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PLC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实践性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PLC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率。就项目化教学的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改革方式等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高职;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75-02
  1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特点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其指令繁多,实践性强。PLC课程具有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运用知识的覆盖面较宽等特点,是电气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与生产工艺过程紧密配合的一门专业课。
  2 在PLC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一是对于高职的学生,其理论基础较薄弱,对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感觉很吃力。改变传统的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以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显得尤为必要。
  二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不断改善,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不断创新,各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使得该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现实的要求。
  三是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PLC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使PLC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新建构。其目的是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 PLC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案选择
  首先,通过教研与实践,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设计了涵盖PLC应用技术课程全部知识点与技能的7个教学项目:电机控制项目、水塔水位控制项目、送料小车控制项目、交通灯控制项目、机械手控制项目、温度控制项目、抢答器控制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全部基本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同时每个项目当中又设置一些子项目。如电机控制项目,其子项目有:1)PLC结构的认识,编程软件的使用;2)电机正反转,星/三角启动控制;3)电机的多地点控制及顺序控制。在以上子项目中,通过PPT文稿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讲解等方法穿插介绍PLC,使学生掌握PLC的定义、硬件结构、发展动态、对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仿真、工作原理、PLC信息交换的实现方法等知识点。其中,每个项目的设置都是经过严格的组织与思考论证的,时刻关注PLC市场的动态发展,并及时与其他课程相互衔接,适时做出调整与增删。
  4 PLC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方案实施
  4.1 项目控制要求分析
  首先,每一个项目都有其任务。任务的表述较为通俗而不过于浅显。通过教师讲解涉及该项目的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涉及的控制要求及思想。通过项目分析,让学生明确了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都是有目标性的,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2 项目制定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一般包括:1)I/O分配;2)编制梯形图程序;3)绘制主电路图;4)绘制控制回路原理图;5)连接外部设备。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编辑程序时,多采用经验法进行编程。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教师先介绍一种或几种编程思想,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项目任务的实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学习PLC的自信心也得到较大提高。
  4.3 项目实施
  按照已确立的项目任务和计划步骤,教师贯穿整个指导过程。在微观上采用“分组讨论”“问题牵引设置”“多重循环”方式学习探究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的难题,教师可逐步进行操作示范。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仍需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直至最后能进行独立操作。
  4.4 项目过程考核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其考核方式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项目过程考核也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1)项目预习,从提问讨论中看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及对项目内容的掌握;2)操作规范,从设备使用是否规范及能否独立操作来考核学生的能力;3)基本技能熟练程度,考核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内容;4)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考核学生能否处理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其他,从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对项目实施是否有创新等方面综合考核。
  4.5 总结归纳
  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对于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所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并整理操作要领、能力要素、项目开发要点等,使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5 PLC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改革探索
  5.1 更新教育观念
  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计算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不懂,教学效果不理想。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单项技能→掌握综合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则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5.2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首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项目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5.3 结合竞赛的项目化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迅猛更新发展,各级各类竞赛组织活动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竞赛项目的特点是:1)综合性强,往往结合了其他多门学科知识;2)市场前沿性更强,竞赛课题的选择都结合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并遵循PLC技术当前市场快速发展趋势与规律;3)竞赛项目的能力目标的描述更具体、更实际并可检验,能力训练过程要求更细化。因此,结合竞赛进行项目化教学组织,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可以让课程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更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也明显增强,并可培养其创新合作能力与职业素养。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PLC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如何进行项目内容的设计,如何提升项目教学的层次,如何把项目与企业、行业进行结合,都将是需要努力的目标。这都需要不断进行摸索和改进,力争使项目化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专业课程学习网站普遍存在功能不全、专业知识更新慢、互动效果不明显、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等诸多问题。论坛型学习网站是利用论坛的较高人气和论坛活动强大的聚众能力,将论坛作为专业学习的支持媒体工具,有效地为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发布、交流、反馈的平台,将原有枯燥的专业课程植入,强调过程性管理考核,从而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推动学习优化。  关键词 论坛;专业课程;学习
摘 要 进行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实验室建设现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进行实验室开放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实验室;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5-0148-02  1前言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进行实验室的开放建设与管理,使
基于成熟和先进的商用设备构建现代综合微电子实训室,在真实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制造、测试环境中,提高学生在实际环境下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提前一步进入工作环境,更好地适应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及外围企业的岗位要求。  1 微电子专业介绍  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应用为代表的微电子学是现代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应用性学科之一。四川信息职业学院微电子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和设计软件系统,
学生计算机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学生频繁使用,并且在同一计算机室中教学,要满足上机学生各种不同的上机需求,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计算机病毒侵入等故障。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发生,是计算机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学生计算机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上机学生不遵守规定  为了满足计算机教学任务的需要和要求,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
采用双芯片融合方案,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符合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全模式测量接收机的接收前端系统。其方案的可行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