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配置技术和方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植物配置对园林工程的作用,从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综合考虑和分析植物特性、环境因素等进行植物配置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配置原则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园林景观建设越来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论是理论的阐述或是实践的效果都证明,植物配置在园林工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植物配置的技术和手法,就成为园林专业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1、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是设计人员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的选材和创作,使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生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1.1动静均衡植物配置中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构成了景观的基本骨架,即确定了基本风格。动,是指植物形态自然而飘逸,静,则是指形态较规整和“静止”。在植物配置中,二者比例得当、协调均衡,对景观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2层次变化为避免景观的单调和刻板 ,需运用多种植物营造起伏错落、蜿蜒曲折、灵动优美的变化空间,其变化的情况,应根据景观的需要而定,如景观的位置及表现风格等。做到层次丰富而不臃肿;分明而不分离。一般而言,纵向,应是从背景树由高到低的变化,而横向,则富于高低起伏的变化。多角度地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感。
   1.3色彩搭配协调园林工程中,为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选择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配置,如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等。设计应根据景观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全盘考虑,确定所选植物搭配的对象、位置、和比例,做到色彩对比分明而协调,富于变化而不凌乱。例如,在自然式休息绿地中,应以较多的深浅不一的绿色搭配为主,适当配置彩色植物,给人回归自然的轻松和悠闲的感觉。
   1.4季相变化春夏秋冬的交替,是大自然的规律,作为自然的产物,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包括色彩或形态的变化,如发芽、开花、落叶等。即为季相变化。园林景观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因此,园林设计亦应尊循植物的季相变化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如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配置,以丰富景观内容,充分体现自然之美,从而收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1.5节奏韵律在植物配置中,是指一种或几种植物组合有规律的、连续的反复和变化。如简单韵律、反复韵律、交替韵律等,是园林艺术创作的方式之一。对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道路两旁绿地、中间的隔离带或一些狭长地带,采用有规律变化的植物配置方式,有“起伏”或“反复”的连续变化,使景观带产生如同音乐般的韵律感以及良好的视觉效果,避免单调、平淡和疲劳感。
   2、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植物配置中,要综合考虑景观的性质及功能,植物的形态、习性、以及地形地貌等,合理选择植物,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2.1园林景观的类型及功能一般来讲,休息性绿地多为自然式布局,选择植物应以形态生长自然、季相变化较为明显的乔灌木和花卉为主,适当配置整形植物,以丰富景观层次,给人以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感觉;观赏性景观,则应选择形态优美、色彩丰富的植物,多以灌木花卉和整形植物为主,使其造型优美,丰满亮丽,增强观赏性;纪念性景观,多为规则式布局。植物选择中,应以形态较规整和适合修剪整形的绿色植物为主,适当配置鲜花和色叶植物,从而体现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历史厚重感,增强缅怀或纪念的意义。
   2.2植物的习性这是我们在选择植物时,首先要注重的一个方面。自然界的每一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这些规律是由植物对气候、土壤以及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而形成的,也就是植物的习性。因此,植物的选择应遵循其生长规律,選择能够适应某种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2.3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指植株的高矮、大小和枝叶的分布及形状等。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在植物配置中,应做到结合绿地的功能、性质来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比如,在休息性绿地中,适宜栽植树形自然、分支随意的植物,而对于纪念性绿地和道路隔离带等,则应选择树形较规整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植物适合多种景观绿地的栽植。
   2.4地形地貌植物配置即选择中,除了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外,绿地景观的地形地貌也是一个应当注重的因素。否则,若植物选择不恰当,栽植地点不合理,则会极大地影响景观效果,或者给日后的维护管理造成不便。例如,在坡地绿化中,宜选用一些大中小型的乔木相配植,形成自然的坡地疏林,林下栽植低矮的花卉和地被(若是较陡的坡地,则应选择不需修剪的种类,以减轻管理难度),增强景观效果。
   3、植物配置方式
   主要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大类。
   3.1自然式配置指植物组合接近自然生长的状态,体现自然美。主要包括:
   3.1.1孤植主要作为独立庇荫、观赏或景观构图的需要,一般作主景,其作用主要是划分园林空间、表现植物的个体美等。
   3.1.2丛植将植物三五株至七八株不等进行群体组合,形成自然群落,作主景、配景或背景、隔离等。其特点是,配置自然,构图规律,表现群体美和个体美。
   3.1.3片植又叫群植。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与其他乔灌木搭配,数量较多,表现群体美,具有成片成林之效果。适宜于较大面积的绿地栽植。
   3.1.4带植以带状形式组合栽植数量较多的乔、灌木。多用于道路隔离带等,作背景或隔离措施,形成树屏,富于韵律感。
   3.2 规则式配置是指植物组合配置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规则、整齐,具有图案美,增强观赏性。主要有 :
   3.2.1行植将植物按一定顺序整齐排列栽植。 分为单行、双行,多行(如树阵等)。多用于广场、围墙边等。
   3.2.2环植即将植物作环形栽植,主要有圆形、半圆形或多重圆环等,形成图案。
   3.2.3带植即带状栽植。较前两种有所不同,主要用于行道和隔离带栽植。具有遮阴、隔离作用,富于韵律感,同时,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
   4、植物配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植物配置除了要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以上原则和方法外,还要掌握几个要点:
