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要打,我们奉陪到底”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说到这里,现场突然爆发的掌声把讲话打断了几秒钟。
  55年前,中国最后一次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局势的外交努力无果后,毛泽东说过一段话:“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小学课本上都有的。不能轮到我毛泽东当家,领土就变成950万、930万,那我无法向人民交代。”当时尼赫鲁的回应是,“麦克马洪线”就是印度边界。在这种形势下,一场捍卫中国领土的自卫反击战,已经难以避免。
  紧急军令:“速到拉萨接受任务”
  随着印度得寸进尺,中国做好了可能爆发战争的预案。1962年6月,时任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地委书记兼江孜军分区政委的阴法唐,接到了一封电报:速到拉萨接受任务。他说:“那时,尼赫鲁搞‘前进政策’,蚕食我国的领土,最初重点在边境西段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我1950年随解放军入藏,后来在靠近边界的江孜工作,早就跟印度人打过交道。我猜想军区认为我有经验,所以派我去边境西线谈判。”
  然而,阴法唐到了拉萨才知道,叫他来是为了组建指挥部。“6月11日,西藏军区组建了前进指挥部,代号藏字419部队(以下简称419部队)。”阴法唐说,“不过,那个时候的斗争重点还在西线,新疆军区成立了康西瓦指挥部。中央最初给我们的任务是做好配合西段边境反蚕食斗争的准备。”
  此时的419部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成建制部队,政委阴法唐来自江孜军分区,司令员则是时任山南军分区司令员柴洪泉,其他的干部抽调自西藏军区各个部门。阴法唐说:“419部队下辖3个步兵团和几个保障分队,散布在各地,范围很广,大概8000人。严格来说,西藏直到这时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边防部队。这也说明我们对印作战绝不像一些反华势力所说的‘蓄谋已久’。”
  419部队成立后,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文件,开始组织部队学习,向官兵讲明边境问题的起因和实质。与此同时,边境前线不断传来印军步步紧逼的消息。419部队的官兵们听到这些情况,纷纷写下血书求战。“到了八九月份,419部队开始了营、团规模的实弹演习。身体状况不好的干部、战士陆续调离作战部队,内地其他军区也开始支援我们。我记得武汉军区调来了火箭筒手,北京军区支援了通信器材,都是连人带装备一起来的。还有100多名英语、印地语、藏语翻译也从内地调过来。”阴法唐回忆道。
  1962年9月,中央军委电令边防部队恢复了自1959年起中国单方面停止的巡逻。此时,边防部队发现印军在克节朗河南岸建立了哨所,越过了“麦克马洪线”。很快,我军获得了印军将继续向前推进的情报,中央军委决定让西藏、新疆两个军区准备自卫反击。周恩来亲自下令,调拨500辆刚出厂的“解放”卡车,沿着川藏公路紧急输送人员、物资。
  与此同时,印度的增援部队也按计划抵达指定位置。战争已箭在弦上。
  “一个营是打,一个旅也是打,干脆打一个旅”
  到了1962年10月10日,印度军队又制造了新的流血事件,十余名解放军战士牺牲。随后,毛泽东紧急召见了正在内地养病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央领导当面向他交代了作战任务。刘伯承元帅对张国华说:“要明确,这次不是和印度的边防警察打,而是和他们最好的、参加过二战的正规军打。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张国华返回拉萨后,很快召开了会议,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阴法唐回忆说:“总参谋部最初下达的作战任务是,歼灭入侵克节朗地区印军的一个营。我们分析了情况后,提出把入侵克节朗的印军第七旅全部消灭的计划。我们当时想,一个营是打,一个旅也是打,干脆下狠心打一个旅。计划上报给中央后,包括几位老帅在内的领导不同意,怕我们胃口太大,吃不掉印度的这个王牌旅。毕竟解放军从来没跟印军交过手,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但我们觉得,印军的战斗力不会比当年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强。最后还是毛主席拍板说,让他们打,打不好重来嘛。”
  克节朗地区海拔约4000米,森林密布,气候恶劣。在对敌人部署、地形条件进行了反复侦察后,身在前线的张国华、阴法唐等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10月20日凌晨,解放军正式对印军展开反击作战,采取了夜行晓袭的战术——在夜色掩护下穿插迂回到敌人侧翼和背后隐蔽待机,清晨时分对印军展开突然襲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印军的工事主要是地堡,解放军与印军短兵相接,逐个地堡进行攻击。“客观地说,这时印军的士气比较高。他们是印军的精锐部队,加上印度国内的宣传,他们认为是我们侵占了他们的领土。而且,他们也不了解我们的俘虏政策,因此死守地堡,我们伤亡不小。”阴法唐说,“著名的‘阳廷安班’就是这次战斗中出现的。全班8个人,班长阳廷安牺牲了副班长顶上,副班长牺牲了第二副班长顶上,第二副班长牺牲了老战士顶上。最后只剩下一个新兵。真是前赴后继啊!印军哪见过这么能打仗的部队?在气势上就被我们压倒了,向南溃退。计划三天的战役,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克节朗战役胜利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不受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限制。得到中央的指令后,解放军向南追击,途中俘虏了印军第七旅旅长达维尔准将。达维尔原本逃入密林,但两天后因饥饿难忍,他在下山寻找食物时被俘。他被俘后说:“你们在24小时之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一仗瓦解了印军士气。当解放军逼近达旺时,印军迅速逃往西山口,419部队指挥机关进驻达旺。据阴法唐回忆,克节朗战役中,包括向达旺方向的追击作战,解放军击毙印军800多人,俘获10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和东线战况相近,解放军在边境西线也很快击溃了印军。据说战斗打响后,印度西部军区曾收到前线“中国军队开始炮击”的报告,此后印军迅速溃败,其后方指挥官再也没收到过前线发来的电报。随着解放军的胜利和印度“前进政策”的破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印军出了工事就没战斗力,竞相逃命”
