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变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我们老师备课备得如何精彩,讲得如何出神入化,学生对此的反应总是不理不睬,一节课下来,教师的感觉一个字“累”,学生感觉是也是“受累”。长此以往,教师教学积极性大受打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不起来,那么教学成绩就可想而知啦。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角色变换。在课堂教学中变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活跃起来。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角色变换呢?
  一、让导入变得有趣,激发角色变换
  一个好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很大兴趣。学生对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我就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精心设计课文的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时,在导入课文时,我设计几道问题: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在课堂中互相讨论提出的问题,纷纷主动起来。学生由以前的单一地听老师的讲授,变成了自己主动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充分地激发出了,积极性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降低教学的难度,获取角色变换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教无类”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对能力一般学生,只要求读懂简单的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大致意思就可以。对能力好一点学生,我便要求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子的意思,有一定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正是这样对不同的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尽自己能力去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变换角色的机会。同样在学习《山雨》课文时我要求学生:雨后的叮咚声给山林留下余韵,而你们的朗读在老师的心中也留下了余韵。如果你就是这图画中的一个孩子,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做些什么?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就会因能力不同产生不同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浓厚。学习的动机也发生变化,由以前“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了。
  三、課堂练习的精讲,实施角色变换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是教师重复的讲授知识,重复知识的讲就会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在课堂训练时,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的活动中,我放手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问题,最后由自己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精讲时只传授学生理解练习之方法,不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学生们理解难懂的字词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让学生去反复读,让学生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遇到问题时我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自读,自疑,遇到较难的问题先让他们互相讨论,分成若果小组的形式,到最后再做适当点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派出代表把本组写得精彩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来点评黑板上同学所展示的答案。这个过程是学生是全程、全员参与的并且是相当积极、十分热烈的,特别是学生点评各组在黑板上展示的答案这个环节,同学都会大胆提出非本组同学答案的对与错,甚至有时候还会争论到不能罢休的地步。最后由教师来精讲分析,做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一来,角色的变换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奇妙的意境,升华角色的变换
  适当地给学生创设奇妙意境,为学生提供充分阅读的背景,朗读教学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我每节课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通过录音范读、学生的听读、分角色赏读、默读等环节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此来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充分挖掘作品、作者、学生中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意境,才能让学生在朗读活动中入情入境,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意图,读出文章的感情。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沉默的听众,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重视朗读教学,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层次,让学生在课文的朗读中真正忙起来,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角色变换,明确每一次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包括课堂上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引导学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话,听懂他们说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指导学生读、写,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都要落实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因此语言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从低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
【摘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是沟通学生与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高效学习。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让阳光洒满学生的心扉。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教育实质上包含教和育
作为一名从教四年的科学老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更好地上好一节科学课,让科学课堂与其他课堂不一样,让学生更喜欢科学课、上课有更多收获。自2017学年起一年级新开设科学课,因为大家只接触过三年级以上的课堂,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上好一年级的科学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东西成为讨论焦点。经过两学年的摸索,我认为,小学一年级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基础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激发学生自身巨大潜能,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教学活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一线数学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话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核心素养下的有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确保教学有效进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在环境破坏越来越严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相当于学校的神经中枢,所以校长的价值取向、领导能力、思想品格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新时代下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校长;领导力  教育界中流行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学校有一个好校长,那就意
【摘要】本文从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必要性角度出发,有效阐述德育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道德品质的作用,论述了德育对教育事业改革和小学生成长需求的作用,叙述了小学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时效性途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师;德育教育;道德观念  一、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必要性分析  1.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在新时期环境
【摘要】“减负增效”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国家课程标准大力倡导高质量、轻负担的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减负增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减负增效关键要立足课堂,可以从创新教法,启发思维;大胆展示,愉快学习;因材施教,培养兴趣;题海捞针,精讲精练;转变观念,提高素养等五个方面来着手抓好课堂教学,这样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课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发展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微课”的产生以及应用提供了条件,语文课堂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单一的局限性,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许多优点,但是根据笔者所调查和了解,多数学生的讨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合作学习还是一个伪命题。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研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和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中,对如何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有深刻的认识,这一形式的教学运用得好会让所有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