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记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书应该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人们内心真实的一面。《下乡养儿》就是这样一本书。
  从书名就能猜到,这是教育类图书,可看了内容,它又显得很不一样:其它教育类图书,大都是成功经验的分享,老师或者家长讲述如何把孩子送到清华北大哈佛耶鲁,如何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学霸”。《下乡养儿》中的孩子与父母,却是恐惧上学的问题孩子和坦承失败的父母。
  作者冯丽丽的家在北京东大桥,那里称得上是一处时尚繁华之地。在这种环境出生的女儿天天却没有都市孩子的大方、独立,从小的问题便是怕这怕那,到幼儿园怕规矩多,怕老师批评,怕被小朋友嘲笑。幼儿园换了一所又一所,越换离家越远,价格越贵,天天害怕上学的情绪却反而变本加厉。小学一年级只上了十几天,她便打死也不肯去学校了。冯丽丽和丈夫戎先生只好给她办了退学手续,并各自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当兼职校对,以求能多在家陪孩子。
  退学回家后,天天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还渐渐有了新的害怕的东西——噩梦,以致晚上不敢睡觉。一家三口很长一段时间都过着夜里“过家家”、白天睡觉的日子。做父母的焦虑万分又毫无办法。
  后来,在一位姓乔的老师建议下,冯丽丽和戎先生决定带着天天去乡下住——那里可以养动物、种菜,让孩子找到很多事情做。2009年3月,戎先生开着自家的电瓶小三轮,带着妻子和9岁的女儿去了京郊一个叫吴各庄的小村子。
  冯丽丽笔下的田园风光清丽动人:“出了院门,门口有一小块田长着韭菜,西边有一面墙,墙上有一个小门,打开小门出去,哇,是田野!”“杨树林地上开了一层野花,有紫色的,有黄色的,一大片一大片,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乡居生活开始后,住在附近的乔老师几乎每天都来看望这一家三口,还慢慢地引导天天和她一起做饭,培养天天自己买东西、喂兔子、放羊、读书认字。虽然乡下生活充满了纠结、困难和波折,但这弱小的一家渐渐挺了过来。
  这本书是个案,其中折射的教育问题却属于一代人。书中对天天帮助很大的乔老师,曾有一个得意门生因为一件小事得了精神分裂,进了精神病院。乔老师很心痛,但更多的是不解,她考了教育研究生,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上完研还是不懂,就去当幼儿园老师,想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观察。书中,乔老师的结论是:“最终,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很脆弱。”正因如此,乔老师才从培养天天买菜做饭、训狗放羊入手,让弱小的孩子心理先强大了,再谈其它。
  《下乡养儿》曾在《读库》上连载,当时便引来了很多争议。有人说天天的问题首先是父母惯出来的,对孩子不能那么宠溺;也有人说下乡只是一种逃避。的确,看书中冯丽丽和戎先生这对父母,对孩子除了讲道理就是任其发展;房东家孩子打骂天天,戎先生温柔地去劝说,冯丽丽也只是把天天领到里屋,关上门——下乡生活中经历蜕变的不只是天天,也是他们。
  在乡下住了半年后,天天上了一个村里的私塾,2013年,转到城里的一个正式学校,一家三口又搬回城市。
  其实,下乡,养儿,都是外在的“壳”而已,读者可以没下过乡,没养过儿,但并不妨碍被一段别人的人生历程所打动:成长的酸甜苦辣人人皆有,在某一个点上回头看,肯定有所感触体悟。其实谁的人生没有问题呢,有一颗善良的心加一点生活的智慧,也许就够了吧。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一改过去近代文学研究只注重几本谴责小说和爱国诗人的老路子,展示了我国近代文学的多面性、丰富性。例如在诗歌部分不仅评介了人们所熟知的爱国诗人,而且对于一般近代文学研究著作中很少涉及的宋诗运动,以及其代表作者如何绍基、郑珍和同光派晚期代表陈三立都设有专节,予以评介。一代怪杰王运诗学六朝,生前声名卓著。三十年代钱基博先生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以他开篇。但以后的文学史连他的名字都很少提到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没过好这个圣诞节。支气管炎引起的并发症,让他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卫理公会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2012年12月23日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  “老布什病重”的消息,受到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有些媒体已经开始刊登老布什的生平回顾。12月28日,老布什的助理吉恩·贝克说,老人尚无大碍,请大家“把竖琴放回壁橱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还没死,别吹吹打打地咒人”。  老布什这次病得不轻  美国
