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新兴觀念深入人心,趣味性教学开始步入校园课堂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课堂中逐渐重视趣味性教学。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开始注重趣味化学实验教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化学素养。因此,教师要采取教学措施改进教学,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在课堂中对如何应用进行探索和实践,重视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应用探索
  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知识,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不多,动手实验能力更弱,但是化学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水平提出了要求,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化学的学习热情,综合素质能力提升速度减慢。目前,初中化学教师大部分是采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学生主要是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和实现过程,教师在进行实验时,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思维,因此,教师要立足现状,进行趣味化学实验教学。
  一、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结果
  化学中很多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大多数实验效果都是比较奇妙的,教师可以利用奇妙的化学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产生好奇,一旦学生对化学实验效果产生好奇心,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完成了一大半,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选择教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再利用化学实验结果调动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比如,在学习“酸和碱”这节内容时,课本中有一个化学实验是这样的,第一步是将定量的白糖倒入浓硫酸中,在倒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注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学生就会看到烧杯中白糖先变成黑色,然后迅速膨胀起来,体积也是逐渐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就会被及时激发出来,教师要乘胜追击,先不要把实验现象的原因讲出来,而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继续本节课学习。教师趁着学生保持高度好奇心,在浓烈的求知氛围中,着重讲解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现象的原理,浓硫酸和白糖相遇后,因为浓硫酸自身的脱水性,将白糖中水分吸收掉,最后就只留下“碳”,然后学生就会看到实验现象是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体积也变大。在学生保持好奇心的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就会越来越受到吸引,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二、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教学
  化学实验中很多知识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所以有时候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在化学操作中也具有一定难度,这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致,学生感受不到化学学习乐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在合作中相互帮助,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热情,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深刻领会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时,需要进行一个化学实验——“碳酸钙的化学反应”。第一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组合作,然后引入到一个趣味性的化学讨论话题,激发小组内讨论学习,话题就是,可以不用笔就将鸡蛋画出来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将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对话题的猜测结果就作为实验前猜测,当小组有了自己的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第二步,让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将实验材料准备好,包括鸡蛋、白醋、蜡烛和小刀等,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动手实验,在实验完成、等待结果的时间,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将本次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实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猜测结果进行论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在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验中,不断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学生体验过这种高效合作学习后,教师让学生自行体会合作学习和观察实验的区别,通过这种比较,提高学生自己的化学实验水平。
  三、 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接触到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效果时就会刺激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熟悉感教学,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化学熟悉感,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当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遇见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蕴藏着很多化学知识,就会产生好奇心理,学生有了好奇心理,课堂学习氛围就会更加活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学习“燃料及其利用”这节知识时,学生会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燃烧是一种经常遇见的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实际生活中,一张纸、一根蜡烛都是经常被点燃的,这也是一种最简单的燃烧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这节课学习时,就可以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式,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自己做,自己发现,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燃烧现象,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水中,能不能发生燃烧现象,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水中燃烧这是一种与常识不同的知识,打破常规,是否真的存在呢?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操作“钠在水中的燃烧实验”,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对燃烧的定义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更新,并深入理解。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进行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化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等创新教学手法,提升整个化学实验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促使学生积极加入课堂学习,主动探索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巴光效.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65.
  [3]李锦堂.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6):66-67.
  作者简介:
  徐子旺,黄鸿滨,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力学是高中物理的教学难点,其教学内容复杂繁多,内容相对较抽象,再加上教学越来越简单,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本文就以如何加强高中力学教学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难点;教学策略;创新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不断丰富其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之下,对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纵观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教学改革形成制约,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而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这种教学现状得到了良好改善,因此文章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模式运用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育人与美术熏陶进行结合,通过美术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美术教学新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新思考  一、 前言  美术是一门对学生艺术情操进行陶冶和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主要科目,也是一门可对学生艺术起到深远影响的科目。美术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
摘 要: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轉化与相关性质实验装置进行整合,实现微型一体化设计,使装置更加简洁,操作更加简便,同时还体现了环保思想,提高了课堂演示效率。  关键词:铜;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体化实验  一、 问题提出  硝酸的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氮的化合物中的重要知识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也进行不同的处理,但是两个装置同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1)不能很好地控制反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