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尊严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考入大学的那一年,父亲病逝;家,一下子便难以继续。素日里最喜读书的二妹,为了她和小妹的学业,很坚决地退了学出去打工。体弱多病的母亲,亦瞒了三个女儿,帮人洗衣挣钱养家。她终于一咬牙,在同系一个男孩子的猛烈攻势里,站住了脚,转身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这样的妥协,换来的,不仅是人前的风光,还有,一家人负担的减轻。那男孩子家出了名的富贵,替二妹和母亲找份清闲又舒适的工作,易如反掌。
  她本来打算让二妹继续读书的,没想到小丫头却是执拗,说什么也要为母亲分忧。她觉得惭愧,只有在这份勉强为之的爱上,多加一些砝码,以便使之牢固、再牢固一些。
  因为她与男孩子不在一个城市,所以放假的时候,便不再回自己的小城,改回男孩子的城市。住在异乡租来的房子里,总是让她觉得有种寄人篱下的落寞和孤单。可是看着母亲和二妹挣钱不必那么辛苦,小妹亦可以安心地读书,她的心里,还是会觉得自己的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没有人知道她的秘密,她不爱这个男孩,却会为了他,在人前做出千依百顺的乖巧模样。而且,将另一个其实自己深爱着的男孩的情感,批得体无完肤,直至那男孩再也不来“骚扰”。但却依然是小心,只因那富家男孩的父母,对她的家人,有种近乎冷漠的客气和不屑。尽管,他们会为了讨好自己的儿子,对什么都不吝惜。可是虚伪的热情,还是看得分明。为了这个家,她一低头,只当没看见。心,却在他们骄傲的视线里,微微地颤栗。
  她这样小心翼翼地全力维护着,还是时不时地有矛盾凸显出来。当然话都是故意讲给她听的。说她的二妹偷懒,又倚仗着她这个大姐的面子,对同事们蛮横。又说她母亲把自己女儿做了筹码,对老板提种种过分的要求。还说她实在是个厉害的女孩子,拿捏住男友的七寸,自由地为自己还有家人服务。
  这样伤人自尊的话,每每听到了,她都是微微一笑,便强行忘记了。事情的真假,她从不会去找母亲或是二妹来核实。她只是装作不经意地,在向她们“汇报”完她与男孩子的幸福进程后,提醒她们一句: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有些事,还是忍忍好。母亲和二妹,在电话那端,总是稍稍地沉默片刻,便找别的话题岔开了。
  后来有一次,男孩当着她母亲和二妹的面,习以为常地,朝温柔言语的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这样一个小小的動作,她已习惯。一旁的二妹,却是霍地站起来,说:你别以为,穷人的爱情,便是卑微,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和你们家里的人一样,是有不可侵犯的高贵的尊严的!养尊处优又被宠爱惯了的男孩子,几乎是惊骇,忿忿地摔门而去。欲踏出门去追的她,却被一向活得谨小慎微的母亲,给硬硬地拉住了。
  这才从几乎泣不成声的母亲口中,得知,为了她的这段爱情,其实母亲与二妹付出和忍受了的,远比她多得多。甚至为了她的幸福,她们连男孩子父母的挖苦与讽刺,都默默咽下了。是男孩子不耐烦的一个手势,让她们明白,她们用尊严换来的这份幸福,原是并不长远和牢固。她的17岁的二妹,才勇敢地站出来,将这层虚幻的面纱揭开了,护住她淡漠掉的尊严。
  又回到父亲病逝后的那段困境,可是她的心,却不像昔日,那么惶恐和无助,希望瞬间找到一个遮风蔽雨的港湾。因为,是母亲和二妹让她明白,爱与生命,惟有不失尊严,方能走得踏实,自如,且骄傲不羁……
其他文献
谢雅茗说要嫁给我的时候,大院里的梧桐树正簌簌地落着秋黄的叶子。大人们安坐在树下的木凳上,一遍又一遍地逗她,你真要嫁给这小子做老婆吗?你真想为他洗衣服做饭吗?  谢雅茗重重地点了点头,满目期待地看着我。大人们笑弯了腰,我故作镇定地继续挖着花盆里的泥沙。心里的小雨,却如同此刻的秋时之叶一般,任凭如何静默都无法阻止它的飘零。  那年,我十岁。而谢雅茗,却还只是个整日在学前班门口徘徊不定的孩子。我比她大整
\[作者简介\]  范慧慧(1981),女,浙江镇海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发展、社会信任。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方法和技巧,推进诸如研讨型课程、小组学习等的教与学模式。然而,面对中国高校生师比偏高、班级规模偏大等现实问题,不少教师在实践中遭遇困难,效果不佳。
