情况,还是与团员私下闲聊,她都十分注意用语的规范,我们笑称与央视“海峡两岸”的表述基本一致。一问才知,旅行社对于导游接待“陆客团”时的用语进行过专门培训。搭乘邮轮,可谓是带着宾馆和餐厅的旅行,每天清晨抵达码头,游客上岸活动,晚上邮轮再度启程,驶向新的港口。每天不必花大量时间坐着大巴赶路,不必一次次地打包行李换酒店,游客省心了,导游却十分辛苦。他们与游客在夜色中分别,然后乘坐陆地交通工具匆匆赶到下个港口,在邮轮抵达前就在码头上等候客人。尽管如此,导游始终精神饱满,讲解也从不偷工减料,叫人暗暗佩服。当搭载这批游客的“海洋神话”号即将鸣号返航时,导游们在岸上向游客久久挥手告别,真情实感更是令人为之动容。
  当地媒体的热情,也令人叹为观止。邮轮上有台湾当地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全程随行,旅行团的车队穿行在每个城市,总有采访车辆如影随形,游客们的活动巨细无遗见诸报道。一路上,记者们都在为“万人团”细细算账,比如:安利首发团1000多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短短20分钟购物时间里,就购买了逾120万元新台币(约合24万元人民币)的纪念品,超过八成直接以人民币结账,三部收款机前长龙蜿蜒;台北信义商圈的新光三越百货为迎接观光团,加开40个退税柜台,增加了100多位工作人员;18日晚“印象宝岛”压轴晚宴,席开152桌,平均每桌成本逾4万元新台币(约合8000元人民币)……根据行前保守估计,安利此次可为台湾创造超过新台币6亿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的庞大商机。就在首发团抵达台湾当天,当地观光股纷纷亮灯涨停,媒体称之为“红光满面”。
  也许,正是因为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寒风凛冽,让人们尤其关注此次行程的经济提振作用,时时刻刻的“数字化盘点”,使得一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在邮轮上,记者遇到了来自浙江杭州的王金海、鲍艳宁夫妇,他们的婚礼就是刚刚在“海洋神话”号上举行的。新郎告诉记者,他2004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开始销售安利产品,在拓展事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当他们得知2009年的海外研修将搭乘邮轮,就决定在船上举行浪漫婚礼。安利公司临时获知了他们的计划,马上为新人落实了场地和乐队。红酒、鲜花、司仪和满场的嘉宾……掌声伴随着音乐声一同响起,在夜色中穿越海峡的巨轮充满温情。王金海说,安利公司十分注重家庭的价值,许多营销人员都是夫妻共同创业,因此每年的海外研修,参与者中不少是夫妇同行。
  此次安利营销菁英搭乘的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有限公司“海洋神话”号,总吨位7万吨,甲板楼层高达11层,规模超过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当这艘巨轮从上海杨浦大桥下缓缓驶过时,船上最高处距离桥底只有咫尺之遙,怪不得每次进出港都要等待潮汐配合。“海洋神话”号的娱乐总监方立新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大学,在这家邮轮公司工作了13年,几乎登上过公司每一艘豪华邮轮。他真诚地说,十多年来他接待过世界各地的宾客,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全程用母语为客人们服务。在船上,邮轮公司专门制作了中文菜单,调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服务人员,“你老家哪里?”“哇,又找到了一个同乡!”随后就是乡音浓郁的交谈,这样的场景时时可见,让人倍感亲切。
其他文献
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发布的报告,2008年申請到富裕国家政治避难的人数上升了14%,其中很多来自索马里、阿富汗等。虽然美国去年收到的申请较2007年减少了3%,但仍不妨碍它连续第3年成为最受欢迎避难地;申请到意大利的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伊拉克申请政治避难的人最多,其次是索马里。
法方对萨科齐会见达赖对法中关系造成冲击的认知,仍未与中方的关切相契合。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G20吸引世界眼球的镜头很多。而其中一个“不存在”的画面也同样倍受关注:即法国总统萨科齐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无正式会面”的一幕。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那就是“原因是众所周知的”。现在要问的是,这仅仅是一次意外“出轨”,还是长期战略的转向?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  法国第五共和国对外关系一向以戴高乐将军倡导
