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武凤霞的“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i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前,我与武老师并不熟悉,属于“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那种。但是读完武老师的这本《武凤霞讲语文》,渐渐地,我被她感染,我被她感动!
  真实:一朵野百合的春天
  在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眼中,武凤霞可能是一位令人仰视的名师。可是读了她在本书中所写的“我的语文人生”章节,却带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武凤霞。她成长的艰难与挣扎,似乎在经历着许多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遭遇。幼年的贫困,童年求学的艰辛,成年后在濮阳实验小学磕绊不断,甚至面临限期调离的尴尬境遇,让人难以与当下声名卓著的武凤霞等同起来。可以说,在成为一位名师之前,她没有特别的潜能,更没有特殊的机遇,她就是一朵生长在山间平平凡凡的野百合!她怀揣春天,渴望绽放,但是这个冬天却特别漫长,特别令人窒息!
  读到这里,我们也许都可以从当初的武凤霞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并觉得她就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邻家女孩,就是在我们教研组中一个不谙世事、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却频频搞砸的“愣头青”。与我们不同的是,虽然她是一株稚嫩的枝丫,却永远做着美丽的梦。她发现,从一条通衢大道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语文教学虽然路广却太难走,于是她选择了“走窄门”,从少先队工作入手,希冀走出困境。
  “就这样,我把自己浸润在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欢乐一起舞蹈。我们说悄悄话,我们野炊,我们走向社会调查实践,我们手拉手挑战性别,我们和游戏厅再见,我们把爱心献给有困难的朋友。就这样,《劳动最有滋味》《做真正的男子汉》《悄悄对你说》《我与濮阳》《和电子游戏厅再见》等主题活动在我和同学们共同的努力下诞生了。就这样,当大家还不敢把自己的文章示众的时候,我已经把一个个活动写下来,把一篇篇文章投出去,在写作、投稿的过程中,一本本杂志的样稿寄到学校。”
  “随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出色完成和一次次抽考分数的公布,我开始一点点走进领导和老师们的视野,在工作的第四个年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少先队优秀辅导员。”
  随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成功,她渐渐站稳了脚跟,心中那个“要上课,要上精彩课”的梦想又情不自禁地重新燃烧起来,她卧薪尝胆,细细琢磨活跃在当时小语教坛的名家课堂,苦背唐诗宋词等经典著作,为自己的腾飞蓄积力量。第一次获得送教下乡的机会时,她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教案几易其稿,竟然用去了整整一本备课笔记本;为了磨炼自己的教艺,她每天将自己的课堂向同年级组教师开放,这种众目睽睽的课堂生活,竟然长达一年!“默默地努力,悄悄地前行,不为别的,只为明天不再在语文教学中沉默”,正如武凤霞自己所期盼的那样,她终于迎来了语文教学的春天,一次次卓尔不群的特等奖,一次次反响强烈的高层次教学观摩,使她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最终成为一名拥有各种光环的名师。
  纵观武凤霞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她不只是一个焕发光芒的成功者,她更是一个真实寻常的人。她的成功之路,可以在每个教师身上得以复制:只要你怀揣梦想,只要你具有不服输的性格,只要你学会了坚持,所有和她一样的“野百合”都会迎来春天。所以说,武凤霞的成功不只是个案,其实更具有草根价值和普遍意义。
  真诚:一滴水折射大海
  行走在《武凤霞讲语文》的字里行间,你看不到教育专著中的晦涩字眼,你读不到“为赋新词”的牵强,你听不到不接地气的高调,带给你的只有“真诚”,一个大姐姐的真诚,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真诚,一个教育名家的真诚。
