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朝着纵深方向发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本文从研究新世纪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两方面,提出了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所要求达到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培养和接受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寻找差距,总结成绩,不断进步,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素质标准;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潜质”,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技工学校的教育对象学历、年龄等情况跨度都比较大,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所要求达到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面对高中毕业生学校实施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
高中生毕业生其心理及行为往往具有幼稚与成熟混杂的特点,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教育关系双向反馈机制的心理对峙和自我形象的两极对峙等现象,使教育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对高中生毕业生的教育应讲求因势利导,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观察和了解学生,并将之纳入预期目标,持之以恒。
(一)心理素质标准
1.有良好的专业气质(气质指一个人外在行为对内心素质的表露,即每一名学生一定要使自己的外在气质与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相符合,不要简单的追求时尚。)
2.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我们高中毕业生的天敌,多数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没有高考失利或社会经验少的原因没有自信,使自己失去了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
3.良好的人格素质(良好的人格对于每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作为合格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这是我们成功就业、求职、成就一番事业的基本心理素质条件,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宽容、大度、善良、关心等人格特征。)
4.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必须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做到职业行为周到热情,职业活动团结互助,职业举止文明礼貌。此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合乎规范的职业习惯。任何习惯都是积累的结果,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好的行为习惯日积月累。)
(二)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标准
1.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高中毕业生有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差,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致使自己丧失了很好的就业机会。良好的专业知识是争取工作的关键,反之则失去更多的就业和竞争的机遇,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2.要有较好的自学素质(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自己发展的好,必须时刻学习,走入社会后,就要靠我们自己自学,因此,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是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3.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很重要,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这有利于我们今后适应工作时间安排和自学的学习环境。)
4.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毕业生必须解放思想,独立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
(三)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工或技师,要求相对教高,同时技工职业要求以经验为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面对高中毕业生学校实行学制3年,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各占50%。第四学期结束参加中级工等级考试。通过者可继续第五学期的学习。然后参加高级工等级考试,也可选择第五学期进入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开始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
面对当今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学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实践为中心,在实践中成长,尽快的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在社会站有一席之地。
二、面对初中毕业生实施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
初中生毕业生是未成年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学校要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地从自身做起,增强几点认识。首先,要增强对政治素质的认识。
(一)政治素质标准
谈到政治素质,不少人认为这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与初中毕业生生关系不大。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要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完全定型的初中学生毕业生,要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树立中华民族振兴思想,勇担历史重任,有为实现我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所经受的考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具备上述的政治素质,才能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经受考验,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健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法律素质标准
现代社会已进入健全、文明、有序的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初中毕业生,首先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比如,要掌握与初中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不致于使自己成为了法盲,列宁曾说过:“在一个法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初中毕业生只有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和守法的好公民,才能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初中毕业生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光掌握法律知识还不行,因为知法不一定守法,守法也未必能护法。在法制方面,初中生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甚至是弱势群体,他们渴望法制健全,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却又无视法律的重要作用,缺乏守法、护法的知识和主动性。如,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有半数的学生表示“自认倒霉”,不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职业道德标准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初中毕业生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四)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标准
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应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简单实用的知识为主题,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学校更应注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强化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
总之,技工学校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教育对象不等同与其他同类学校,更加像一个他大熔炉,贴近生活贴进社会,重视实践,完全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育研究》,2005-3.
[2]《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2006.
[3]靳和连.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1.
关键词: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素质标准;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潜质”,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技工学校的教育对象学历、年龄等情况跨度都比较大,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所要求达到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面对高中毕业生学校实施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
高中生毕业生其心理及行为往往具有幼稚与成熟混杂的特点,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教育关系双向反馈机制的心理对峙和自我形象的两极对峙等现象,使教育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对高中生毕业生的教育应讲求因势利导,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观察和了解学生,并将之纳入预期目标,持之以恒。
(一)心理素质标准
1.有良好的专业气质(气质指一个人外在行为对内心素质的表露,即每一名学生一定要使自己的外在气质与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相符合,不要简单的追求时尚。)
2.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我们高中毕业生的天敌,多数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没有高考失利或社会经验少的原因没有自信,使自己失去了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
3.良好的人格素质(良好的人格对于每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作为合格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这是我们成功就业、求职、成就一番事业的基本心理素质条件,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宽容、大度、善良、关心等人格特征。)
4.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必须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做到职业行为周到热情,职业活动团结互助,职业举止文明礼貌。此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合乎规范的职业习惯。任何习惯都是积累的结果,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好的行为习惯日积月累。)
(二)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标准
1.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高中毕业生有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差,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致使自己丧失了很好的就业机会。良好的专业知识是争取工作的关键,反之则失去更多的就业和竞争的机遇,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2.要有较好的自学素质(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自己发展的好,必须时刻学习,走入社会后,就要靠我们自己自学,因此,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是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3.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很重要,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这有利于我们今后适应工作时间安排和自学的学习环境。)
4.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毕业生必须解放思想,独立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
(三)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工或技师,要求相对教高,同时技工职业要求以经验为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面对高中毕业生学校实行学制3年,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各占50%。第四学期结束参加中级工等级考试。通过者可继续第五学期的学习。然后参加高级工等级考试,也可选择第五学期进入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开始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
面对当今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学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实践为中心,在实践中成长,尽快的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在社会站有一席之地。
二、面对初中毕业生实施的素质标准和教育方式
初中生毕业生是未成年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学校要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地从自身做起,增强几点认识。首先,要增强对政治素质的认识。
(一)政治素质标准
谈到政治素质,不少人认为这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与初中毕业生生关系不大。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要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完全定型的初中学生毕业生,要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树立中华民族振兴思想,勇担历史重任,有为实现我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所经受的考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具备上述的政治素质,才能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经受考验,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健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法律素质标准
现代社会已进入健全、文明、有序的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初中毕业生,首先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比如,要掌握与初中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不致于使自己成为了法盲,列宁曾说过:“在一个法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初中毕业生只有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和守法的好公民,才能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初中毕业生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光掌握法律知识还不行,因为知法不一定守法,守法也未必能护法。在法制方面,初中生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甚至是弱势群体,他们渴望法制健全,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却又无视法律的重要作用,缺乏守法、护法的知识和主动性。如,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有半数的学生表示“自认倒霉”,不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职业道德标准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初中毕业生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四)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标准
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应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简单实用的知识为主题,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学校更应注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强化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
总之,技工学校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教育对象不等同与其他同类学校,更加像一个他大熔炉,贴近生活贴进社会,重视实践,完全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育研究》,2005-3.
[2]《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2006.
[3]靳和连.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