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教育本土化的实践和探索——《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张力研究》评介

来源 :美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15年赵元任创作《和平进行曲》至今一百多年来,我国作曲家们不断尝试、探索解决西方大小调和声与中国风格的冲突和本土化融合问题。音乐理论界也协同跟进,从原理、方法、思维等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音乐理论本土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有黎英海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1959)和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和方法》(2003)等。
其他文献
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运行数据分析是一类典型的工业大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场景。工业大数据实时性高、数据量大、价值密度低、数据源异构性强,通用的纯数据驱动技术手段无法解决天然气管网运行业务中的特定问题。为了给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油气调控中心作为全国天然气管网的运行中枢,在大型数据应用的探索中将先进数据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算法与天然气管网运行实际深度结合,基于业务逻辑定制应用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关键设备远程控制技术,在天然气管网运行业
当前,国内业界对天然气产业链中储气调峰成本的疏导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储气库→供气企业环节,对供气企业→燃气公司→终端用户这两个环节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导致上一级主体储气调峰成本难以顺利疏导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储气能力建设的良性循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美国为例,对其储气调峰成本在天然气产业链中疏导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选取天然气调峰特性和我国京津冀地区相似的科罗拉多州为研究样本,结合具体项目和实际操作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美国储气调峰成本通过产生、流转和分配3个环节完成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