近来,理论界对政治权威又展开了讨论,从中既有新的学术创见,也有老的论题复述,但不管如何,政治权威确实是政治学中的诱人的旨题。不过,假如谁问政治权威的萌芽形态怎样?政治权威的渊薮状态如何?恐怕极少有人能完整地解答。对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历史的考察。  有一位学者,一位美籍华人学者,他有资格,并且有份量地阐述这个学术难题,那就是张光直先生和他的《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每个“国”,都是
几家文化单位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现代艺术展”的广告牌上,不免令人感动。由它们出面主办现代艺术展,或许会给展览增添几分学术气息。  展览组织人可谓用心良苦,但参展的艺术家们似乎并不“学术”。  一位艺术家端来一盆鸡蛋,然后蹲下来,一本正经开始孵化,身上写道:“孵蛋期间,拒绝理论。”对理论尚如此反感,何学术之有哉?  “厦门达达”人称晚来风急,其代表作品是一堆纸浆,题为《和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作者
“终于等到你!”在海南省副省长谭力被查的消息传出后,一位网友如此评论道。7月8日下午4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谭力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冀文林之后海南今年落马的第二位副省长,也是今年落马的第十五位省部级官员。  谭力以前在四川任职多年。2008年,他任绵阳市委书记时,因在汶川地震期间一脸笑容,被网友讥讽为“谭笑笑”。此后,他的口碑不断恶化,网上也时有举报他的材料。这次,谭力没能笑到最
郑朝宗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散文高手。只可惜由于世事乖违,郑先生数十载壮年岁月竟不得不辍笔封砚,被迫缄默。幸好这几年世道终于变了,郑先生又能够尽兴挥翰,而且那支历尽劫难的笔愈加老到,愈加劲健而飞动了。最近,厦门大学出版社又选辑郑先生一九八二年以来的散文佳作,结为《海滨感旧集》出版。  《海滨感旧集》大略分为五辑:或记存殁人物,或为序跋书评,或谈学问,发议论,纪游历。这五辑之间当然不是截
春风又绿江南岸。3月7日,青少年科学锻炼素养实验项目在江苏省无锡市启动,基地落户广丰中学,一种以生理、运动、精神三大指标为内容的新型检测评估体系将取代以往的单一评估标准,通过开展科学锻炼实现对全面健康的追求。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多种因素累加影响下,体质差、易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等现象在如今的青少年学生中屡见不鲜,青少年健康形势严峻的报道屡见报端。如何积极改换思路,迎难而上,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北京繁华的东四一带,隐着一个青砖平房的大院子——史家胡同56号,两扇朱漆大门,连顶门洞,坐南朝北。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建院。从那时起,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开始上演一出出经典的话剧。60年匆匆而过,一甲子一轮回,北京人艺这风风雨雨的60年,本身也是一出大戏。如果说这出戏的上半场是老一辈的探索,那么下半场则是年轻一代的守望。2012年4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
一  咿呀一声,桐木大门被撞开,我风滚草般窜进院子。咦,好多人,堂屋里几位女客,像在戏台上一样端坐着,笑容满面,眉眼生动。瞧这位,俊俏俏脸上红晕水银一样晃动,颤微微如同荷叶上露珠,羞涩地扯扯衣角,低眉顺眼,看眉目好生熟悉,好像在哪见过。  娘喊我过去,扯扯我的衣领子,让我喊姨和姐,说这是俺家二小子。塞了把大白兔奶糖让我出去疯,我扭头看,哥脸上表情煞是梦幻,似笑非笑,隐隐约约,蒙娜丽莎似的,印堂发亮
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历史”标准是“美学—历史”这一“最高标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哪怕是偶然性的事件也会有其前因后果,都能在时间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文学事件的产生、发展,同样也有它的复杂的原因与后果,这些事件必须置于文学史的长河中才能得以正确地解释和评价。但是,自从量子力学提出“测不准原理”之后,因果律受到了挑战。然而,任何科学原理,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测不准原理”在特定的微观领域内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