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潍莱高速公路自1999年6月建成并全线通车。由于设计受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的限制,为节省投资规模,加上对交通量及超载车辆快速增长的认识不足,高速公路路面面层设计过薄,只有13厘米厚[上面层采用4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层(AK—16),中面层采用4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Ι),下面层采用5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Π型)]。从2001年开始,位于莱西市的南墅及河头店镇相继发现用作化工原料的白土及透灰岩,淄博市场需求量很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超载车开始通行高速公路,造成了路面早期性破坏。至2003年上半年,行车道大面积出现沉陷、坑槽、网裂、纵向、横向裂缝。虽然全年不断灌缝及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局部进行路面维修,但收效甚微。从2004年5月份开始实施全路面罩面的路面二期工程。到2005年底,莱西段共处理单幅路段累计长14413米。主要工程包括沥青防水粘结层、SAC—20沥青混凝土、局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铣刨、局部路段基层的处理和标线的恢复,由于采取了对工程实施的有效控制,两年路面二期工程均进展顺利,工程质量优良,为以后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路面二期工程实施过程控制的几点作法
1.1加强路面病害的调查分析,完善施工方案设计
充分全面的路面病害调查分析,对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省交通厅专门委托山东省交通科研所和交通规划设计院对潍莱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几次仔细的调查、检测(如弯沉检测、平整度检测、抗滑性能检测,部分破坏严重路面进行取芯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真正确定不同路面损害的情况和原因。如K125+745左侧行车道路面严重龟裂,经对附近行车道路面外观无病害处进行取芯发现,面层与基层连接很差,基层级配较差,强度不高。再如K122+270左侧属于挖方路段,路面面层大面积出现龟裂、网裂、沉陷,基本可以确定此处由于路槽处置不当,路面强度不足而引起。
正是在详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院提出对病害较轻路段采用全线罩面措施,全幅铺筑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4厘米(S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对病害集中路段,将路面进行铣刨,喷洒封层油+4cm(AC—201)沥青混凝土+全幅铺筑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4厘米(S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1.2 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控制
1.2.1 提高对保证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性的认识
高速公路不同于一般的公路,车流量大,行车速度极快,司机反应时间较短,对行驶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两年的路面二期工程,要求半封闭作业现场,单幅双向车道行车,车辆必须从中央隔离带紧急开口出进通行车道,因此提高认识,确保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对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高速公路畅通极其重要。
1.2.2 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现场性质特殊,必须采用一切措施,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对保障工程施工正常进行,最小限度的影响行车安全与通畅,减少不良社会影响至关重要。
1.2.2.1 严格与施工单位签定安全施工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处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相关的高速公路法律和法规,以及施工交通控制方案,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穿戴醒目统一的反光标志服,严禁随意出入施工作业区域;施工作业车辆必须悬挂醒目的施工标志牌和警示旗,要靠边行驶,尽量避让过往车辆,不准随意停车和掉头,进出施工区域时,要有专人指挥,司机要先仔细观察前后左右情况,在确保不干扰通行车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迅速进出。
1.2.2.2 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摆放,严格按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的封闭形式,按警告区、上下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终止区的设置要求,做好施工路段的半封闭工作;用作紧急出入口的中央活动护栏要全部撤离高速公路;各种警示及限速标志必须醒目、符合规范,渐变段的距离及分布要合理,锥形帽、标志车的摆放要整齐;施工路段封闭长度严格控制在4KM以里;在路面变窄的起点和中央隔离带紧急开口处增设专人挥舞黄色警示旗,提醒车辆提前减速并道;在封闭段的中央隔离带插上各种颜色的小旗,提醒司机注意。
1.2.2.3 充分利用监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设在路上的可变情况板,24小时不间断发布信息,告知驾驶员施工路段的确切位置和封闭路段的实际情况,提醒驾驶员及早做好减速及变道准备;在各收费站入口张贴施工信息栏,并利用收费人员入口发放施工路段信息提示卡,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1.2.2.4 加强施工现场不间断巡逻,特别夜间按1KM/1人设置值班人员,要求值班人员每半小时对所负责的路段进行巡视一遍,及时扶起并摆正由于风刮或车辆变道而碰到地的牌子或锥形帽,及时清除影响行车的障碍物,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1.2.2.5 要制定好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安全科要在施工现场的两端各设置清障车辆一辆,清障人员现场值班,以便发生特殊情况引起车辆拥堵后在最短时间内疏导车辆,迅速使施工路段恢复通行能力,尽量减少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1.2.2.6 加强交通封闭的人性化管理,在施工现场的两端增设人性化交通提示标志牌,如“施工给您造成的交通不便敬请谅解”、“施工路段请放慢车速谨慎驾驶”等,一方面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另一方面从过往的驾驶员角度出发,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驾驶人员情绪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1.2.2.7 特殊天气(如雨、雾)及夜间严禁施工,施工设备的存放要靠边,并按要求摆放锥形帽,要先封闭现场,再往现场移动设备,全过程由路政车辆及人员跟随指挥和协调。
