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林绿化中以宿根花卉为主的地被植物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丰富了园林景观,但由于北方受地域气候的限制,应用的品种卓显匮乏。本课题为丰富哈尔滨地区的园林植物材料,跨地区自沈阳引入六个品种,对其进行研究,以期筛选适合哈尔滨生长应用的新品种,并进行推广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2005年从沈阳园林科研所引入的褶皱玉簪(Hosta undulate)、白花玉簪(Hosta plantaginea)、金边玉簪(Hosta plantaginea‘Rosea’)、红花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Aida’)、浅粉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Purpurea’)、深粉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Rosea’)。这六个品种为沈阳当地选出的栽培品种,均广泛应用于沈阳绿化。实验选用能在哈尔滨露地越冬的地被植物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 Stearn)和丛生福禄考(Phlox subulata)做对照。以上共计两个种八个品种。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地被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研究及地被植物的耐荫性研究。南种北引,温度条件是成活的关键,抗寒性的研究是首要的,只有成活了才能进行更广阔的应用。抗寒性分三个实验部分,一是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测定相应的生理指标;为了对所引材料进行推广应用,设定了-35℃,-40℃两个低温及其持续时间长短的差异,以便筛选出抗寒品种,玉簪品种中的褶皱玉簪,宿根福禄考中浅粉福禄考均为实验中所筛选出的抗寒品种;将栽培的实验材料分别在两种不同防寒措施下进行越冬试验,采用盖草帘和灌防冻水两种防寒措施,并以露地自然条件越冬为对照进行比较,旨在确定引种花卉安全越冬的最佳防寒措施。以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作为抗寒性的测定生理指标。在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抗旱性和耐荫性的实验。抗旱性采用的是水分胁迫的方法进行自然状态控水,以使植株受到干旱胁迫,进而测定相应的生理指标,确定所测品种能够忍受的最长抗干旱天数,即褶皱玉簪为45天,浅粉福禄考为14天,这对该品种在今后的应用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以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水饱和亏缺作为抗旱性的测定生理指标。文中通过四个遮荫梯度对地被植物所能适宜生长的光照条件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褶皱玉簪为60%全光与75%全光之间。玉簪为耐荫性植物,但光强太弱会破坏观赏特性。而浅粉宿根福禄考能够忍受弱光的环境,在弱光下能够生长,但观赏特性受到影响,建议福禄考在稍加庇荫的条件下栽培,即全光与25%全光之间。以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作为耐荫性的测定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