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19岁.因水果刀刺伤左胸部于2003年2月15日晚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11/72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温37. 0℃,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平左乳头第4肋间内侧约5 cm处见一刀口长约1.5 cm,两侧呼吸动度不一,左侧稍浅.左语颤较右侧低,左侧呈过清音,左肺呼吸音偏低。
【机 构】
:
214002,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一医院病理科,214002,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一医院病理科,214002,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一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9岁.因水果刀刺伤左胸部于2003年2月15日晚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11/72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温37. 0℃,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平左乳头第4肋间内侧约5 cm处见一刀口长约1.5 cm,两侧呼吸动度不一,左侧稍浅.左语颤较右侧低,左侧呈过清音,左肺呼吸音偏低。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神经中心拟于2005年5月中下旬在上海市联合召开全国颅脑创伤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除进行大会交流外,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创伤医学专家作专题讲座,将用半天时间争鸣答疑。会议结束后,对参加会议者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
笔者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8月,手术治疗2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25例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治对策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内是否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皮肤组织分化的作用及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抽取小型猪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培养MSCs,并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进行标记.6只小型猪共做48个创面,随机分为bFGF +MSCs治疗组(A组)、MSCs治疗组(B组)、bFGF治疗组(C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D组),观察伤后愈合情况.在伤后3
目的 探讨用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生物衍生颗粒骨复合构建可塑形组织工程骨及其修补兔颅骨缺损的体内成骨. 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用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生物衍生颗粒骨和藻酸钙凝胶-生物衍生颗粒骨分别填补修复A组(16只)兔颅骨左右两侧直径1 cm的圆形骨膜-全层颅骨缺损(左侧为A1组,右侧为A2组),B组(8只)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X线、钙磷含量测定评估其
嘌呤类物质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内,是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嘌呤类物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既往认为主要是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传递和调节突触间的生物信息,外源性嘌呤类物质还具有激素样特性,发挥着诱导细胞分化及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等重要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疾患中,可以保护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并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或再生。
1 历史回顾 Morton-Murdock在1970年首次于临床使用人工踝关节[1].当时人工踝关节是引伸于将髋关节假体翻转180°而来,胫骨部件借助长柄插入髓腔,类似全髋的股骨头部件,远端由聚乙烯的距骨体构成,行踝关节置换的同时做距下关节融合.经10年25例随访,12例失败,仅7例满意.在随后的八、九十年代,共有约20多种的踝关节假体用于临床.
笔者总结16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旨在说明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的重要性。
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亦称Cushing溃疡.据相关资料报道,颅脑损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为40%~80%,甚至高达91%,其出血发生率为16%~47%,出血后死亡率可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针对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早期预防是降低其发生率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