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广州市流动人口比重高,防范外来人口犯罪是维护治安的重要手段。亚运会的举办势必将对广州的流动人口犯罪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广州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和原因,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及广州市已有的管理制度,就广州市对外来人口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提出建议,以期为亚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预防犯罪 亚运会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182-02
一、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
(一)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人数众多的流动人口一直是广州市城市管理中的巨大挑战。目前广州在册登记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多,而在亚运会举办前夕其人数势必继续增长,给广州的治安带来巨大考验。总体而言,广州市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1.流动人口基数大,来源广。从流向看基本呈现邻近流动、农村流向城市、贫穷地区流向富裕地区的规律。2.流动人口暂住时间长且多租房居住。流动人口来广州以务工为主,因而在广州暂住时间长,且多数流动人口居住于出租屋里,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是廉价出租屋最密集的地方,成为低收入流动人口的首选之地,①一些地方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常住人口,导致局部治安复杂,属案件高发区。3.流动人口显现地缘性聚居的特性。流动人口多以地缘、血缘、乡缘为纽带生活,易产生更大的犯罪能量。据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落网前90%在出租屋内居住。②4.流动人口构成具有一定特性。广州流动人口的构成的特性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15—34岁,且文化程度较低;从行业分布来看,以从事制造业为主,一般的商业活动和其它第三产业也是主要从事行业。
(二)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情况
庞大的流动人口,使广州市社会治安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自1990年以来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比例逐年上升,且刑事大案、要案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危害城市的社会稳定。
流动人口成为广州市刑事犯罪特别是恶性刑事犯罪的主体,且犯罪比例呈上升态势。其次,违法犯罪人员文化程度低且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居多。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以19岁—35岁的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农民居多,他们缺少必要的谋生技能的,盲目流入城市,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再次,流动人口犯罪主要是以地缘性为纽带合伙作案。他们以原籍同乡为主的方式形成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如果不及时予以有力的打击,将会对亚运会期间的社会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第四,流动人口作案多为“两抢一盗”等财产型犯罪,盗窃、抢夺是发案较高,其他如卖淫嫖娼、贩毒、贩卖黄色物品等,也是主要的犯罪类型。最后,违法犯罪场所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人口流动较多的地方。老城区与农村地区交错地带形成的城郊结合部是犯罪的高发地区,而在流花地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也成为犯罪分子的聚集地。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分析
要研究和分析广州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并提出打击犯罪确保亚运会安全的对策,就要分析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原因,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城市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其文化水平及自身素质偏低,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而且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是非判断能力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法为何物,不会用法律的准则来衡量约束自己了,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如何维权,只能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走上了犯罪道路。
除了这些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因素也是造成流动人口犯罪的一大原因。第一,长期的城乡隔离使得城乡道德标准差异加大,外来人口的很多价值观念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价值观念的紊乱导致行为规范的失衡。第二,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难适应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也难适应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机制,进城的农民只能从事高危险、出苦力的工作以维持温饱,不少人为了生活走上犯罪道路。第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这是造成流动人口高犯罪率的原因之一。第四,流动人口工作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虽然着力于对流动人口的保护,但却难以执行到位。第五,社会歧视是外来人口犯罪的潜在诱因。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农民人口)在城市经常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这种歧视到了一定程度,势必会迫使他们实施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三、广州亚运会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关系
(一)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从现在起到2010年亚运会开幕,政府要完成符合申亚条件的44个训练场馆、44个比赛场馆、亚运村,以及满足各国官员、媒体记者、观众游客的服务设施,还有地铁、城市主干道,飞机场二期工程、港口等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的环境整治等。③这些投资与消费需求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就业与投资机遇,同时,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公共安全维护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将增加不少的就业岗位,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加大。从开始筹备亚运会到开幕前,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向广州,使得流动人口类型呈现多元化,但农民工占据主体位置。
(二)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亚运会筹备期间,流动人口犯罪的数量或将会呈现上升趋势。至2007年底广州市流动人口数量为466万,而目前究竟是多少,恐怕难以得到确切的数字。由于已进入亚运相关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会使广州流动人口数量大幅攀升。如前所述,流动人口的犯罪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消除。亚运筹备工作并未消除、动摇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因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流动人口犯罪数量的增加。
在亚运会筹备期间,将使环境改善、失业减少、收入增长、居住条件改善,但受益者主要是广州市民,这会使外来人口更深刻地感受到与市民的差别待遇。同时,亚运提供的机遇并非完全平等,很难惠及外来人口,因此外来人口的贫困感、受歧视感、不公平待遇感或会增强。
而到了亚运会举办期间,流动人口犯罪的数量会大幅下降。因为随着亚运场馆、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竣工,流动人口也会相对减少;其次,在亚运期间会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外来人口数量,同时也会有大量警力维护社会治安,加上大量志愿者和严密的监控设施,整个城市治安监控更加严格,减少了犯罪机会。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广州亚运会举办时可吸取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既符合亚运会举办宗旨又符合广州实情的防控方案。在控制和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确保奥运会安全方面,北京的做法主要是:1.在奥运会期间将数以万计的建筑业农民工劝返乡、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强制救助、限制低端行业入口来控制流动人口数量。2.制定流动人口犯罪预警保障机制。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犯罪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全面预测,合理控制、调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避免因流动人口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造成北京奥运安全隐患。同时派出大量的警力和志愿者一起保障奥运安全,有效打击犯罪。
