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攀:“我是超人哥哥”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超攀在亚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比赛中。

  奔赴雅加达之前,林超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睡眠不好。尽管白天的训练量很大,已经累极了,但他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
  “整个团队都练得很好,我要怎样才能跟上大家的节奏?”这就是困扰林超攀睡眠的原因,长期伤病让他的神经绷得太紧。“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还要早起训练,简直是太痛苦了,这种情况一直到临出发才有所缓解”。
  8月7日,国家体操队最后一次亚运选拔测验救了林超攀。他在那次测验中自由操、跳马、双杠上都排名全队第一,终于找回了自信。
  “见到我的人都说我那段时间瘦了,大概掉了5斤肉吧,几乎是我体重的最低值了”。他的双眼依然炯炯有神,透露着自信和坚定。

“缺课”的冬训 落寞全锦赛


  去年世锦赛拿下全能亚军后,林超攀陷入了反复伤病的怪圈,冬训落下了很多课,“一直在边养伤边训练,状态下滑得很快。先是腰伤,练不了就得停下来。腰伤刚好一点,膝盖又有伤,不停地欠债,然后再补。”
  冬训练得不系统,5月的全国锦标赛林超攀又因伤退出了全能的争夺。那段时间,他总躲着外界关注的目光。“感觉很憋屈,有劲使不上,很无奈”。夏训时,他一边养伤一边恢复系统训练,一直在努力调整状态。“为了补上落下的东西,我每天除了训练馆就是宿舍,周日大家都休息了,我还在加练,有的时候累得饭都吃不下”。
  全国锦标赛的暗淡,加上前几次选拔测验无从表现,在媒体和大众视线里,林超攀似乎被边缘化了。亚运会前,关注的焦点都在队友肖若腾身上,林超攀只是“男二号”。林超攀没有失落和气馁,因为他是里约奥运会走过来的人。早在两年前,他就完成了一次“涅槃”,东京奥运周期他更加成熟。
  “对自己有信心,因為我走到了什么阶段,自己心里比较清楚。我应该怎么恢复,每个阶段到怎样的程度,自己也有明确的规划。全国锦标赛被‘冷落’,我能理性看待,自己当时确实没有做到位,但我现在可以说,以前那个林超攀回来了!”

无惧竞争 “超人哥哥”回来了


  “我是超人哥哥”,这是林超攀的微信名。人如其名,他要像超人一样撑起中国体操男团和全能的一片天。亚运会上,在资格赛暨全能决赛中,林超攀以86.750分夺冠,甩开后登场的日本选手野野村笙吾0.8分,“全能王”实至名归。
  林超攀和肖若腾在国内外比赛中你追我赶,着实有趣。林超攀拿下全运会和亚运会全能冠军,肖若腾是全国和世界锦标赛全能金牌得主。在林超攀看来,这样的良性竞争对中国队整体实力绝对是一大利好。“一个团队里面有一个世界锦标赛全能冠军和一个亚军,那一定会很强。我们中国队就是这样,大家互相激励,我向他学习,他也向我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获雅加达亚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林超攀明白,体操始终是自己和自己比的项目。他追求的是把让自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东京奥运会男子团体赛将采取报名4人、上场3人、计算3个有效分的赛制,苛刻要求下,全能选手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每队须有至少3名高水平全能选手,才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林超攀和肖若腾同在,是中国体操男团之幸事。两人也一直是好朋友,互相欣赏,互相鼓劲。
  “体操动作和技术,每个人做出来的感觉和效果都不一样”。林超攀明白,体操始终是自己和自己比的项目,他无惧和队友以及世界上最高水平对手的竞争,他追求的是把让自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里约的遗憾 东京的动力


