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阈下电影字幕中本源概念汉译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在关联理论指导下,以迪土尼电影《花木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小型语料库对字幕中的本源概念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电影字幕中的本源概念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试证明关联理论对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本源概念具有很好的指导性,译者只有在充分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同时遵循最佳关联,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电影字幕。
  【关键词】关联理论;字幕翻译;本源概念
  【作者简介】袁艳玲(1983-),女,湖南长沙人,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及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科课题“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及认知研究——以老舍作品为例”(17YBA349)、南华大学校级课题“从概念筹划理论视角论《变》中本源概念的翻译与认知”(2017XYB12)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制作了名为《花木兰》的动画电影,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花木兰热”。木兰热也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正是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不同文化的全球化。该影片中具有丰富的本源概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文化,值得学者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关联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其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该理论是描述人们话语认知过程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能解释人类的交际行为。提出了著名的明示一推理交际模式,认为说话一方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一方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而听话一方则根据对方的信息,找到最佳的关联,从而理解说话一方。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其特殊性。具有受限性(受时空限制)、瞬间性、通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影翻译必须简洁易懂,必须使观众在短时间内理解台词的含义,同时又不影响整部电影的语言风格。因此,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对于指导字幕的翻译,尤其是字幕中的本源概念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译者翻译字幕中的本源概念时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认知能力,使观众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理解。
  三、《花木兰》字幕中本源概念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而不同语言又决定了各地域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本源概念由此产生,其主要指某文化社团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有语言。通过对《花木兰》的字幕分析,本文按照奈达对次文化的分类标准对本源概念进行了分类,即社会类、物质类、语言类、生态类、宗教类。经研究,电影中共有932行台词,共含本源概念143个。其中社会類本源概念58个,占40.6%,为最大比例;物质类本源概念33个,占22.45%;语言类本源概念26个,占17.69%;生态类本源概念15个,占10.2%;宗教类本源概念12个,占8.16%。以下就每类本源概念分别举例说明。
  社会类本源概念是指受某社团的传统习俗、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政治体系、亲属称谓制度等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影响而形成的相关词汇和用语。值得注意的是,《花木兰》作为迪士尼系列作品融入了西方元素,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中皆有所体现,如在第831行字幕处,单于挟持皇上令其下跪时说的是“bow to me”而没有用“kneel down”或者“kowtow”,此处也体现了中西行为模式的差异,中国古代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西方则习惯拥抱鞠躬。
  物质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日常用品、食物,交通、服饰,生产工具设施以及科学技术等。不同国家、民族所使用的物质用品不同也导致其承载的文化和意义的差异,从而产生了物质类文化负载词。如《花木兰》中,“ black-and-white”(特殊快递)、“knuckle sandwich”(饱拳一顿)以及“corn chip smell”(怪味道)等物质类本源概念显然源于西方物质文化。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在语音,语素,词和句法上有明显差异,与该差异有关的本源概念便是语言类本源概念。汉语与属印欧语系的英语不同,多用四字格,更易于辨认。该电影中存在不少语言类本源概念,如“turn this sow’ s ear into a silk purse”,该句台词源于“one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一个人不能从母猪的耳朵里取出一只丝绸包”等。
  生态文化包括了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地名等。由于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因素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如《花木兰》中的“great typhoon(风影)”,该本源概念是由季风气候和太平洋暖流引起的,常发生美国西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暗夜的噩梦)则常令西方人联想到邪恶黑暗的事物,译成“噩梦”是为了准确传达原语意图,实现交际功能。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形态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的崇尚心理和言语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产生宗教文化方面的话语差别。美国信仰基督教,而中国多信仰佛教、道教,因此,在《花木兰》中“My children,heaven smiles down upon the Middle kingdom.” 这句英语字幕中“ heaven”就是一个英语的本源概念。
  四、从关联理论看《花木兰》字幕中本源概念的翻译
  关联理论作为指导翻译活动的一个理论模式,其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换言之,即要在话语与语境之间获得最佳关联,为了使目的语观众观看电影时接收到的信息关联性最佳,字幕中本源概念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在对《花木兰》字幕中的本源概念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如下几种翻译方法:直译、音译,意译,换译等。
  1.直译。直译即不对词汇含义进行转换,保留迪士尼语言风格,使观众领略其异域风采。在《花木兰》的本源概念字幕翻译中,直译使用频率仅次于意译。   ST: Mushu: All right! Rise and shine, Sleeping Beauty.
  TT:木须:太阳晒屁股了,睡美人。
  “Sleeping beauty”(睡美人)作为西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以使受众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与原文达到最佳关联,源语字幕的言语风格也得到极大保留。
  2.音译。音译就是通过语音转换的方法,采用汉语拼音将源语字幕中的本源概念转换到译语字幕,通常是在当目的语不存在相应概念或含义的情况下使用。音译多适用于生态、物质和社会本源概念。
  2)ST: Shang: Excuse me. Does Fa Mulan live here?
  TT:李翔:对不起,请问花木兰住这儿吗?