结合目前广州流动人口犯罪和控制的情况及北京奥运会的经验,笔者认为流动人口犯罪防控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有效地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目前我们对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的一些制度缺乏现实可行性,政府应该更注重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为其维权提供途径。2008年实施的《广州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就注重通过对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来达到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目的。
其次,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要对城市建设发展中劳动力的需求做出宏观预测,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录用劳动力的监督力度。同时应建立流动人口救济及教育体系,及时引导流动人口就业。通过各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鼓励群众自治组织合法地利用乡规民约对流动人员进行管理和约束,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治安管理防范体系。
第三,引导人口理性流动。广东已成为了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但不是自然增长的结果,而是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使得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人口承受力已趋向饱和,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治安,有关部门应从城市的安全性和农民流动利益角度考虑,与劳动力输出大省加强横向联系,互通劳动力供求信息,使人口有序合理流动。同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外来人口的流动量,扩展外来人口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负荷能力。
第四,加强控制手段,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政府应在犯罪高发地带及犯罪高发时间配备更多警力,提高侦破刑事案件的比率,同时提高警务装备和技术的科技含量。除此以外,充分利用社区安全保卫力量协助维护社会治安。要逐步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业务信息库,完成全市人口信息、刑事犯罪情报资料、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系统、看守监管信息系统的组网和联网,将图像信息化进一步运用到打击和防范犯罪上,进一步广泛应用各类现场图像采集系统和无线、有线图像传输技术,把市区道路、地铁沿线、流花地区及广州市各大出入口、街面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扩充完善,以对付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④
最后,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宣传,增强他们的自控意识,使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的发生。同时, 政府应引导、教育城市居民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心理。社会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使他们很难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责任感,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十分不利。对此,市民应转变观念,事实上,外来人口既是一种经济因素,一种生产力,更是一个和本地人一样的公民群体。城市市民对外来人口应该宽容,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大家共同为广州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到来。
注释:
①章礼明.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1).
②黄石鼎.流动人员犯罪的特征分析与防控对策——以广州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08(4).
③http://sports.sina.com.cn/o/2004-06-29/1648967593.shtml.2004年06月29日.
④曾利平.浅析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预防犯罪 亚运会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182-02
一、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
(一)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人数众多的流动人口一直是广州市城市管理中的巨大挑战。目前广州在册登记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多,而在亚运会举办前夕其人数势必继续增长,给广州的治安带来巨大考验。总体而言,广州市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1.流动人口基数大,来源广。从流向看基本呈现邻近流动、农村流向城市、贫穷地区流向富裕地区的规律。2.流动人口暂住时间长且多租房居住。流动人口来广州以务工为主,因而在广州暂住时间长,且多数流动人口居住于出租屋里,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是廉价出租屋最密集的地方,成为低收入流动人口的首选之地,①一些地方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常住人口,导致局部治安复杂,属案件高发区。3.流动人口显现地缘性聚居的特性。流动人口多以地缘、血缘、乡缘为纽带生活,易产生更大的犯罪能量。据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落网前90%在出租屋内居住。②4.流动人口构成具有一定特性。广州流动人口的构成的特性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15—34岁,且文化程度较低;从行业分布来看,以从事制造业为主,一般的商业活动和其它第三产业也是主要从事行业。
(二)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情况
庞大的流动人口,使广州市社会治安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自1990年以来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比例逐年上升,且刑事大案、要案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危害城市的社会稳定。
流动人口成为广州市刑事犯罪特别是恶性刑事犯罪的主体,且犯罪比例呈上升态势。其次,违法犯罪人员文化程度低且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居多。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以19岁—35岁的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农民居多,他们缺少必要的谋生技能的,盲目流入城市,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再次,流动人口犯罪主要是以地缘性为纽带合伙作案。他们以原籍同乡为主的方式形成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如果不及时予以有力的打击,将会对亚运会期间的社会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第四,流动人口作案多为“两抢一盗”等财产型犯罪,盗窃、抢夺是发案较高,其他如卖淫嫖娼、贩毒、贩卖黄色物品等,也是主要的犯罪类型。最后,违法犯罪场所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人口流动较多的地方。老城区与农村地区交错地带形成的城郊结合部是犯罪的高发地区,而在流花地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也成为犯罪分子的聚集地。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分析
要研究和分析广州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并提出打击犯罪确保亚运会安全的对策,就要分析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原因,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城市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其文化水平及自身素质偏低,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而且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是非判断能力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法为何物,不会用法律的准则来衡量约束自己了,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如何维权,只能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走上了犯罪道路。