  林超攀6岁从晋江走进福建省队,13岁第一次进入国家队,18岁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就拿到双杠冠军。他说,那枚双杠金牌是他体操生涯的转折点。“拿了世界冠军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训练和每一个动作都要用世界冠军的标准去要求,这块金牌对我个人的信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
  林超攀的体操生涯前期可谓顺风顺水,直到里约奥运会,他才遭遇第一次重大打击。中国体操队在里约“零金牌”的尴尬成绩,让当时还年轻懵懂的林超攀沉重了许多,也一夜长大。
  “上个周期参加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时压力特别大,也不懂得怎么调节和发泄,只能默默忍受。经历过这些之后,觉得没什么比那时更难的了”。里约奥运会失利给林超攀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他逐渐学着忍痛前行。“现在我还是经常会想在里约的一幕幕,很多人关注着我们,结果却是历史最低谷的一个成绩。我们很内疚,感觉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这种内疚也许要一直持续到2020年奥运会。在东京洗刷掉这种耻辱,它才会过去”。
  这种心态成为东京奥运周期激励中国体操队每天刻苦训练的最大动力。“我经常处在一个有进步了,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够的状态里,身边也经常传来一些日本队国内外比赛的视频,看过之后觉得不能落后于对手,压力格外大”。虽然要负重前行,但林超攀明白,作为经历过一次奥运会的大哥,他要稳得住,给更年轻的队友们做个榜样。“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己,不能被别人打乱节奏。和日本队较劲的氛围可能要一直持续到东京,我们要有在最强对手的地盘拿下比赛的志气,所有队员都是这样的想法。踏踏实实训练,稳稳地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其他文献
①忽然收到一个大信封  ②塞满小礼物  ③可是只言片语也没有,心里好失落  ④三天后信来了,是写给我的吧  ⑤原来如此……
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吸引了无数人眼球,五局大战李世石仅胜一局,至少说明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并非无懈可击。人工智能能否在未来的智力竞技层面完全超越人脑?对于人脑与人工智能的竞技前景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展现出的竞技水准,要高出其他的棋类。因为围棋是各种棋类中复杂程度最高、竞技维度最为开放的巅峰竞技,它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类纯理性思维之外的直觉和自主选择。其他棋类可以通过单纯的
郑、许二伶,一饰包拯,一饰严嵩,皆名噪一时,即马伶、颜容未能过也。  许登台,眉眼方动,嘘声四起。戏毕,满台石子、果皮,皆观众抛掷——愤严嵩之奸也。  郑亮相,声口未开,采声满场,甚者,焚香膜拜,高呼“青天”——忘其在红氍毹上也。  二伶,所嗜亦同:通官府,揽词讼,收贿赂,吸芙蓉。芙蓉者,阿芙蓉也。盖因其伎,名动公卿,得以借官府之势耳。  初,人未知其癖,及泄,众于许依旧,于郑则不值其人。登台。竟
没有悬念。等待,只是为了见证奥运申办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幕。9月13日,秘鲁利马会展中心会议大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巴黎和洛杉矶分别成为2024和2028年夏奥会的东道主。早已备好的写有“PARIS 2024”和“LA 2028”字样的两张白色卡片,由巴赫递给在他两侧的巴黎和洛杉矶市长。两座城市曾经是对手,最终皆大欢喜。现代奥运会最初三届的举办地均由国际奥委会指定。希臘曾提出将奥运会永久留在雅典
Lifestyle世界杯款服饰  轻质时尚是Lifestyle系列服饰的最大特点,再配以巴西队的配色,会立刻让穿着者体验到世界杯的氛围。彪马此次赞助了8支世界杯球队,当其进行比赛时,穿着Lifestyle的你会感觉到自己与球员同在。  可口可乐世界杯纪念版水瓶  可口可乐汽水瓶的设计灵感来自阿根廷、日本、巴西、俄罗斯以及卡塔尔等过往及未来举办国的国旗。可口可乐粉丝除了收藏,还可以向其他迷你瓶的拥有
@cHEnN-AN:库里打球太脏了,牙套掉到地上,捡起来直接就往嘴里塞。@江浙勇士:如果没有库里那条“我不在乎谁的球衣球鞋卖得更多,谁是球队老大”的短信,杜兰特不会放下心理负担“投敌”,今年的奥布莱恩杯也可能易主。库里彰显的是一个真正伟大球员的无私、勤勉,是他的高尚奠定了快乐篮球的氛围。向库里致敬,因为这种心性和境界在这个商业联盟里真的太难得了。@少年安吉:勇士有太多情怀值得在这个总冠军后抒发。浪
仁川亚运会闭幕将近两月,场外离奇的故事依然令人津津乐道,比如日本游泳运动员富田尚弥被发现偷拿记者相机的事,日本体育代表团也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运动员的不齿举动道歉。  为什么要拿人家相机,这是围观者最无法理解的一点。富田的说法是“当时特别想要,于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的教练打圆场说是比赛的心理压力太大,以至于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富田最近又否认了偷盗的罪名,称当时是被一名短发、穿迷彩服
早晨10点,敲开梁晓声家的房门,他一边匆匆拿毛巾抹脸,一边忙着去烧开水招待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显得很疲惫。前一天刚从山东回京,第二天还要赶往青岛,自从5月29日由他担纲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播出后,梁晓声就忙得不可开交。  《知青》以上世纪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描绘了一幅2000多万名知青从城市走进农村、“在广阔天地经受洗礼”的历史场景。这部没有明星、没有穿越、不靠炒作、题材也不时
甲: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补充了关于张恨水文学成就的一节文字。表明文学史家开始关注张恨水在新文学中的地位了。现在,我们研讨张恨水的创作,是否意味着对张恨水进行再认识?  乙:再认识?认识本来开始于对事物的接触和直观。过去我们对张恨水的认识,并非是大量阅读他的作品以后的揭示与升华,更多的来自先验的印象。只晓得张恨水写旧章回体小说,属于鸳鸯蝴蝶派,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家。因此,对于一个并
《新体育》杂志自1950年7月创刊至今,即将出版第800期,这是中国体育新闻宣传工作和事业发展中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国家体育总局对《新体育》杂志等媒体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我本人也是《新体育》的老读者。值此喜庆之际,谨送去一份真挚的祝贺。创刊66年来,《新体育》杂志热情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鼓与呼,800期来之不易。在不同历史时期,体育事业走过的历程中和取得的成就中,都留下了《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