旅途中的景致有二,一为风景,一为旅途中的女人。  女人都爱追求完美,这种意识是深深虬在骨子里、洇在血液里的,总抹不去。于是,旅途中的女人,便平添了很多细枝末节处的风流。  在临上车的那一刹那,她会忽而恍如一只惊弓之鸟,尔后颜面掠过一丝忧郁,若是有手空着,便开始下意识地在口袋和背包里探寻着、摸索着,生怕遗漏了什么宝物,倘若恁地硬生生落下一件物什,她原本如蜜桃的心会立马紧紧地沉下去,再沉下去,仿佛犯了
那时候她正不堪,父亲去世,事业受挫,婚姻破裂,人生的不幸赶着趟儿地朝她砸过来,她疲于应付,心力交瘁,整个世界在她眼里尽失颜色。每天晚上,一个人走向冰冷的家,她的腿沉得迈不动步,有好几次,她都想从楼梯上滚下来,她觉得自己真的撑不住了。  好在,她还年轻,人又长得一朵花似的漂亮而妩媚。离婚不久,就有单位的大姐要给她牵红线。她并不推辞,这也许是能缓解她的困境的最俗但也最实际的法子。她只有两个条件,一人要
他给她的第一印象,是毛手毛脚,做事大大咧咧,风风火火得有点让人生厌。  开学第一天,他到她的办公室报到。彼时,她已在那所学校教务主任的位置上稳稳地坐了两年,他是新调到学校的语文老师。  “嘡啷”一声脆响,是在他起身离开她办公室的时候响起的。伴随着那声响,她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那只漂亮的青花瓷瓶,在他风风火火的一转身间,从她的案头掉落。一地碎片,凌乱的几枝残荷,加上她的惊呼,屋子里顿时乱成一片。他慌
不是思想就是行动  用丰饶的笔旖旎写下  看到不一定存在意义  不记下则意义不存……    记得姥姥屋里的床头有一个小箩筐,里面有线板、顶针、剪刀等女红用品。线板是木板,一个连续的葫芦型,凹处缠线,凸起把各色线分开,顶端有一个小塞子,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放缝针;顶针是黄铜顶针;剪刀则是张小泉铁剪刀,只有3寸大小,磨得光光的。姥姥每次用它剪线头毛都会说,到底是张小泉的啊,线头一剪就掉,省得杠叽(反复
她想,她再也经不起桃酥的诱惑。  知晓那家桃酥店,是因邂逅那条小巷。还是漫着淡淡感伤的暮春时节,穿着那双暗绿花纹盘绕的红绣鞋,怀着满心怅惘,埋首低回之际,不经然间,她便邂逅了这条陌生的小巷。清雅,幽深,绵长,小巷像极了儿时的故园,也像极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事,缱绻,纷繁,迷离。如易安“误入藕花深处”一般,带着一点青春女子的粉色迷茫与小鹿般的跃然,她走进这小巷。  一路哀婉叹息的柳绿桃红,泣诉着今
一    一直都用了嬉笑怒骂的态度对待子寒,只是因为认为这辈子吃定了他。他从16岁便给我写情书,我10年的骄傲和矜持差点儿就成就了一名爱情诗人。  从重庆到深圳,他一路跟了来。衣食无着的日子里,他为我泡一碗康师傅牛肉面,而他自己吃的,是最便宜的少油无味的泡面,为的是第二天我仍然可以吃到康师傅牛肉面。  埋着头吃方便面,泪一点一滴流进面里,流进我的心里。那么多的情诗都没有俘获我,那一碗碗方便面却让我
男人回家时,女人正翻箱倒柜地找东西,男人便问女人,找什么?  女人爱理不理地没吭声。就像这沉闷的空气一样,他们的爱情出现了波折,不再有当初的风花雪月与浪漫缠绵,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无止地地争吵,吵的女儿索性住进学校不回家,男人一直想挽救这段婚姻,但女人不乐意,用女人的话讲:到头了,该分开了。  女人在找结婚证,因为想要结束婚姻关系,没这个红本本,法律上通不过,他们便不能劳燕纷飞,男人
看电影《朗读者》,汉娜从一个铁皮筒里倒出了一小截铅笔。三寸长?将将能握,探着脖子,逐行寻找她第一个认识的单词“The”,从此开始了她的识字生涯。一个不识字的女人拿起笔来,第一支笔从哪来?影片不用交代,总之有这样一截铅笔仿佛一直放在铁皮筒里等待着她。而它以前的经历、主人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惟有这支铅笔能肩负起这个重任。一个不识字的女人显然也不会放一支钢笔在那里,时间久了不用也不能拿起来就保持出水的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