1.3路面施工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能否满足快速、通畅、安全、舒适的行车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和工序管理,明确责任,对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和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
1.3.1 严格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制度,从原料进场到每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现场跟踪检测,签发开工令后方可施工。
1.3.2 旧路面的处理,对病害如网裂、沉陷、坑槽集中的路面进行挖补铣刨,对基层采用大面积维修,力求使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上,铣出的路面底板平整,凹槽四壁无松动颗粒,铣刨面无浮浆、夹层;对病害较轻的路面,用大功率鼓风机清除路面灰尘,保证路面干净;喷洒防水粘结层时,必须用专用喷洒设备,并做到满幅喷洒,喷洒均匀,如有遗漏,须人工补洒,喷洒完毕,严禁车辆、行人通行,沥青撒布用量严格控制在1.8—2.2L/m2。其上撒布机制碎石要均匀,碎石要单一,用水冲洗干净,数量为布满面积的60%。
1.3.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拌和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特别是油石比必须以马歇尔实验确定的目标配合比的沥青用量来确定,因为油石比过大,容易出现泛油,使路面高温稳定性差,油石比过小,面层抗疲劳和抗老化能力差,路面容易出现开裂、松散、坑槽、石子剥落等病害。实践证明,上面层可以在最佳沥青用量的基础上增加0.2%—0.4%,这样既能保证路面不出现泛油,也不影响稳定性,又能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增加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提高路面层抗疲劳和抗老化能力。
1.3.4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提高摊铺的平整度。摊铺机要按基准线行驶控制高程、自动调节厚度和找平,并要保证连续摊铺,减少路面接缝,摊铺过程中要匀速前进,,不随意中途变速或停顿,速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2—4m/min。当出现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表面明显不平整等现象时,要对摊铺机进行及时认真调整。运料车与摊铺机要恰倒好处的配合,坚决避免碰撞,卸料过程中要由摊铺机推动运料车同步前进,坚决避免混合料撒漏到路面。要提高摊铺过程中的预压密实度,摊铺机必须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及震动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
1.3.5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度和空隙率。压实度不足,易造成面层内部空隙率较大,使得沥青混合料粘结力、阻水性能下降。根据实验证明,路面压实度每降低2%,路面强度则降低15%—25%,空隙率则大大增加,路面则越容易透水。因此路面压实度应保证在98%以上。压实温度和压实工艺、压实设备、压实遍数都将影响到压实度和空隙率。
1.3.5.1 保证路面压实温度和压实工艺,要根据不同的沥青材料(如AH—70沥青或SBS改性沥青),控制出料温度、摊铺温度、终压结束温度。压实工艺要得当,碾压必须紧跟摊铺机进行,过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三个阶段必须连续、紧凑、流水作业。
1.3.5.2 碾压必须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速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4KM/h左右,碾压过程宜采用高频和低幅方式,保持石料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作用。碾压应均衡地进行,方向纵向并且渐渐改变,驱动轮面面向摊铺机,倒退时关闭震动,避免发生拥包。
1.3.5.3 初压一遍要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前进,回压时开启振动,自摊铺面两侧向中心碾压,碾压轮重叠不小于1/3,最后碾压中心部分。初压时不得使路面产生推移、开裂;复压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终压用胶轮压路机静压赶光2—3遍。
1.3.5.4 不允许压路机在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紧急停车和停在温度高于70度已压过的混合料上。
1.3.5.5 碾压全部结束后,要根据气温状况,继续封闭作业现场,待路面完全冷却后才能放开交通,最小应在 4小时以后。
2.路面二期工程施工的一点经验
两年的路面二期工程,管理处作为业主代表,始终坚持做到“思想认识、人员设备、工作时间、安全生产控制、质量监督”五个到位,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1思想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工程进展、质量及施工现场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形象,影响到全年的工作,因此必须从大局出发,把路面二期工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兼顾。全处各科室联动,努力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2人员设备到位,管理处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巡查制度,施工单位确保按标书要求做到人员、机械到位,否则不允许开工。
2.3工作时间到位,每天坚持12小时施工,因特殊情况影响到工程进度计划,必须采取措施抓紧时间补上。
2.4安全生产控制到位,管理处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在每个封路点和每个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控,摆放锥形帽和标志牌,确保不出现责任事故和堵车现象。
