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是防控禽流感的关键措施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疾病已使全世界养禽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对家禽生产者来说,预防传染病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生物安全措施,包括消毒流程,已成为管理策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S83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2-0037-02
  生物安全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在饲养场的家禽和多种污染源之间建立起保护屏障。
  成熟发达的畜牧业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有现场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预防或最大限度减少常见传染病的入侵,这需要通过对动物健康进行细致的兽医学和实验室监测来加以支撑。因此,在任何成熟的畜牧业中,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某种新发疾病。例如,美国养禽业的疾病成本清楚地表明了毁灭性病原体对动物福利和畜牧业力求实现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回溯至1982年,据Houghton家禽研究所Peter M Biggs教授的报告,疾病的总经济成本(包括疫苗和废弃动物的成本)大约占总产值(Gross Value of Production,GVP)的20%,同时也大约是死亡所致损失成本的3倍。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在2007年进行了一项类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美国家禽业在2005年的GVP为282亿美元,疾病损失占到该值的8.2%。这两项研究均表明,假设有1 000美元死亡导致的损失,疾病所致的生产力低下将会额外导致2 000美元的损失。
  1 生物安全措施的目的
  生物安全措施是指预防致病性微生物传入禽群和在禽群中传播的一套流程,其目的是为了在养禽场的家禽和许多污染源之间创建起保护屏障。由于现代商业化生产中使用的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方式,以及该生产方式先天具有的疫病传播风险,因此,养禽业者需要每天践行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并每日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并将其作为养禽场最佳的管理规范,将减少传入传染病(如禽流感和外源性新城疫以及其他许多传染病)的可能性。
  对于养禽业者来说,疾病预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与单纯依赖于治疗相比,预防疾病发生可为家禽和养禽业者带来更大的利益。需要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预防的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真菌、寄生虫以及其他能将某种传染病传入禽群的任何致病因子。
  生物安全就是充分有效地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卫生措施来防止产生疾病导致的不良影响,可将其定义为一套管理措施,当遵循这些措施时,可减少致病因子传入养禽场或在其中传播的可能性。换句话讲,生物安全措施是养禽业疾病防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破坏性抗菌药物
  考虑到以上所述问题,畜牧业者应当更多关注消毒药物,即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抗菌药物。这些药物是任何卫生和消毒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丹麦公司Vitfoss生产提供了一种产品——Stalosan F,该产品是一种可持久抑制全世界养禽场常见病原体(如禽流感病毒)的粉末状消毒剂。禽流感是一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病毒病,可影响家禽和家禽产品的国际贸易,并会威胁全球家禽的健康。为了保护家禽健康和预防疾病传播,疾病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必须有效而精准。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感染野禽(如野鸭、海鸥和岸禽类动物等)和家禽(如鸡、火鸡、鸭和鹅等)的病毒。禽流感病毒可通过两组蛋白的组合情况来进行分类:血凝素(Haemagglitinin,H蛋白)有16种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蛋白)有9种亚型(N1~N9)。也可根据病毒对家禽的致病力将毒株分为两类:低致病性禽流感(Low-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LPAI)病毒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HPAI)病毒。
  LPAI病毒天然存在于野禽体内,并可传播给家禽。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病毒不会导致禽类出现感染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LPAI毒株对人类威胁很小。LPAI H5和H7毒株能突变为HPAI毒株,因此,应严密监控这些毒株的变化。对于鸡和火鸡,HPAI通常是致死性的。与LPAI相比,HPAI在禽类中传播速度更快,导致的死亡率也更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HPAI H5N1是快速传播的病毒类型。禽类HPAI(如H5N1等)的疫情报告可严重影响局部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和国际贸易。
  3 消毒是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
  最近进行的一些研究发现,Stalosan F能抑制两种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表1)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9(表2)。针对H9N9的杀灭试验重复进行了3次。试验结果表明,Stalosan F可在5 min内灭活99.80%以上的禽流感病毒。在不同时点上,在对照和消毒剂粉末的平均值之间进行的试验显示,应用本产品后,病毒滴度显著降低(P<0.01)。试验还证实,Stalosan F除对常见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外,能明显减少氨气形成,吸收过多水分,降低禽舍内的pH。因此,Stalosan F可通过最大限度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来获得较好的空气质量,从而改善禽群的总体生产性能。
  原题名:Biosecurity is key in avian influenza battle(英文)
  原作者:Ivan Gospodinov(丹麦Stalosan公司地区技术主管)
其他文献
描述了一种快速发展的超灵敏检测技术--单分子拉曼光谱,对其特点和可能的应用领域做了介绍.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4-0094-02  HSE的实施是一个体系的实施,它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否则所有的规定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当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决定建立HSE管理体系后,首先要从组织上给予落实和保证,通常要成立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建立HSE管理体系,成员来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这些成员将成为企业今后HSE管理体系运行的骨
评述核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大气环境科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和一些热点问题.包括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浓度分析,气溶胶单个颗粒物的超微量分析以及污染源的识别等.
本文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Y-ICRMS)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仪器特点.与其它类型质谱相比较,FT-ICRMS具有超高质谱分辨率、高质量测量准确度、回旋池内现场反
传统上肉鸡被认为是人类重要的瘦肉提供者。然而,近几年,鸡肉的脂肪含量有所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对肉鸡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体重进行的,而对其他一些重要的性状如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组成考虑欠少所致。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2-0032-03  在许多情况下,以增重为肉鸡选择的主要标准已经导致胴体脂肪含量过多,因为脂肪沉积的速度与增重速度是密切相关的。胴体
期刊
摘 要:为了发挥果林的综合经济效益,许多农户充分利用果林的立体空间,发展林下养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如今林地养鸡技术尚不成熟,没有充分发挥林地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着重从品种选择,疾病防治,科学的日常饲养及管理等技术入手,这样才能确保鸡群的健康发育,使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养鸡;林下;经济效益;疾病防治;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35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