  她会告诉你如何让语文课“迷人”——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课堂就不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教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设计,使每节语文课都像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磁场,让学生得到有效吸引。”
  她会告诉你“课堂讲解”的技巧——
  “讲解,就是这样在大家一片声讨的时候,悄悄来到我的眼前的,没有粉饰,没有预约;讲解的问题不在讲解的本身,其衡量标准不应该是讲了多少,而是该不该讲,讲什么,怎样讲才适度;讲解的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顿悟,是通过讲解为学生装上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将学生带向远方。”
  她会告诉你富有“语文味”的课怎样上——
  “‘语文味’源自文本,但发散于教师。教师丰富的语言对学生是一种滋养,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是一种召唤,洋溢智慧的妙语更是对学生心智的启迪。有了这些打底,再简单的语文课,再简洁的设计也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也能悄悄润泽着教室中的每一个心灵。”
  她会告诉你公开课怎么“磨”——
  “让‘智囊团’离开课堂,在课堂上,师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的,学习效果是好的,我们怎么上都有理由,都是正确的;为自己创造自信,用‘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成功’这些心理暗示让自己有信心‘傲视群雄’;关注课前谈话,从文本特点、学生实际出发,放松心情,活跃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思考的场域,使他们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准备N种方案,顺应学生的思维,灵活安排教学环节,面对课堂才会‘临危不惧’,遇到问题才会‘镇定从容’。”
  ……
  这一点一滴,让武凤霞的“真诚”跃然纸上,你觉得她绝不是在居高临下地进行“上帝布道”和“长辈告诫”,而是邻家大姐正在与你促膝谈心,和蔼可亲,意味深长。这与当下的一些沉浸在“空中舞蹈”中的名师相比,武凤霞老师的一言一行,更多了一些“根”的地气,让人在行动层面可操作,在精神层面可生长。
  这一点一滴,更可以折射出武凤霞心灵世界的敞亮。当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一个理念交错、挣扎、厮打的变革时期,“山头门派”众多,即使一些已经成为小语教育界共识的“公共话语”,在一些专家和名师的报告和课堂中也变得闪烁其词、摇摆不定。而武凤霞老师以一个河南人的直爽和执着,不断挑战教材和教学中的“禁区”和“误区”,在旗帜鲜明地表达着、演绎着,站在人性的立场上消解着、建构着,这就是真诚的勇气,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真挚:为了生命应有的高贵
  许多人认识武凤霞可能是从《检阅》一课开始,很多人欣赏武凤霞也是从《检阅》一课开始。也许这节课就是她“生命语文”最强有力的注解,也许这节课就是她走出“人为语文”,走向“为人的语文”行动的一个最真挚的样本。
  呼唤文本场景中儿童最真实的声音,倾听课堂现实中儿童最真诚的声音,成了武凤霞老师《检阅》教学中最强烈的意义选择。“接受检阅,有没有征求残疾的博莱克的意见?”“队长为什么要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如果你是博莱克,你选择参加不参加?”这样的柔软而敏锐的教学追问,可能与传统意识形态中坚硬而僵化的主流话语有些相悖,但是“对教学内容多了一份人道视角的审视,把尊重每个生命的权利渗透在自己的教学细节中,就是使每个生命获得应有的高贵”。这样的追问,看似不经意,甚至对文本有失“尊重”,但是它将文本的教学价值、教育价值提升到一个关乎生命思考的平台,不能不说这份善良、这份仁爱、这份虔诚,是武凤霞对人、特别是对儿童的一份执着而真挚的人性情怀。
  像这样的教例在本书中不是唯一,《船长》一文的教学与之堪称“姊妹篇”:
  “这是一篇100多年前的小说,100多年过去了,今天读来依然让我们感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英雄。下面看看10年前发生在我国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吧!”
  “又一个20分钟,和‘诺曼底’号上能够救援的时间几乎一致,‘诺曼底’号遇难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而这场燃烧了20分钟的大火的结果呢?”
  “死亡325人,其中教师和学生324人!近百名孩子被踩死或挤死!同学们,我想知道,如果这场大火有‘船长’在,我们听到的可能是怎样的喊声?”
