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白费的学习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时一年的编写、校订,国内第一本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书籍——《习近平用典》近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在两会期间,该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习近平用典》共26万字,分敬民、为政、立德、劝学、廉政、创新、法治等13个篇章。其中在劝学篇中,习近平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即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阐释了学习的重要。学习无论对于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王蒙说过,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
  说说古人学习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这是一条古训。我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学习。他们指出,一个人仅仅好仁、好智、好直、好勇、好刚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学习,懂得理义,掌握道德学问,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才可以广明德慧,处今知古,德业日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大多自幼熟读经、史、子、集,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后入朝为官,实现个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比如汉代职场人的阅读范围涵盖诸子百家经典,汉武帝时将通达儒学看作考核提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读书入仕,实现崇高政治理想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盛唐时期,社会普遍存在着一股好学之风,朝野上下对读书极为重视。唐太宗常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诫百官多读史书,晚年任大唐“组织部部长”的大文学家韩愈也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宋代读书之风浓厚,宋太宗和宋真宗尤爱读史书,史载“太宗崇尚儒术,听政之暇,以观书为乐”,真宗“听政之暇,唯文史是乐”。至于一代名相赵普、范仲淹等,则更是勤学苦读的典范。元人脱脱所著《宋史》对宋代的读书之风给予了高度评价:“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明代统治者则十分重视教育文化事业。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格外受帝王的青睐。朱元璋时期免除了书籍税,朱棣亦指出:“士人家稍有余资,皆欲积书,况于朝廷。”永乐四年朱棣动用文人儒臣三千余人,集古今图书八千余种,历时六年编成11095册、3.7亿字的《永乐大典》,堪称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在统治者
  的大力倡导下,明代刻书业发达,书市繁荣,尤以帝京云集天下书商,书市之大,书籍之全,他处无一可比。到了清代,上至宰相大臣,下至地方县令,皆流行玩一种名曰“曲水流觞”的高雅游戏。一群人围坐水渠两旁,在上游放置盛酒的杯子,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即兴赋诗饮酒。和珅蒙宠时就特意将自家宅院的一处亭子开渠做此游戏用。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主要国家频频向东方派出使团和传教士,一些具有开明意识的清朝官员大量搜集、阅读西方书籍,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历史地理。在这方面,康熙皇帝无疑做出了表率。他对西方的算学、地理、光学等自然科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令将《几何原理》译成满汉文字发给臣僚学习。直至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清朝的官员们终于从虚骄的醉梦中惊醒,于是士林争讲西学,开读书会。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士人发起的强学会、保国会等新式学会,以学术为手段,主张新法,倡言变革。
   关于古人的学习动机,虽然有人提倡“学也,禄在其中矣”,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多数哲人还是学以自立,有志于社会。如“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学者,所以修性也”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的职场人士普遍有读书习惯,他们熟读典籍,体察民情,调养身体,形成了中国人喜好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
  说说企业学习
   虽说“知识就是金钱”,但是大部分的知识是可以复制的,拥有某种知识的优势会迅速失去,所以唯一的领先优势是比别人学习得更快。
   联想集团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联想集团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不由得问一句“为什么”。柳传志曾这样说过,“联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强大的组织学习能力。” 柳传志选拔的干部学习能力都很强,这取决于他选干部的三个标准:第一,有很强的事业心。有了事业心就有了愿景,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不满足于现状,期盼着做一番大事业。按照这个标准选出来的干部一定是积极上进的。第二,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就没有开放、谦逊的学习态度,就不能与别人合作,这样的人很难进步。第三,有总结能力。总结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柳传志按照这三条标准选拔出来的干部都非常注重学习,既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又有很好的、适宜的学习态度,以及很直接的总结学习的能力,这让联想成为一个自发自觉的学习型组织。所以,在联想,没有一个部门、一个人负责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已经完全融入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中,变成了非常自觉的内在机制。
   英国BP石油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公司前任CEO约翰·布朗爵士说:“BP之所以能够成为引人注目的行业领先者,在于它提倡不论部门大小,都要致力于学习和掌握知识。学习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催化剂和根本来源。”BP的核心机制是把学习和项目结合起来,变成三种组织学习:做前学、做中学、做后学。做前学主要有三种机制:搜索已有知识、同行评议会、知识连接;同行评议以后,项目开始启动,这时就变成了做中学。做中学的核心做法有两个:行动后反思和实践社群;做后学是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的,就是做完之后再学习。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说过,对于腾讯,业务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除了单纯的员工培训外,腾讯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员工学习。比如“腾讯大讲堂”项目,该项目于每个星期二的下午进行,定期在公司内部由员工讲某一项产品的成功经验、产品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公司产品研发的历史。在腾讯学院,还推出了名为“我分享,我骄傲”的活动,鼓励员工上传手中的资料、文件、课件等方便大家共享学习。腾讯学院院长马永武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建设互联网行业里的学习型组织。”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
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确定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是很重要的.肾穿组织切片荧光染色后,肉眼和普通光镜下是无色的,不易观察组织结构,加染苏木后,则易行光镜观察,对荧光无影
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不善于沟通交谈,不与人为伍,常常独来独往,也只有和他们主动说话时才会开口。学困生常常因自己的成绩落后而被人们所忽视,他们经历的小挫折会使他们丧失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感到自卑,以至于不愿意与人交谈。甚至老师在努力的引导其说话、沟通时也只是小声的嘟囔几句。这样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沟通障碍,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就需要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在依托校企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现状,总结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是深入研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本前提;西安工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归经于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指出,大黄“味厚则泄”,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能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消瘀、可泻可敛,可降可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
后交叉韧带(PCL)下止点撕脱骨折是后交叉韧带损伤一种类型,较少见.PCL损伤后不仅造成关节直向不稳,还可以导致膝关节旋转不稳.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功能丧失程度从几乎不影响生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塞部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AMI发病6h内的血钾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塞部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梗塞部
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一整套互动机制,把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力量的举措内化成其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