2.5质量监督到位,以监理公司为主,管理处协调,把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抓,每道工序开工后,根据具体情况 ,以设计为指导,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研究确定施工方案后实施,确保了施工质量。
3.结束语
潍莱高速公路莱西段,两年路面二期工程,都比合同工期提前十天完成工程任务,在上级检查中,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因交通拥堵造成施工中断及安全事故,缩短了工期,保证了工程质量,受到了过往驾乘人员的好评,为今后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实施控制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路面二期工程实施过程控制的几点作法
1.1加强路面病害的调查分析,完善施工方案设计
充分全面的路面病害调查分析,对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省交通厅专门委托山东省交通科研所和交通规划设计院对潍莱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几次仔细的调查、检测(如弯沉检测、平整度检测、抗滑性能检测,部分破坏严重路面进行取芯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真正确定不同路面损害的情况和原因。如K125+745左侧行车道路面严重龟裂,经对附近行车道路面外观无病害处进行取芯发现,面层与基层连接很差,基层级配较差,强度不高。再如K122+270左侧属于挖方路段,路面面层大面积出现龟裂、网裂、沉陷,基本可以确定此处由于路槽处置不当,路面强度不足而引起。
正是在详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院提出对病害较轻路段采用全线罩面措施,全幅铺筑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4厘米(S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对病害集中路段,将路面进行铣刨,喷洒封层油+4cm(AC—201)沥青混凝土+全幅铺筑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4厘米(S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1.2 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控制
1.2.1 提高对保证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性的认识
高速公路不同于一般的公路,车流量大,行车速度极快,司机反应时间较短,对行驶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两年的路面二期工程,要求半封闭作业现场,单幅双向车道行车,车辆必须从中央隔离带紧急开口出进通行车道,因此提高认识,确保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对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高速公路畅通极其重要。
1.2.2 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现场性质特殊,必须采用一切措施,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对保障工程施工正常进行,最小限度的影响行车安全与通畅,减少不良社会影响至关重要。
1.2.2.1 严格与施工单位签定安全施工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处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相关的高速公路法律和法规,以及施工交通控制方案,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穿戴醒目统一的反光标志服,严禁随意出入施工作业区域;施工作业车辆必须悬挂醒目的施工标志牌和警示旗,要靠边行驶,尽量避让过往车辆,不准随意停车和掉头,进出施工区域时,要有专人指挥,司机要先仔细观察前后左右情况,在确保不干扰通行车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迅速进出。
1.2.2.2 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摆放,严格按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的封闭形式,按警告区、上下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终止区的设置要求,做好施工路段的半封闭工作;用作紧急出入口的中央活动护栏要全部撤离高速公路;各种警示及限速标志必须醒目、符合规范,渐变段的距离及分布要合理,锥形帽、标志车的摆放要整齐;施工路段封闭长度严格控制在4KM以里;在路面变窄的起点和中央隔离带紧急开口处增设专人挥舞黄色警示旗,提醒车辆提前减速并道;在封闭段的中央隔离带插上各种颜色的小旗,提醒司机注意。
1.2.2.3 充分利用监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设在路上的可变情况板,24小时不间断发布信息,告知驾驶员施工路段的确切位置和封闭路段的实际情况,提醒驾驶员及早做好减速及变道准备;在各收费站入口张贴施工信息栏,并利用收费人员入口发放施工路段信息提示卡,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1.2.2.4 加强施工现场不间断巡逻,特别夜间按1KM/1人设置值班人员,要求值班人员每半小时对所负责的路段进行巡视一遍,及时扶起并摆正由于风刮或车辆变道而碰到地的牌子或锥形帽,及时清除影响行车的障碍物,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1.2.2.5 要制定好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安全科要在施工现场的两端各设置清障车辆一辆,清障人员现场值班,以便发生特殊情况引起车辆拥堵后在最短时间内疏导车辆,迅速使施工路段恢复通行能力,尽量减少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1.2.2.6 加强交通封闭的人性化管理,在施工现场的两端增设人性化交通提示标志牌,如“施工给您造成的交通不便敬请谅解”、“施工路段请放慢车速谨慎驾驶”等,一方面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另一方面从过往的驾驶员角度出发,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驾驶人员情绪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1.2.2.7 特殊天气(如雨、雾)及夜间严禁施工,施工设备的存放要靠边,并按要求摆放锥形帽,要先封闭现场,再往现场移动设备,全过程由路政车辆及人员跟随指挥和协调。
