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用数据链发展概述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战争对于战场战况以及双方信息获取的数量、速度与隐蔽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数据链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满足空中作战的需求,尤其是隐形作战时对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隐蔽性的需求。雷达通用数据链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因此雷达通用数据链技术的开发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通用数据链的概念,然后将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为雷达通用数据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意义。
  【关键词】    雷达    通信技术    数据链
  一、雷达通用数据链概念概述
  雷达意为无线电探测和定位,一般利用发射和接收反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具体位置的电子设备[1]。由于时代的发展,一般的雷达数据链以及雷达传感器并不能满足空中作战对信息的需求,在九十年代,美军率先研发了雷达通用数据链,雷达通用数据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用数据链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还可以截取侦察机获取的信息,并传递到我方控制中心;
  其次,它可以用于平台以及地面终端,主要用于监视侦查抗干扰的通信传感器,当政府机构或者国防部门需要高级秘密情报时,就可以使用雷达通用数据链进行侦查监视来获取所需情报。
  目前,很多国家都运用雷达通用数据链技术来获取情报,用雷达通用数据链作为控制中心和网络中心传感器之间的传递工具。
  二、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关系研究
  2.1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雷达是通过发射和接收反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具体位置的电子设备;而通信系统的对象是通过相互协作来获取信息的。两者的区别在于雷达是通过接收非合作对象的反射回波信号进行工作,而通信系统的各个对象之间相互合作来进行信息的获取[2]。
  但是作为无线电理论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实际应用,雷达与通信系统有许多方面都很相似,比如二者在本质上都是通过电磁波的接收与反射进行工作的;除此之外,两者系统结构也有相似性,雷达与通信技术的子系统有很大相似性,具体包括;天线、接收机、发射机等。在原理上。如果对某种雷达进行改造,即适当的加一些频率转换以及信号变换的电路,就有可能利用雷达进行通信,实现雷达通信相结合来获取信息。
  2.2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兼容性
  对雷达通信功能的研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雷达来获取信息,利用雷达的高增益和方向性等优点来实现信息的高速安全传递,但是,如果通信会影响雷达的高增益性或者方向性等特性,那就违背了本来的目的,因此对雷达与通信的兼容性问题的研究就变得格外重要。与普通雷达系统不同,雷达通信数据链中的雷达系统还具有数据通信功能。首先,雷达的作用体现在对目标信息进行搜索、截取、监视、识别、空中作业时快速生成以及导弹制导等多方面;除此之外,雷达通用数据链在空中作业时,可以实现周期性的进行交换飞行轨迹和航行速度等信息,有利于空中战事组网;雷达还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时分复用方式以便于发挥雷达的通信作用。
  三、雷达通用数据链的发展过程
  雷达通用数据链也可以叫雷达通信一体化,其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基于机械扫描雷达的數据链
  雷达技术应用于通信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美军首先开发研究了雷达通信数据传输。此系统在运行时,由计算机生成信息,确定同步时序条件下,调制解调器将信息调制成所需的波形,然后通过雷达的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出去[3]。接收信息的终端由一个低增益的天线组成。
  3.2基于共享相控阵天线的机载雷达通用数据链
  21世纪前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共享相控阵天线的机载雷达通用数据链技术,改良后的雷达通用数据链具有远程空中对地面的监视功能,并且可以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的功能。除此之外,雷达收集的大量数据中,一部分会马上传递到地面控制中心,另外一部分会储存在飞机上,在飞机着陆后再进行集中处理。
  3.3基于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宽带数据链
  21世纪初期,研发的基于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新型款待数据链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升级,有源相控雷达在具备备通讯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作为攻击目标电子设备的武器。新型雷达通用数据链可以实现空对空以及空对地的信息传递,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高速度的双向信息传递,而且不影响雷达的正常功能[4]。这样的改进可以使空中作战时空中通信平台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变得更加高效。
  参  考  文  献
  [1]王蕾.雷达跟踪和数据链干扰的时间间隔优化算法[J].电子科技, 2017(11):85-88.
  [2]李辉,张艺凡,陈宇.美国空军“3D远征远程雷达”发展现状[J].航空世界, 2017(8):76-78.
  [3]庄成波.多数据链集成的信息处理技术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7(4):37-39.
  [4]樊县林,孙健.发展的数据链与协同作战能力[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7(06):9-15.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应用是广播发射技术中的一次重要革新,它意味着数字广播发射正朝着高效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方向所发展,并在实践中呈现出广播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首先分析了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应用的现实意义,然后结合其性能优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粗略分析。  【关键词】 数字中波发射机 音頻信号 传播技术  声音广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让人
"智慧校园"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把教学、管理、科研、学习通过多种应用系统联系在一起的的智慧化的网络校园。智慧校园主要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平台、虚拟化等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将学校物理设备和学校师生进行结合,对校园教学、科研、管理、一卡通等应用系统进行高度整合并对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给管理层提供决策分析。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电网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柱,成功的建设和运营电力物联网将大幅提高电网的电能传输安全性和供电的安全性。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开发适应的新技术是提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关键,主要有通讯编码和规约的统一,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新型智能仪表开发,新型故障诊断技术以及适应电力物联网的数据挖掘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将会更加有效的保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运营。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力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输电工程的高度、传输容量及传输距离都在不断创造着记录。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可用于输电工程建设的土地资源日趋饱和,架空线路走廊资源日益减少,共走廊架设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引发的交直流耦合问题不容忽视。特高压输电工程大多地处旷野,极易遭受雷击,进而引发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已有的雷电防护运行经验,为更经济、合理地制定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应进一步探索输
【摘要】 地铁中的PIS系统的设计为乘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地铁的运营和控制水平,还可以扩大服务范围。为此,本文基于PIS地铁系统的内部整体结构以及对PIS地铁系统车地无线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改善PIS系统在地铁中的使用,加快整个城市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 地铁PIS系统 实际应用 车地无线技术  引言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以乘客服务为重点,根据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设计为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