  这样的互文设计,这样的教学延伸,如果没有生命的真挚观照,如果没有悲悯的人文情怀,儿童对于“英雄”的理解就会陷入庸常而冷漠的知识视野,教学就会成为一种与他们心灵体验没有任何相交的认知接受过程。
  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儿童,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的具体阐释,譬如《透视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学》,譬如《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譬如《一次听课引发的思考》,譬如《老师,请你等等,再等等》……这些文字充满着温度,洋溢着柔润,饱含着武凤霞老师对儿童、对生命、对语文、对教育、对同行的拳拳之心,挚挚之情。京剧行当里有一句老话:“不疯魔,不成活。”我觉得在武凤霞的教育生命中就有这样的境界。
  “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头活水,“真” 是一名教师实现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的理想途径,“真”是让教育成为每一个鲜活生命精神家园的逻辑前提。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教师,不妨读读《武凤霞讲语文》这本书。在书中,你会交上一位真实的朋友,她会将你的梦想带向远方;在书中,你会获得一份真诚的教益,无论身处何地,心头总会激起一股顽强生长的力量;在书中,你会触摸到一颗真挚的心灵,它会陪伴你走上一段尊严而高贵的教育征程。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说对这首《清平乐·村居》一见钟情,并不恰当。初读这首词,我并没有多少感觉,更谈不上喜欢,只是读到后来,读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觉得甚是可爱,妙趣顿生,便喜欢上了这首词,看到了另一个稼轩先生。由此,有了三读《清平乐·村居》。  一、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我常自诩是个痴人,痴痴地听音乐,痴痴地看图画,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  我一读《清平乐·村居》,头脑便是这等简单。由“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搭石》是一篇散文,再现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文笔清新,意境优美。这种美,是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很难找到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急需的精神养料。我感动着,思考着,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着。  一教:“一朝悟罢正法眼”,扎实语文之根  在急于把精神养料浇灌在学生心田的激情驱使下,有了我如下的第一次试教思路:  1.感知,认识搭石是一种渡水工具。  2.感悟,欣赏搭石是一道风景。相机感悟一幅幅生
今天听一位二年级语文教师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在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课堂上这位年轻教师非常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既通过图片观察森林景色的美好,引导学生运用“森林里的
引言:成长轨迹,思想坐标  “每颗星都有固定的意向轨迹,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坐标。教师的成长轨迹,应行进在自己的教学思想坐标中。”  ——林春曹  我出生在祖国江山一片红的20世纪70年代初。记忆中的童年时光,就是乡村的田野、池塘、草垛、伙伴,从早到晚,自由自在,田野里打滚,池塘边垂钓,草垛上攀爬,伙伴间嬉戏。也不知从哪天起,我这个村野小顽童倏忽间一下“开窍”了,读书作文慢慢成了我的所爱,小学、初
一、融入文本,奠定思想基调  1.细读课文,品味文字  《月亮湾》是一篇写景散文,描写有序、详略得当、用词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又不乏生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水秀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田园风光。  文章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我捧书反复朗读直到对文章的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对书中的景物有所理解后才罢手。接着我闭眼冥想,让书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复现,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那么,我
【评价指标】  一、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1.能发现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2.能通过表演、分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  二、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1.能通过游戏表演创作拟人体童话故事。  2.能编写一个拟人体童话,并尝试写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内容介绍:“创作拟人体童话,尝试写好人物的对话”是三年级的一次训练主题,本单元选择的典型例文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本
一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从富阳永兴学校二(1)班教室门口路过,里面传出低回婉转、悠扬清丽的歌唱般的声音,他以为是音乐老师在教唱歌。陪同他参观的老师告诉他,这是陈琴老师在教学生吟诵古诗。客人不禁驻足聆听,不觉陶醉其中。  这位陈琴,就是闻名遐迩的“素读”的倡导者。  陈者,久也。她的琴里储存着祖国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她的琴弦弹拨出的
朱永新  苏州大学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以阅读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教育是文化创新、文明演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因,教育改革可以成为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导向性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当一个边远地区的农村孩子能读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图书时,其实他们就已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短期內要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师资水平有一定难度,但让优秀的图书进入农村应该说容易得多。  要提升农村学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学科普遍存在作业量偏大、作业形式单一、自主选择性小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借鉴美国中小学的TIPS(交互式家庭作业)的有关做法,来研究我国小学语文的作业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量低效,现状堪忧  为了探求真正适合我们小学生的体验式作
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游”即是玩,而玩与学是截然对立的。  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已妇孺皆知,按理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但我们往往推崇前者远胜于后者,还认定后者是无关紧要甚至是无用的。可如果说学习是一种获得与创造,其实那些被误解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反而往往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古人讲求“知行结合”似乎远胜于当代,其实质就是体验式学习的古代样本。  三年级上册课文《孔子拜师》讲述了孔子年轻时候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