1.3路面施工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能否满足快速、通畅、安全、舒适的行车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和工序管理,明确责任,对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和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
1.3.1 严格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制度,从原料进场到每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现场跟踪检测,签发开工令后方可施工。
1.3.2 旧路面的处理,对病害如网裂、沉陷、坑槽集中的路面进行挖补铣刨,对基层采用大面积维修,力求使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上,铣出的路面底板平整,凹槽四壁无松动颗粒,铣刨面无浮浆、夹层;对病害较轻的路面,用大功率鼓风机清除路面灰尘,保证路面干净;喷洒防水粘结层时,必须用专用喷洒设备,并做到满幅喷洒,喷洒均匀,如有遗漏,须人工补洒,喷洒完毕,严禁车辆、行人通行,沥青撒布用量严格控制在1.8—2.2L/m2。其上撒布机制碎石要均匀,碎石要单一,用水冲洗干净,数量为布满面积的60%。
1.3.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拌和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特别是油石比必须以马歇尔实验确定的目标配合比的沥青用量来确定,因为油石比过大,容易出现泛油,使路面高温稳定性差,油石比过小,面层抗疲劳和抗老化能力差,路面容易出现开裂、松散、坑槽、石子剥落等病害。实践证明,上面层可以在最佳沥青用量的基础上增加0.2%—0.4%,这样既能保证路面不出现泛油,也不影响稳定性,又能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增加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提高路面层抗疲劳和抗老化能力。
1.3.4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提高摊铺的平整度。摊铺机要按基准线行驶控制高程、自动调节厚度和找平,并要保证连续摊铺,减少路面接缝,摊铺过程中要匀速前进,,不随意中途变速或停顿,速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2—4m/min。当出现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表面明显不平整等现象时,要对摊铺机进行及时认真调整。运料车与摊铺机要恰倒好处的配合,坚决避免碰撞,卸料过程中要由摊铺机推动运料车同步前进,坚决避免混合料撒漏到路面。要提高摊铺过程中的预压密实度,摊铺机必须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及震动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
1.3.5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度和空隙率。压实度不足,易造成面层内部空隙率较大,使得沥青混合料粘结力、阻水性能下降。根据实验证明,路面压实度每降低2%,路面强度则降低15%—25%,空隙率则大大增加,路面则越容易透水。因此路面压实度应保证在98%以上。压实温度和压实工艺、压实设备、压实遍数都将影响到压实度和空隙率。
1.3.5.1 保证路面压实温度和压实工艺,要根据不同的沥青材料(如AH—70沥青或SBS改性沥青),控制出料温度、摊铺温度、终压结束温度。压实工艺要得当,碾压必须紧跟摊铺机进行,过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三个阶段必须连续、紧凑、流水作业。
1.3.5.2 碾压必须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速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4KM/h左右,碾压过程宜采用高频和低幅方式,保持石料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作用。碾压应均衡地进行,方向纵向并且渐渐改变,驱动轮面面向摊铺机,倒退时关闭震动,避免发生拥包。
1.3.5.3 初压一遍要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前进,回压时开启振动,自摊铺面两侧向中心碾压,碾压轮重叠不小于1/3,最后碾压中心部分。初压时不得使路面产生推移、开裂;复压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终压用胶轮压路机静压赶光2—3遍。
1.3.5.4 不允许压路机在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紧急停车和停在温度高于70度已压过的混合料上。
1.3.5.5 碾压全部结束后,要根据气温状况,继续封闭作业现场,待路面完全冷却后才能放开交通,最小应在 4小时以后。
2.路面二期工程施工的一点经验
两年的路面二期工程,管理处作为业主代表,始终坚持做到“思想认识、人员设备、工作时间、安全生产控制、质量监督”五个到位,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1思想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工程进展、质量及施工现场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形象,影响到全年的工作,因此必须从大局出发,把路面二期工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兼顾。全处各科室联动,努力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2人员设备到位,管理处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巡查制度,施工单位确保按标书要求做到人员、机械到位,否则不允许开工。
2.3工作时间到位,每天坚持12小时施工,因特殊情况影响到工程进度计划,必须采取措施抓紧时间补上。
2.4安全生产控制到位,管理处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在每个封路点和每个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控,摆放锥形帽和标志牌,确保不出现责任事故和堵车现象。
2.5质量监督到位,以监理公司为主,管理处协调,把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抓,每道工序开工后,根据具体情况 ,以设计为指导,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研究确定施工方案后实施,确保了施工质量。
3.结束语
潍莱高速公路莱西段,两年路面二期工程,都比合同工期提前十天完成工程任务,在上级检查中,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因交通拥堵造成施工中断及安全事故,缩短了工期,保证了工程质量,受到了过往驾乘人员的好评,为今后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实施控制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