   4.1植物病虫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园林绿化的重要课题,应从各个环节加以重视。在植物选择和配置时,首先要了解植物感病的情况。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生有较严重的食叶性害虫,如刺蛾、蓑蛾、毒蛾、粉虱、蚜虫、介壳虫等。又如重庆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等气候条件,导致山茶灰斑病发生较为严重,每年5月至6月初、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在配置时,尽量少用容易感染病虫害的植物,以防止和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展,减少养护管理的工作量,提高景观质量。
   4.2交通及游览视线由于有的环境空间需要不同程度的开敞,植物的组合搭配要考虑视线的通达。例如,在公路转弯处和交通岛,不宜栽植较高大的乔、灌木,以免遮挡汽车驾驶员视线,造成车辆行驶不便或引发交通事故。此外,植物配置应当注意疏密和错落,避免密不透风,使游人视线通透,具有层次感,增强景观效果。例如,有水体的景观,植物栽植应注意让游人在较远处就能看到水面,感到亲切和自然。
   4.3植物配置设计要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应当深入现场实地勘察,不能搞纸上谈兵,否则,就会达不到理想的绿化效果,所以,进行实地勘察是植物配置设计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郦芷若等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 谭玛丽城市公园多样性契机—原生乡土植被覆盖城市指导原则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眼视光学领域科学研究的状况,展示我国在近视基础研究和视觉科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进步和成就,分析科学研究对解决临床视觉问题的指导作用和对大众眼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也呈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市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提高,同时也是由于环境的改善势必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发展呈现出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态势。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园林绿化管理的一些建议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发展策略  在欣喜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市场经济对城市
摘 要:从堤防工程建设的需求出发,参考新技术进展,提出提防的设计要求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确保各项工程的安全、经济 ,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词 :堤防结构 提防布置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防洪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城区段河道的堤防治理方面。作为设计人员来讲 ,既要考虑到工程本身的功能体现,还要考虑到整个河道的规划以及土地的占用情况。而
目的 研究记忆测验中的故意答错行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方法 用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程序编制ERP范式,20名在校学生在主动答对、故意答错和被动答错三种情况下完成试验
摘 要: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投标施工方案是水利工程投标阶段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水利工程施工造价的合理性,工程建设部门应注重施工方案中的投标报价,并且应深入分析水利工程投标实施方案与投标报价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探析水利施工方案与投标报价的关系以及重要性,以便实现水利工程投标施工方案与投标报价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投标施工方案;投标报价     在水利工程的投标施工建设中,投标施
摘要:城市生态园林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及现代的科学技术,从构成园林绿地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四要素出发,结合园林设计理念对城市的各类园林绿地进行生态建设,建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园林绿地。本文结合天香园生态园林二期规划设计实际着重从现代园林中种植设计的理念以及种植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来研究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构建优美的园林空间。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其必要性,通过分析研究建筑施工企业在实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以最终能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提高其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产业及其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全球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竞争能力以及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园林绿化显得日益重要。保证景观绿化满足设计意图,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介绍。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  1.1施工的组织  为了更好地做好园林施工工作,在施工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根据园林施工现场的立地条件,有的放矢地进行施工。在勘察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势、地表及地下的土质结构、周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直以来的施工工作实践,总结性地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力求使公路桥梁建设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使梁板预制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T梁 施工方法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超静定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它具备有非常普通的连续梁桥大得多的跨越能力,另外,它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开裂,同时又具有结构受力
【摘要】本文就谐波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结合湘西电网的实际情况对谐波的危害做了分析,最后,总结了谐波治理的方案。  【关键词】电网谐波危害治理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he wave in harmony   of electric wire netting Xiangxi  Li min minHuang liu yi  (Xiangxi Elec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