  在翻译社会本源概念中的称谓语时通常会使用音译,如2)中考虑到目的语观众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性,运用汉语拼音,把将军的名字“Shang”译作“李翔”( Li Xiang,),将“Fa Mulan”译作“花木兰”,这些例子都结合最佳关联性,通过语境和对话构成的情境完成明示-推理的阐释过程。
  3.意译。意译作为最主要的翻译方法之一,在《花木兰》字幕中多用于语言本源概念的翻译。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当源语与目的语无法保留相同形式或风格时,可通过意译进行解释,放弃原有言语格式以确保原字幕中精神和内涵能够得以保留。
  3)ST: Grandma Fa: Who spit in her bean curd?
  TT:花奶奶:她火气这么大干嘛?
  此例的会话背景是花木兰在相亲时意外使得媒婆的屁股着了火,情急之下泼了杯茶想为媒婆熄火,没想到却把媒婆泼成了大花脸。媒婆恼羞成怒冲着木兰吼道:“你永远不会为你们家争光!”随后便是门外不知情的花奶奶这句“Who spit in her bean curd?”假设译者忽略文化内涵,按字面意思将原字幕直接译成“谁吐口水在她的豆腐上?”,观众必定感到迷惑。事实上,从原字幕到译者的理解完成了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从译者再到中文字幕又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因此,译者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将此句译作“她火气这么大干嘛?”既能在逻辑上符合花奶奶疑惑的心理,又能顾及到不同阶层的目的语观众。
  4.换译。换译是指用目的语常用的惯用语如习语、成语、俗语等来替换源语中的类似惯用语。以下举一例说明。
  4)ST:Emperor: I won’t take any chances, General. 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
  One man may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ctory and defeat.
  TT:皇上:我们不能够冒这个险,将军。小兵也會立大功。有时候不起眼的人也是胜败关键。
  译者并未将该例逐字译成“一粒稻米也能使天平倾斜”,而是将其换译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小兵也会立大功”,设置了明示刺激,从而达到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指导下进行字幕翻译能挖掘出原字幕中的深刻含义,使观众付出较小的代价就将字幕文本与电影场景达到最佳关联。特别是当受众是儿童时,更应考虑译语的通俗易懂。因此,在该语境下换译是最佳的选择。
  五、 结语
  字幕翻译在翻译领域越来越重要。而字幕中本源概念的翻译对整个字幕翻译又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源概念承载着源语国独有的文化信息,是很难理解的;再加上字幕翻译本身的特点,使得译者在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本源概念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通过本研究发现,关联理论在本源概念的翻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性,译者只有在充分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同时遵循最佳关联时,才能翻译出为目的语观众所理解和接受的高质量的电影字幕。
  参考文献:
  [1]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Sperber,Dan
其他文献
【摘要】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都是一个漫长摸索的过程,虽然各具特征,但是其借鉴价值也不容忽视。文章首先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生环境进行剖析,而后进一步对其主要的几个改革举措加以讨论。对于深入认识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洞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杨颖,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高等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人才可
【Abstract】This journal mainly points out that the imperial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s actually create a dialectic meritocracy. While many people focus on the fairness of this exam in selection of tal
【摘要】本文将借助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分别从语域、搭配以及语义韵三个方面对likely和possible这组同义词进行辨析。  【关键词】同义词;语域;搭配;语义韵  【作者简介】吴滕滕(1993-),女,山东滕州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海事英语。  一、引言  同义词的数量在英语词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词汇组成了庞大复杂的英语同义词词汇系统。另一方面,在词汇教学中,
【摘要】微课的主题突出、结构紧凑,在很短的时间内讲述清楚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并在小学英语语音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使用,在多媒体的渠道中习得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更好地自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继续翱翔。  【关键词】微课;课前;课中;课后  【作者简介】郭永飞(1972-),男,安徽阜阳人,阜阳市教育局教科所中小学英语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为基础,通过阐述大学英语教师在助推全人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的方向。  【关键词】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改  【作者简介】张宏刚(1976-),男,吉林公主岭人,讲师,长春建筑学院英语教师,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摘要】通过科学、民主的课堂管理,形式多变的教学活动将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翻转课堂中,引导学生度过合作学习的“茫然期”,“无序期”,“疲劳期”进入“成熟期”,保证课堂中学生探究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英语词汇教学;“茫然期” → “无序期” →“疲劳期”→“成熟期”  【作者简介】胡德兰,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基金项目】
【摘要】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种影响既在宏观的教育形态上有所体现,同时也渗透到了各个学科,从而促使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方式均发生了变革。“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对学习工具和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其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互联网 ”时代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摘要】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困扰一线英语教师的难题。本文从如何设置有效的提问(teacher talk);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任务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效提问;思维导图;有效任务  【作者简介】邓玉仪,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健力宝中学。  前言  阅读是一种
【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逐渐渗透核心素养为主要依据,从加深英语教材阅读,增强文本理解程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善于寻找英语阅读关键信息,促进学生发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金丽,福建省邵武第六中学
【摘要】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传统作业多以抄写等机械性作业为主,学生兴趣不浓,教育类APP应运而生,文章论述了使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语音、口语、阅读三方面介绍了“一起作业APP”在提高作业有效性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一起作业APP;英语作业;有效性  【作者简介】沈娟,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许炳坤,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作业是学科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