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树喜温、喜光、耐早、抗涝,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论沙土、黏土、低凹盐碱地、山丘地均能适应,高山区也能栽培。对土壤pH要求也不甚严,pH5.5-8.5均能生长良好。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土壤为好。枣树施肥应根据生长周期进行,即把握好以下几个施肥时期,才能及时发挥肥效,有利于吸收,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
1 萌芽前追肥 也叫催芽肥,此次追肥北方枣区一般多在4月上旬进行,每株追施硝酸磷钾肥1.5千克,特别是秋季未施基肥的枣园,此次追肥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促进萌芽,而且对花芽分化、开花坐果都非常有利。枣树生长的前期,各器官对营养的争夺激烈,此时往往由于树体的贮藏营养不足而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乃至造成开花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受阻。因此,此次追肥不仅保证了枣树正常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2 花期追肥 枣树花芽为当年分化,多次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分化时间长,分化数量多。因此。枣开花数量多,开花时间长,消耗营养多,而往往由于营养不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期及时补充树体营养,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而且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花期追肥,多采用叶面喷施尿素的方法,这样吸收快,有利于营养的及时补充。
3 助果肥 枣第1次落果后,果实迅速生长,初期为细胞的分裂,主要表现为果实细胞数目的增加,后期细胞停止分裂,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但无论是果实细胞数目的增加或细胞体积的增大,都直接影响果实的大小或影响到产量的高低。营养充足可加速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如肥水不足,则影响果实的发育甚至落果。因此,幼果期追肥,不仅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而且也关系着果实品质的好坏。此次追肥以7月中旬为宜,除追施氮肥外,配合施入磷、钾肥,以满足枣果发育对磷钾元素的需求,提高果实品质。
4 后期追肥 8-9月份追肥对促进果实成熟前的增长、增加果实重量及树体营养的累积尤为重要,特别对于结果多的植株更不容忽视。后期追肥,不仅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对翌年的生长和结果也有良好的影响。后期追肥可喷施氮肥并配合一定数量的磷、钾肥。
5 秋施基肥采收之前施基肥最好,此时,叶片仍有较高的光合效能,阳光充足,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有机营养的积累,以满足翌年萌芽、花芽分化、开花坐果的需要。秋施基肥,应以圈肥、土粪等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施入一些速效肥。
(据《山东科技报》)
果树花叶病与黄叶病咋辨别
1 表现症状不同
(1)果树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树叶呈现各种类型的斑驳状。典型的病症是沿叶脉退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其中叶脉变色最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大型斑块占多数。(2)果树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内铁的缺乏而造成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其症状是先从果树新梢的顶端嫩叶开始变黄,越往枝节下端,老叶黄叶现象越轻。缺铁轻微时,叶片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缺铁严重时,叶片失绿加重,变成白色,并在失绿部分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变得焦枯,引起落叶。
2 发病机制不同
(1)果树花叶病的病毒存在于果树根、枝、花、叶、果实中,破坏果树内部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别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及核酸,从而影响植物组织内部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物组织出现病态。(2)果树黄叶病是由于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成不溶性三价铁沉淀,使果树组织内缺铁,从而影响叶绿索的形成,使叶片失绿。这时只要及时补充可溶性二价铁,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3 防治方法不同
(1)果树花叶病。生产上,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选用无病砧木和接穗繁殖苗木,及时挖除脚内病株,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2)果树黄叶病。注意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压碱抗旱,及时排涝,发芽前每株施硫酸亚铁100-150克;嫩叶期喷施0.3%-0.5%的硫酸藏铁溶液或氨基酸铁300倍液各1次,防治效果良好。
(据《山东科技报》)
大樱桃流胶病咋防治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大樱桃流胶病多从6月份开始发生,采果后随着雨季的到来病情加重,流胶程度与树势密切相关,树势越弱发病越重,病菌孢子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具有潜伏侵染特征。1年有2次发病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
l 发病原因
病虫害、冻害、日灼、机械损伤造成的病斑、伤口都易引起流胶病。容易引起大樱桃流胶病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穿孔病等;害虫主要是蛀干虫。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或不足、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原因而导致的树体生理代谢失调,也会引起流胶病的发生。
2 防治方法
2.1 涂白防冻
秋季落叶后,应及时涂白防冻。用生石灰制作好石灰水后,一定要往石灰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2.2 避免伤口
田间管理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修剪时应对树冠内重叠枝、交叉枝及时剪除,防止摩擦造伤;尽量使用修剪梯,不要在树上作业,避免损伤树皮。
