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在繁荣市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大中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少、风险大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融资难的问题上,始终是小微企业难以解决和跨越的一道“坎”。本文基于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当前的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经济背景,通过简单对其融资现状和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探讨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改革;政府扶持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根据2011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关于印发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工业领域,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自身由于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因素,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逐渐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隘口”。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已成为尤其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同时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简单分析
在我国,除了在高新区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较多的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持外,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的问题。
(1)我国小微企业存在先天的融资劣势,其规模小,资产少,企业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较高,同时,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由于产品档次低,经济业绩较差,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2)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规范的财务会计信息核算与相应的披露机制,企业信息透明度差,使银行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更是有一些小微企业出于某种目的,一个公司多套报表或无报表,财务信息失真。
(3)部分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低,信用意识淡薄。其信用等级普遍不高,维护自身形象的意识不强,更是有一些小微企业因种种原因偷税、漏税等,这些行为进一步降低了自身的信用等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对小微企业的贷款。
(4)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与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滞后且不健全。
三、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法、途径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较为透彻,在现有的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下,笔者在已有的缓解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较为具体和执行力较强的参考性建议。
(1)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完善自我,崭新出发
小微企业自身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树立现代企业的资金意识,拓宽融资渠道;盘活流动资金,寻找风险投资资金;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加大兼并与联营、合资的力度,创建新的企业经营形式。
(2)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转变观念,加大支持
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主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银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可以扩大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降低对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政策性银行要成立小企业发展银行,创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等等。
(3)完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信用,完善制度
加快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构建包括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互助担保、混合担保等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完善其信用担保机构的途径,包括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等。
(4)多方面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渠道,精细服务
虽然各金融机构出台一些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信贷政策措施,但是要细化考核制度,做好落实工作,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其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新市场。
(5)加强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府关注,期待重生
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关注并引导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也就成为必然。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减负”,切实开拓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为其健康繁荣发展提供平台。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政策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着良好的贷款和发展机遇,期待着重生美好未来。
四、小结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化建议,对社会经济和金融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根据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新政策,指出小微企业的重生发展的新契机,温州金融试验区最大的突破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打破银行垄断,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另外,政府也应继续做好“领航者”的角色,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创新金融改革模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不断支持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国庆.小微企业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 李子彬.中国小微企业2009蓝皮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3.
[3] 许必芳.小微企业政策的分析,评价与选择[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
[4] 郭天勇.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有必要[M].网易财经,2012.4
[5] 黄泰岩.小微企业研究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5-36.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改革;政府扶持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根据2011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关于印发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工业领域,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自身由于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因素,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逐渐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隘口”。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已成为尤其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同时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简单分析
在我国,除了在高新区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较多的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持外,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的问题。
(1)我国小微企业存在先天的融资劣势,其规模小,资产少,企业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较高,同时,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由于产品档次低,经济业绩较差,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2)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规范的财务会计信息核算与相应的披露机制,企业信息透明度差,使银行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更是有一些小微企业出于某种目的,一个公司多套报表或无报表,财务信息失真。
(3)部分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低,信用意识淡薄。其信用等级普遍不高,维护自身形象的意识不强,更是有一些小微企业因种种原因偷税、漏税等,这些行为进一步降低了自身的信用等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对小微企业的贷款。
(4)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与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滞后且不健全。
三、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法、途径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较为透彻,在现有的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下,笔者在已有的缓解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较为具体和执行力较强的参考性建议。
(1)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完善自我,崭新出发
小微企业自身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树立现代企业的资金意识,拓宽融资渠道;盘活流动资金,寻找风险投资资金;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加大兼并与联营、合资的力度,创建新的企业经营形式。
(2)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转变观念,加大支持
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主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银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可以扩大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降低对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政策性银行要成立小企业发展银行,创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等等。
(3)完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信用,完善制度
加快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构建包括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互助担保、混合担保等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完善其信用担保机构的途径,包括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等。
(4)多方面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渠道,精细服务
虽然各金融机构出台一些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信贷政策措施,但是要细化考核制度,做好落实工作,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其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新市场。
(5)加强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府关注,期待重生
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关注并引导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也就成为必然。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减负”,切实开拓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为其健康繁荣发展提供平台。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政策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着良好的贷款和发展机遇,期待着重生美好未来。
四、小结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化建议,对社会经济和金融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根据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新政策,指出小微企业的重生发展的新契机,温州金融试验区最大的突破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打破银行垄断,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另外,政府也应继续做好“领航者”的角色,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创新金融改革模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不断支持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国庆.小微企业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 李子彬.中国小微企业2009蓝皮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3.
[3] 许必芳.小微企业政策的分析,评价与选择[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
[4] 郭天勇.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有必要[M].网易财经,2012.4
[5] 黄泰岩.小微企业研究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