除了这些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因素也是造成流动人口犯罪的一大原因。第一,长期的城乡隔离使得城乡道德标准差异加大,外来人口的很多价值观念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价值观念的紊乱导致行为规范的失衡。第二,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难适应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也难适应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机制,进城的农民只能从事高危险、出苦力的工作以维持温饱,不少人为了生活走上犯罪道路。第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这是造成流动人口高犯罪率的原因之一。第四,流动人口工作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虽然着力于对流动人口的保护,但却难以执行到位。第五,社会歧视是外来人口犯罪的潜在诱因。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农民人口)在城市经常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这种歧视到了一定程度,势必会迫使他们实施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三、广州亚运会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关系
(一)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从现在起到2010年亚运会开幕,政府要完成符合申亚条件的44个训练场馆、44个比赛场馆、亚运村,以及满足各国官员、媒体记者、观众游客的服务设施,还有地铁、城市主干道,飞机场二期工程、港口等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的环境整治等。③这些投资与消费需求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就业与投资机遇,同时,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公共安全维护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将增加不少的就业岗位,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加大。从开始筹备亚运会到开幕前,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向广州,使得流动人口类型呈现多元化,但农民工占据主体位置。
(二)亚运会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亚运会筹备期间,流动人口犯罪的数量或将会呈现上升趋势。至2007年底广州市流动人口数量为466万,而目前究竟是多少,恐怕难以得到确切的数字。由于已进入亚运相关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会使广州流动人口数量大幅攀升。如前所述,流动人口的犯罪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消除。亚运筹备工作并未消除、动摇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因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流动人口犯罪数量的增加。
在亚运会筹备期间,将使环境改善、失业减少、收入增长、居住条件改善,但受益者主要是广州市民,这会使外来人口更深刻地感受到与市民的差别待遇。同时,亚运提供的机遇并非完全平等,很难惠及外来人口,因此外来人口的贫困感、受歧视感、不公平待遇感或会增强。
而到了亚运会举办期间,流动人口犯罪的数量会大幅下降。因为随着亚运场馆、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竣工,流动人口也会相对减少;其次,在亚运期间会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外来人口数量,同时也会有大量警力维护社会治安,加上大量志愿者和严密的监控设施,整个城市治安监控更加严格,减少了犯罪机会。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广州亚运会举办时可吸取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既符合亚运会举办宗旨又符合广州实情的防控方案。在控制和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确保奥运会安全方面,北京的做法主要是:1.在奥运会期间将数以万计的建筑业农民工劝返乡、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强制救助、限制低端行业入口来控制流动人口数量。2.制定流动人口犯罪预警保障机制。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犯罪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全面预测,合理控制、调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避免因流动人口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造成北京奥运安全隐患。同时派出大量的警力和志愿者一起保障奥运安全,有效打击犯罪。
结合目前广州流动人口犯罪和控制的情况及北京奥运会的经验,笔者认为流动人口犯罪防控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有效地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目前我们对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的一些制度缺乏现实可行性,政府应该更注重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为其维权提供途径。2008年实施的《广州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就注重通过对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来达到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目的。
其次,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要对城市建设发展中劳动力的需求做出宏观预测,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录用劳动力的监督力度。同时应建立流动人口救济及教育体系,及时引导流动人口就业。通过各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鼓励群众自治组织合法地利用乡规民约对流动人员进行管理和约束,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治安管理防范体系。
第三,引导人口理性流动。广东已成为了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但不是自然增长的结果,而是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使得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人口承受力已趋向饱和,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治安,有关部门应从城市的安全性和农民流动利益角度考虑,与劳动力输出大省加强横向联系,互通劳动力供求信息,使人口有序合理流动。同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外来人口的流动量,扩展外来人口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负荷能力。
第四,加强控制手段,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政府应在犯罪高发地带及犯罪高发时间配备更多警力,提高侦破刑事案件的比率,同时提高警务装备和技术的科技含量。除此以外,充分利用社区安全保卫力量协助维护社会治安。要逐步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业务信息库,完成全市人口信息、刑事犯罪情报资料、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系统、看守监管信息系统的组网和联网,将图像信息化进一步运用到打击和防范犯罪上,进一步广泛应用各类现场图像采集系统和无线、有线图像传输技术,把市区道路、地铁沿线、流花地区及广州市各大出入口、街面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扩充完善,以对付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④
最后,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宣传,增强他们的自控意识,使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的发生。同时, 政府应引导、教育城市居民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心理。社会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使他们很难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责任感,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十分不利。对此,市民应转变观念,事实上,外来人口既是一种经济因素,一种生产力,更是一个和本地人一样的公民群体。城市市民对外来人口应该宽容,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大家共同为广州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到来。
注释:
①章礼明.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1).
②黄石鼎.流动人员犯罪的特征分析与防控对策——以广州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08(4).
③http://sports.sina.com.cn/o/2004-06-29/1648967593.shtml.2004年06月29日.
④曾利平.浅析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