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非农药防控农作物害虫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使用农药,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有约90%的农药残留在环境中,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大量未被利用的农药,经过降雨、农田渗滤和水田排水等,对地下、地表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最后流入水体,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以来,农业科学工作者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出发,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上,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已逐步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且得到广泛应用的非农药治虫、控害新技术,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防虫网覆盖技术
  防虫网是以优质聚乙烯为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纱,具有抗拉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无毒、无味等优点,其防虫原理是人工构建隔离屏障,将害虫拒于网外,达到防虫控害的目的。另外,防虫网的反射、折射光对害虫还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在夏秋季农作物害虫旺发阶段,应用防虫网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隔离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猿叶甲、蚜虫等多种农作物害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防虫网覆盖前需清理田间杂草,清除枯枝残叶,在播种或移栽前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整个生长期要将防虫网四周压实封严,防止害虫潜入产卵,繁殖为害。在大棚及小拱棚栽种农作物的还要注意菜叶不要紧贴防虫网,以免网外害虫取食后产卵于叶片上。同时,还必须随时检查清除害虫在网上产的卵,以免其孵化后潜入网内为害。覆盖方式可采用顶部为大棚防雨膜,四周用防虫网,防虫网以选用22目左右的银灰色防虫网为宜。防虫网还具有遮阳网的优点,夏季可以降低地温2~4℃,降低气温3~5℃,有利于叶菜生长,并能防止暴雨的冲刷,规避了夏秋季节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灯光诱杀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白炽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灯光进行诱杀的方法,至今已有较长的历史,在农药缺乏的年代,曾为防控害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使用证明,它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农业技术,操作很简便,不仅能有效地杀死害虫,显著降低田间虫卵量和虫口基数,减少农药使用量,节本增效,而且可以避免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也不会引起人畜中毒。诱捕到的害虫因没有受农药污染,可作为养殖鱼类的优质天然饲料。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诸如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的灯光诱杀技术应运而生。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有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袋,以达到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害虫基数之目的。实验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多种农作物害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诱杀到的农作物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猿叶甲、黄曲条跳甲、象甲、金龟子、飞虱等,但对天敌(如草岭、瓢虫、隐翅虫、寄生蜂等)也有一定的杀伤力,不过杀伤力显著低于高压汞灯、黑光灯,不会对天敌群落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佳多PS一Ⅱ型普通灯,一般每60亩菜田设置1盏杀虫灯,将灯吊挂在固定物体上,灯具应高于农作物,以距地面1.3~1.5米为宜。
  三、色胶板诱杀技术
  即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胶板诱虫,如从作物苗期和定植开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发展;如在害虫可能暴发的时间持续不间断地使用,能及时监测田间害虫数量变动。色胶板作为一种非化学防治措施,能诱杀大量成虫,可避免和减少使用杀虫剂,对环境安全,并有利于害虫的天敌生长。目前,广泛应用的有黄色粘胶板和蓝色粘胶板。使用方法是将黄板或蓝板涂上机油(或凡士林等),置于高出植株30厘米处。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烟蓟马(葱蓟马、棉蓟马)等“四小害虫”,蓝板诱集瓜蓟马。据研究,同样面积的粘胶板,将其做成长条状,诱虫效果比方形更好。
  四、糖醋毒液诱蛾技术
  即利用害虫的趋化性,配制适合某些害虫口味的有毒诱液,诱杀害虫。当前应用较广的为糖醋毒液,通常的配制方法是将比例为3∶4∶1∶2的糖、醋、酒、水原料混合,加入液量5%的90%晶体敌百虫。使用方法是把盛有毒液的钵放在菜地里相对位置比较高处,每亩放糖醋液钵3只,白天盖好,晚上打开,主要诱杀小地老虎等。另外,还有利用指示植物诱虫产卵进行人工灭杀的方法,如芋艿是一代斜纹夜蛾最喜欢产卵的作物,通过有目的地种植芋艿可诱集斜纹夜蛾产卵,然后采用人工方法摘除、灭杀卵块或幼虫群,从而达到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目的。此外,还有应用银灰色反光膜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发生和传播等。
  五、性信息素诱杀技术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是通过用性诱剂调节昆虫行为,定向诱杀害虫,具有防治对象专一,保护天敌,对人类无害的优点,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省防治成本。目前大面积开始推广应用的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3种性诱剂。各地应用表明,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害虫的种群动态、蛾量监测和种群数量控制成效显著,可减少田间施药次数。在田间设置大量的性诱剂诱杀田间雄蛾,能导致田间雌雄蛾比例严重失调,减少雌雄间的交配概率,减少田间落卵量,使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田间开放环境下使用昆虫性信息素,虽然雄蛾密度降低了,但由于外来雄蛾不断飞入,故其为害不能完全控制,所以后续的其他辅助措施不可忽视。
  六、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病毒治虫等方法。以虫治虫是利用寄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或捕食性螨类)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寄生性昆虫常见的有瓢虫、草蛉等。生产上还可以通过人工饲养这些天敌昆虫和螨类、蜂蛛等,在适当时间释放来防治。如人工繁殖和释放赤眼峰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瓜绢螟等害虫;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释放寄维蜂防治粉虱;用捕食螨防治叶螨;用食蚜蚊防治蚜虫和用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蚁等。以菌治虫是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或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在农作物上应用最广泛的有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8401和青虫菌6号,每亩用100~150毫升对水50千克,对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棉铃虫、豆荚螟等多种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效果,也可灌根防治韭蛆。此外还有以病毒治虫,目前已经应用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如茶尺蠖NPV)、颗粒体病毒(如茶小卷叶蛾GV)等,它具有持效期长、有效剂量低、对环境安全等优点。但是,病毒对害虫的专一性强,见效缓慢,对紫外线十分敏感,在阳光直射下会丧失活力,因此必须在阴天使用。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农作物病虫害非农药防控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在生产上应用的例子还有:使用植物抗逆诱导剂,激醒抗逆基因,恢复植物的野生抗逆性状;应用转基因技术,加快培养有定向目标的抗性植物等。但是,非农药防控农作物害虫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在应用中往往一项措施达不到彻底杀灭目标害虫的目的,需要其他措施加以配合、相互补充。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 邮编:413046]
其他文献
根据《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认证管理办法》(农农发[2002]10号)的有关规定,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认证工作。经审核,批准安徽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
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
对洱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现状及流转用途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做好洱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措施与常规性护理措施在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
<正>观云测天,拥抱变化,以变应变,去驾驭不确定性,用前瞻性的视野去创心、创新、创造、创优。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总要经历各种变化。凡能赚到钱的地方,万马奔腾马蹄疾
随着国际上对学习汉语的需求持续升温,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中国书法纳入对外汉语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汉语教学,也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加强中西方文化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己进入了多元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人的差异发展是现代社会分工的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