2.3 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避免在黏重土地建园;注意排涝,雨后、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和理化性状。
2.4 及时刮除痛部
对已经发生流胶的枝干要及时刮除,然后用石硫合剂涂抹伤口。
(据《陕西科技报》)
1 萌芽前追肥 也叫催芽肥,此次追肥北方枣区一般多在4月上旬进行,每株追施硝酸磷钾肥1.5千克,特别是秋季未施基肥的枣园,此次追肥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促进萌芽,而且对花芽分化、开花坐果都非常有利。枣树生长的前期,各器官对营养的争夺激烈,此时往往由于树体的贮藏营养不足而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乃至造成开花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受阻。因此,此次追肥不仅保证了枣树正常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2 花期追肥 枣树花芽为当年分化,多次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分化时间长,分化数量多。因此。枣开花数量多,开花时间长,消耗营养多,而往往由于营养不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期及时补充树体营养,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而且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花期追肥,多采用叶面喷施尿素的方法,这样吸收快,有利于营养的及时补充。
3 助果肥 枣第1次落果后,果实迅速生长,初期为细胞的分裂,主要表现为果实细胞数目的增加,后期细胞停止分裂,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但无论是果实细胞数目的增加或细胞体积的增大,都直接影响果实的大小或影响到产量的高低。营养充足可加速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如肥水不足,则影响果实的发育甚至落果。因此,幼果期追肥,不仅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而且也关系着果实品质的好坏。此次追肥以7月中旬为宜,除追施氮肥外,配合施入磷、钾肥,以满足枣果发育对磷钾元素的需求,提高果实品质。
4 后期追肥 8-9月份追肥对促进果实成熟前的增长、增加果实重量及树体营养的累积尤为重要,特别对于结果多的植株更不容忽视。后期追肥,不仅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对翌年的生长和结果也有良好的影响。后期追肥可喷施氮肥并配合一定数量的磷、钾肥。
5 秋施基肥采收之前施基肥最好,此时,叶片仍有较高的光合效能,阳光充足,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有机营养的积累,以满足翌年萌芽、花芽分化、开花坐果的需要。秋施基肥,应以圈肥、土粪等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施入一些速效肥。
(据《山东科技报》)
果树花叶病与黄叶病咋辨别
1 表现症状不同
(1)果树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树叶呈现各种类型的斑驳状。典型的病症是沿叶脉退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其中叶脉变色最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大型斑块占多数。(2)果树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内铁的缺乏而造成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其症状是先从果树新梢的顶端嫩叶开始变黄,越往枝节下端,老叶黄叶现象越轻。缺铁轻微时,叶片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缺铁严重时,叶片失绿加重,变成白色,并在失绿部分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变得焦枯,引起落叶。
2 发病机制不同
(1)果树花叶病的病毒存在于果树根、枝、花、叶、果实中,破坏果树内部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别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及核酸,从而影响植物组织内部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物组织出现病态。(2)果树黄叶病是由于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成不溶性三价铁沉淀,使果树组织内缺铁,从而影响叶绿索的形成,使叶片失绿。这时只要及时补充可溶性二价铁,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3 防治方法不同
(1)果树花叶病。生产上,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选用无病砧木和接穗繁殖苗木,及时挖除脚内病株,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2)果树黄叶病。注意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压碱抗旱,及时排涝,发芽前每株施硫酸亚铁100-150克;嫩叶期喷施0.3%-0.5%的硫酸藏铁溶液或氨基酸铁300倍液各1次,防治效果良好。
(据《山东科技报》)
大樱桃流胶病咋防治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大樱桃流胶病多从6月份开始发生,采果后随着雨季的到来病情加重,流胶程度与树势密切相关,树势越弱发病越重,病菌孢子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具有潜伏侵染特征。1年有2次发病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
l 发病原因
病虫害、冻害、日灼、机械损伤造成的病斑、伤口都易引起流胶病。容易引起大樱桃流胶病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穿孔病等;害虫主要是蛀干虫。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或不足、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原因而导致的树体生理代谢失调,也会引起流胶病的发生。
2 防治方法
2.1 涂白防冻
秋季落叶后,应及时涂白防冻。用生石灰制作好石灰水后,一定要往石灰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2.2 避免伤口
田间管理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修剪时应对树冠内重叠枝、交叉枝及时剪除,防止摩擦造伤;尽量使用修剪梯,不要在树上作业,避免损伤树皮。
2.3 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避免在黏重土地建园;注意排涝,雨后、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和理化性状。
2.4 及时刮除痛部
对已经发生流胶的枝干要及时刮除,然后用石硫合剂涂抹伤口。
(据《陕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