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的“诗之精者为律”论——兼论宋代古诗与近体诗之争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代古诗与近体诗之争空前激烈的诗学背景下,方回提出"诗之精者为律"的诗学主张。这是方回诗学的核心之一,他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平等地将律诗纳入诗统体系;强调律诗与古诗在本质功用上的相通;力证律诗之难做难精;借"律诗之祖"说推尊律体。其诗学意义在于:旨在针砭时弊,且相较于复古论者更为直接有效;借助古诗来提高律诗的地位,方式颇为巧妙;坚持"时势相因"的诗史观,诗学观念颇为通达。
其他文献
从试验和理论角度对床面冲刷形成粗化层问题作了研究。基于冲刷粗化试验资料并结合非均匀沙分级起动公式确定了粗化层形成和完全破坏的临界水力条件。文中建立了以非均匀沙分
中共党史研究者理论思维的进步推动了党史学理论的阶段性发展。1924—1940年间,中共党史学理论处于肇始阶段,相关的理论性认识开始出现,但散见于各类党史著述中。1941年以后,
周恩来临危受命领导山西抗战,他折中樽俎,纵横捭阖,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排除来自右的和"左"的两方面干扰,为中国力量的凝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受的误解应予辨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