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34例临床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应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例直肠癌患者均能显示原发病灶.手术病理诊断T1、T2、T3、T4期肿瘤中,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67%,77%,87%,100%,总准确率为82%.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9%、63%、68%.对邻近组织脏器浸润、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97%.结论 磁共振水成像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有较大价值,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肿瘤在肠壁的浸润深度及盆腔内淋巴结的转移。

其他文献
老年病人的住院率逐年上升,他/她们常患有多种慢性病,许多病人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及疾病影响导致认识功能损害,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或意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的职责,不仅限于单纯的护理技术,而应该具有安全护理的知识,了解病人可能产生的一切心理和生理困扰,有效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
子宫切除术用于妇产科临床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新医学模式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子宫切除对妇女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些专家主张将性功能、婚姻和生活质量提高这一目标确定为医学治疗疗效评定和最终结果[1],以致影响手术方式的抉择,但是一些改良的手术方式有它的局限性,无法取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术,临床上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占主要比例。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缺乏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学异常.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主要与脑-肠轴异常、感染、内脏高敏感、肠道运动异常、神经与免疫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学评分,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确诊,故需有一定的诊断标准.随着科学发展,诊断标准亦不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与失衡是肿瘤血管生成重要的调控因素.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模型各自有其优缺点,根据研究内容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离体模型简便易行,容易定量研究,可用于初步研究,但需在体模型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在体模型操作繁琐、耗时,但更接近体内复杂的血管生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