美国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了世界25%的能源,美国也向全世界购买能源,为何它没感觉到自身对全球供需关系所构成的威胁已经不是“潜在”,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美国五角大楼新近发布了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和过去一样,这份军力报告的基调脱离不了对中国的敌视与冷战思维,并再一次渲染了中国的威胁。报告内容从军费问题、航母发展情况、军事战略及意图、太空战力、军事现代目标和趋势、军事透明化等角度切入,
面对朝鲜放“星”,大家肚子里都拨着一把小算盘。    朝鲜的一颗“星”,悬住了至少三颗“心”,也激起了旁人的好奇心。  卫星?导弹?这次连高分辨率侦察卫星也难以识别了。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说,届时人们就会知晓。的确,在朝鲜舞水端里导弹试验场最终喷出火焰之前,各方只能在等待中猜测和准备各种预案。明的暗的,说的做的,声势浩大,耐人寻味。    一“星”待发,七舰候场    1998年8月,朝鲜
会期一天的G20峰会,根本不可能达到什么重要共识,即便达成了,也没有机制保证共识得到执行。  如果说4个多月前的华盛顿峰会是全球携手抗击金融风暴的首次尝试,那么,4月2日召开的G20世界经济峰会,则毫无疑问再次吹响了击溃全球经济衰退的冲锋号。可惜的是,这样的结论是把G20的愿景放置于想当然的假设:G20成员均会在“利他主义”精神感召下团结一致,共赴时艰。现在看来,随着各成员国深陷不同形态的危机之中
投资上海的老洋房和北京的四合院是利于家业传承的财富保值。    豪宅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有着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唯美的建筑风格、宏大的空间气势,显示了拥有者的财富和地位象征。  豪宅是高档住宅中的顶级之作,富人聚集之处,即豪宅密集之地,全球范围内的豪宅主要分布在纽约、伦敦、摩纳哥、东京、香港等几大城市,只要能够在亿万美元身价的人群中打造出一方豪宅的奢华之势,那必定能
深圳楼市变脸成了“小阳春”,快得让所有人看不懂。    “楼市万花筒,叫人看不懂。”這是对2009之春的深圳地产,一声情绪复杂的埋怨。明明是寒气未消,转眼间热浪腾起;刚刚还是呵气成冰的样子,一下子又是热气腾腾的局面了。深圳楼市变脸成了“小阳春”,快得让所有人看不懂。  开发商看不懂,想不到市道陡然转好。交易放量、人气陡增、快乐收钱的同时,心里也有一份惴惴:几个月之后,行情会不会掉头?于是有的加快出
陈忠和被很多人认为是继袁伟民之后最成功的女排主帅。他的下课是因为——中国女排主教练这个位置是个“火药桶”,还是只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的铜牌?    女排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许多年来,女排的每一次易帅,都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年的邓若曾、李耀先、张蓉芳如此,如今的陈忠和也如此。对于这次女排易帅,球迷反响很大,而且直到今天,支持陈忠和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陈忠和为何下课?人们感到有些突然,很多
说再见的时候,我非常舍不得,但对这支队伍,对自己,我心中无愧……    陈忠和下课拨动了众人的心弦,此刻,陈忠和本人是如何面对这个变动的呢?3月26日晚上,《新民周刊》在福州对陈忠和进行了面对面专访。在福建省体育中心附近的美伦华美达酒店的包间内,儒雅的陈忠和与记者轻松地聊了起来,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他对无缘连任的从容淡定,也感受到他对中国女排的深深怀念。    离开女排,心中无愧 
这个面目清秀、笑容亲和的闽南汉子曾经历尽磨难。    他,是中国女排的传奇教头。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上,走过了辉煌的8年。这个面目清秀、笑容亲和的闽南汉子,从非议和压力中淡然走出,默默隐忍攀上巅峰,又在悲情和遗憾中悄声告别。高亢与低回,光辉和暗淡,交相辉映,更让他的形象趋于丰满鲜活。除了与女排的故事,陈忠和的幕后人生同样精彩,引人入胜。    石码镇上的大英雄    寻访陈忠和的老家并不难,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