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在习作训练中作用探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习作指导中,运用范文可以助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调查,发现范文在习作训练的角色不同、特点不同、运用途径不同,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心理特点和习作内容的具体情况,科学、正确地运用范文,发挥范文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习作训练;范文;仿写;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05-02
  一、范文在习作训练中的作用
  为了探究范文在小学习作训练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以南京市天景山小学五年级二班和六年级五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我身边的小能人》《拔河》《我喜欢的毛绒玩具——小花猫》《爸爸逗我玩》等四篇文章为范文标本,同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花猫毛绒玩具以及母亲陪伴孩子、父亲陪伴孩子的图片。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以班级的自然小组为单位,并对参考的范文范围做出限制,被调查的学生须依据所给出的命题进行写作练习。
  在具体的调查中,首先给两个班参与仿写的学生相同的一篇范文《我身边的小能人》,要求他们独立阅读,找出该篇范文的闪光点,并寻找自己身边的小能人进行仿照习作。然后,要求五年级二班参与仿写的学生认真观察小花猫毛绒玩具,并各抒己见,谈谈他们对该玩具观察后的感想。在谈完感想后,让学生认真阅读范文《我喜欢的毛绒玩具——小花猫》,并要求学生再次观察小花猫毛绒玩具,接着进行仿写练习。最后,要求六年级五班参与仿写的学生仔细观察母亲陪伴孩子、父亲陪伴孩子的图片,分别以《爸爸逗我玩》为题谈看法;再将范文《爸爸逗我玩》分发给学生研读,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母亲陪伴孩子、父亲陪伴孩子的图片;接着进行仿写练习。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我身边的小能人》的范文仿写中,五年级二班有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85分(总分100分),无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81分;两个班有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86.5分,无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76.5分。在《我喜欢的毛绒玩具——小花猫》的范文仿写中,五年级二班有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87.2分,无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76.8分。在《爸爸逗我玩》的范文仿写中,六年级五班有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89.6分,无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均分为77.8分。由以上成绩不难发现,参与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明显高于未参与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成绩。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参与范文仿写的学生习作在作文字数以及成语、修辞使用等方面的优势也比较明显。
  通过此次调查,不难发现,范文仿写在习作训练中着承担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模仿与小学生的天性不谋而合,它能助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人类生来就具有模仿的天性,并通过这种天性获取最初的生存能力。因此,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可有意识将地学生的模仿天性发展成模仿能力,并充分利用这种能力对相关范文进行感知、理解,找到和其自身知识的共通之处,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范文的仿写。
  二是习作训练中应将范文放在“榜样”位置,这与小学生的模仿心理需求高度契合。众所周知,无论何种技能的掌握,在起始阶段模仿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在习作训练中,范文可以在习作格式结构以及遣词造句等方面发挥榜样与示范的功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离开范文来进行泛泛指导,就会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因为抽象的习作训练并不适合小学生。此外,范文还可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鉴于范文所具有的不同的视角与习作风格,再加上叙述方式的差异,此类差异必将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使其在习作训练中不自觉地学习模仿范文中的精彩部分。
  二、范文在习作训练中的特点
  一是范文在仿写训练中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从本次中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范文的仿写呈现出不同的习作水平。有的小学生依葫芦画瓢,只是把范文中的人物名称以及发生事件地点改动了一下,习作的“似曾相识”感非常明显;有些学生虽保留了范文的框架,但对范文做了较大的改动,在习作中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还有些学生对范文框架做了不小改动,所写内容与范文有很大的差别,这样的习作是一篇佳作。有一种现象应予以注意,那就是六年级学生的仿写水平普遍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水平,这说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仿写水平是有所区别的。
  二是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在仿写训练中呈现出的水平层次性比较明显。如,五年级二班的学生,在仿写《我身边的小能人》时,只是把范文中的人物名称以及发生事件地点改动了一下的小学生占比为30.35%,保留了范文的框架并对范文内容做了较大改动的占比为38.12%,对范文框架做了不小改动并且范文内容也与原文有很大差别的占比为31.53%。
  三、范文在写作训练中应用路径
  从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参与仿写《我身边的小能人》的五年级二班学生与未参与仿写的学生的习作水平差距并不巨大,习作的字数差距更小,可参与仿写《爸爸逗我玩》的成绩与未参与仿写的学生非常明显,习作的字数差距很大。另外,参与仿写的六年级五班学生的成绩也明显优于未参与仿写的学生。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在习作训练中,范文可以成为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助推器,但它并非是万能的,有些范文的榜样作用也是有限的。