  第一阶段作战胜利后,中国在军事上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但遵照中央的指示,解放军停止了对印军的追击,集结待命。1962年10月24日,中国发表声明,提出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3个建议。
  对中国的诚意,印度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继续进行战争动员。尼赫鲁也全然不顾自己“不结盟運动领袖”的名望,开始向西方阵营请求援助。为了鼓励印度对抗中国,西方阵营满足了印度军事援助的请求。在西方的支持下,印度国防部长恰范叫嚣:“决心和中国战斗到底,直到获得最后胜利。”到了11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东线地区的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
  “印度想要打,我们想罢手是不可能的,只好奉陪到底了。”阴法唐说。随后,印军向解放军发起了进攻,中央军委决定再次进行反击作战。当时,东线的印军沿着公路两侧纵深梯次部署,刘伯承看了前线上报的印军布局后说:“他们这摆的是‘一字长蛇阵’啊,特点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沉思片刻后,他提出了打击印军的方针:“打头、切尾、击背、剖腹。”
  原本419部队的兵力应对印军的“一字长蛇阵”有些吃力,中央为了加强东线的实力,将驻守西宁的55师调到了中印东线边境,还配备了不少炮兵、工兵。“按照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几支部队分别承担了穿插分割印军的任务。有一个团向敌人纵深穿插时,走错了路,遇到悬崖绝壁,他们就拉一根绳子拴在身上往下走。以至于战争结束后,有些外国人士到那里考察后说:‘猴子都过不去的地方,你们解放军竟然过去了。’由于电台信号很弱,当时团里联系不上我们,为了不耽误作战,他们马上越级向张国华司令员报告,张司令直接指挥了这个团的行动。”阴法唐说。
  在迂回穿插的途中,有些部队与印军遭遇,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印军想不到解放军的胃口很大,给他们布下了南北纵深达150公里的口袋。因此,当战斗在西山口、邦迪拉、瓦弄等地打响时,印军再次陷入大溃败。印军第十一旅旅长见势不妙,随第四军军长考尔乘飞机逃跑。阴法唐说:“我们还击毙了印军的一个高级军官。准备埋葬他时,外交部发来电报,问我们他的军装、帽徽、领章是不是弄整齐了。要我们给他穿戴整齐,把遗体交还给印度。”
  在阴法唐看来,第二阶段作战时,印军的士气大不如前,“他们基本脱离了工事就没有战斗力,经常出现群龙无首、竞相逃命的情况,所以第二阶段作战中俘虏的印军比第一阶段多了不少。东线是第二阶段作战的主战场,西线的情况大抵相同”。
  几天之内,解放军的东线部队进抵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眼前是无遮无险的阿萨姆平原;西线部队冲出喀喇昆仑山口,前锋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300公里。尼赫鲁在国会结结巴巴地说,印军在东西两线全线溃败。11月20日,美国驻印度大使向华盛顿报告说:“新德里出现了极度恐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整个印度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中国要派伞兵空降新德里。
  然而,就在11月21日,中国突然宣布:解放军单方面全线停火;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并在此基础上再撤20公里,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另外还单方面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
  对于停火并后撤的命令,前线很多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不理解。“我一开始也不明白,心想这些土地本来就是我们的,为什么要撤啊?但我相信,中央作出的决定肯定是有理由的。作为政委,我要给指战员们做好思想工作。”阴法唐说,“后来,很多人说我们后撤是因为守不住,这是他们不了解情况。仅仅从地形上说,我们守在那里就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更不用说解放军的战斗力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我们可以说打得漂亮而且潇洒。至于为什么主动后撤,后来我想通了——撤退是因為我们不希望战争,希望的是和平解决。”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后,毛泽东接见了35名作战人员,其中就有阴法唐。1988年,阴法唐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如今,阴法唐已是95岁高龄,但老将军身上特有的铁骨和热血仍在。回忆起当年的战斗时,他用茶杯摆出作战地图,狠狠地指了指代表印军的杯子说道:“我们一个连就能打他们一个点!”采访临近结束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拿来了当天的报纸,头版恰好是有关印军在洞朗地区越界的新闻,阴法唐连忙掏出放大镜,一边看一边说:“几十年了,印度还在闹事,这不奇怪,只要想好怎么对付他们就行。别看他们现在嚣张,我们一点都不用怕。咱们解放军从来都是不轻易动,要动就来个大的!他们啊,好自为之吧!”