  一是范文效能发挥程度取决于其难易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契合度。五年级的学生写人习作训练较少,再加上其社会经验浅,因此,在缺乏明确习作目标的状况下,他们的阅读观察通常达不到习作的要求,在人物观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果学生缺乏对所观察人物主要特征的关注,要求其细腻描写观察人物的内心是勉为其难的,毕竟其认知程度以及表达水平尚未与之匹配。因此,在习作训练中,选择难易适度的范文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范文的使用上,应给予学生必要的画龙点睛式的指导。如,参与仿写的五年级二班的学生写《我身边的小能人》的成绩与未参与仿写的该班学生写相同内容的成绩差距并不大,习作的字数差距更小。因此,要想发挥范文应有的功效,对范文进行必要的解读显得必不可少。如,对《我身边的小能人》一文的仿写,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范文写人物外貌特征的方式方法,使其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其次,让学生细读范文中人物对话以及动作描写,学会通过此方式来体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其三,让学生关注范文中处理事例详略的方法,提升其材料安排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关注范文中遣词造句的方式方法,提升其恰当运用词句的能力。通过上述步骤的指导,学生再进行仿写训练,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是提升范文的功效还应搭配必要的观察环节。观察是习作训练的重要环节,能为学生习作训练提供必要的材料。但要注意的是,获取必要的素材与写一篇质量较高的习作并非是畫等号的,而范文的出现则可以填补它们之间不足。这是因为范文不仅可为学生提供寻找素材的样板,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观察者的角色。因此,在习作训练中,教师采取先让学生有意识去观察所关注的对象,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所看到的对象,然后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研读,接着再次进行观察并深入思考,最后进行仿写训练。这样,范文与观察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女娲补天 想象 自主 语文素养 神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70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流传千
[摘 要]《春联》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小品文,课文结合具体事例介绍了春联的特点、种类和用途。呈现出的例子意境优美,充满浓浓的喜庆之情蕴,说明方法活泼而不枯燥。教学时,以文中的四副对联为重点,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引领孩子们在品、究、探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运用。特别是在语用时,将春联特点的探究与情感的体悟融为一体,体验、迁移、创生层层落实,相得益彰。  [关键词]《春联》教学;品味探究;迁移运用  [中
[摘要]对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在组织学生对话时,首先要为学生搭台,让他们能够生成对话行为;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共享,丰富他们的对话内容;再次要进行拓展式对话,让对话从课内迈向课外。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对话教学;搭台;共享;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58-02  对话教学一直是语文教
[摘要]对于中年级语文教学,统编教材将语用训练的关注点放在了词语上。对此,教师可依循统编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的设定要求,巧妙地链接课后习题展开教学,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引领学生提炼资源,在解构中厘清构词规律;聚焦表达,在体悟中洞察表达效果;拓展迁移,在实践中高效学以致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单元要素;提炼资源;聚焦表达;拓展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统编教材较以往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特别编排了习作单元。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教师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习掌握想象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学习单运用想象的策略,形成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产生表达的兴趣,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设计;想象策略;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目前的阅读课堂存在设计的问题过于零碎、缺少关联和过于肤浅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题目、关键句子、写作背景、文本语言和文章内容等设计主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达到传承知识、启迪思想、培养能力的目标。  [关
[摘 要]领会统编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编排意义,发掘其核心价值的教学着力点,用最适合的方式营造亲子共读、共成长的和谐氛围,能够实现语文素养的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大人一起读”版块的教学应做到:细研读、巧设计、明要求、有展示。  [关键词]亲子共读;语用价值;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7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要能使用流利的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喜欢唱读,拖腔拖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面对这类朗读“顽疾”,很多教师也头疼不已。该如何破解朗读教学中的唱读现象呢?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对策。  一、立足文本,预防唱读  低年级学生唱读的特点,就是不从文本的情感出发,有意拖长声调。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深入
[摘 要]整个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空前高涨,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各说各理,热闹登场,异彩纷呈。但是冷静下来思考,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要找准教学切入点,避免繁文缛节,教师简单教语文,学生简单学语文。  [关键词]教学切入点;小学语文;简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71-01  语文教改从研究教师到研究学生
[摘 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本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教室、电子书包、微课等整合教学,高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同时将网络信息资源引入课堂,学生通过查找、搜集以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整理和运用,丰富和拓展了综合性学习的渠道。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汉字;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