其他文献
2004年,陶冶和段妮相遇时,段妮已是知名舞者,陶冶还是一张白纸。相处中,他们如此合拍,连身体特质都一模一样。即使相差8岁,爱情也如约而至。  很快,段妮收到国外舞蹈团的邀请,先后在伦敦、纽约最顶级的舞蹈团表演。而留在国内的陶冶则一心想要自己创团。一无所有中,他能创业成功吗?段妮会放弃美国绿卡回到他身边吗?  不再孤独:小迷弟遇见合拍的缪斯女神  2004年5月,上海市金星舞蹈团。那一天,19岁的
他,凭借破译敌军电报密码的高超技能,领导中革军委二局指引红军一再化险为夷,被毛泽东誉为:“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他的二局,就没有红军。”被周恩来看做“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被叶剑英称为“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他,曾同时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唯一的一位兼任两个省委第一书记的人;他甘冒风险,率先在全省推行包产责任制,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
祸从天降  楚州首富周季鸾谦和善良,一向扶危救困。  这年春上,楚州大灾,很多农民或逃荒他乡,或被逼上山为匪,多亏周季鸾联合了一些富户搭棚施粥,才救活不少灾民。可万没想到,等饥荒渐渐缓解时,周季鸾却被衙差抓进了大牢!说是前时官兵剿匪,在山上抓到身负重伤的匪首,此人自称周青,在严刑拷问之下,招说他是周家的下人,还说周季鸾家中巨富、心怀异志。周家名为富户实为土匪窝点,土匪下山抢劫的信息是周家提供的,土
夏琳的父亲临终前透露出一个秘密,他还有个私生女。父亲留下的遗产要分三分之一给这个女儿,还得要夏琳来转交……自曝丑闻:父亲的遗愿清单有个私生女  2017年3月8日,这一天,夏琳永生难忘。  病床上的父亲被晚期肝癌的疼痛折磨得生不如死,已经一阵糊涂一阵清醒,夏琳和哥哥日夜陪护。  父亲在清醒中告诉夏琳和夏琳的哥哥,他们还有一个妹妹,并嘱咐他们把他的存款分成三份,给妹妹一份,沧州的房子也给妹妹!夏琳一
泰莉是美国菲尼克斯市居民,她的父母拥有一家文化公司。她在24岁的时候,邂逅了哈佛心理学高材生韦斯特,两个人于2006年结婚。婚后,泰莉的父母将公司交给韦斯特打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然而,两年后幸福戛然而止,因为韦斯特和公司新来的秘书蜜佛儿传出了绯闻。还没等泰莉向韦斯特摊牌,她的父母便因住宅中出现了诡异事件而产生精神障碍,住进了精神病医院。韦斯特则一反常态,重新对泰莉殷勤起来。  就在泰莉犹豫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 所谓家国情怀的内化,指教师通过一系列具有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家国情怀素养转化为他们内在的行为准则,形成相应的价值观的过程。  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接受的过程。文化传承、国家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便愈好如初。外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在柳先生这里就成了无稽之谈,柳先生治骨病不需一百天。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顷刻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
“我多爱你,但不因你而什么。时光穿梭,我们不在左右,只在彼此其中……”老明信片“封印”的从前  2020年6月的那天下午,刚回到我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小房子里,国内的闺蜜在微信上发来一张图,并语音留言:“亲爱的,你快看图,有人晒了一张老明信片寻人呢,我看那名字,就是你!”  我点开那张截图,原来,有个名叫菜菜的网友在她的微博发帖——《寻找当年北京的Lilim和广州的Airy,你们在一起了吗》。她说,
过年有啥意思?  对咱老街人来说,过十次年,也不如正月十六赶一趟南窑会热闹!  据说,南窑会那地儿,早先有个砖窑。说不清是哪朝哪代,一个姓张的外地人,来此地建窑烧砖。此人手艺瓷实,烧出来的砖,无包无缝,结实耐碱,可就是卖不出去。更邪乎的是,不单他自家买卖不好,自打他来,各家生意都亏本。正发愁时,有一“半仙”告诉他,本地原先有条土龙,你烧窑愣是把土龙活活烧死了,土龙一死,这里还不成穷地儿了?姓张的一
夫妻离婚后为了孩子,依然生活在一起。他们约定要分担生活支出,却没说清如何分享收益。当他们用打工赚的钱修了小楼开了旅店,财产升值时,纠纷不可避免——  为了孩子,离而不分  湖北恩施的谭俊玲和庞建是相亲认识的,郎才女貌。结婚第二年,谭俊玲生了一个女儿,而庞建一门心思想要个儿子,这让她颇为不满。按照农村的政策,两人可以再生一个,但庞建越想生,谭俊玲越是抗拒,为此矛盾不断。女儿三岁的时候,两人到法院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