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捐髓风暴:报恩是催命的节奏?

来源 :知音·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患者赵易威,经志愿者捐髓,做骨髓移植手术后,生命重生。他怀着一颗感恩心苦寻恩人,并开始了掏心掏肺的报恩……
  报恩路上,当他病情复发,恩人再次捐髓,然而,最终他却手刃了这个两次供髓的恩人!是什么让善的交集,最终以恶收场?

重生的男人此念不绝:恩人呐我要找到你


  2012年3月30日,上海松江区沪亭路上的艺轩茶馆内,老板赵易威突然接到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称已联系上两年前为赵易威捐髓的志愿者,可以安排他们见面了。赵易威激动地转身对妻子严慧喊道:“老婆,我终于要见到我的救命恩人了——”
  时年44岁的赵易威,原籍安徽宿州市萧县,高中毕业后来到宿州市打工,从当服务员做起,一直到开起自己的茶叶店。妻子严慧,两人共同创业,女儿赵晶,学习优秀,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很幸福。
  2009年,厄运悄悄降临。这一年7月,女儿赵晶一举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赵易威夫妇送女儿去大学报到,顺便想在上海好好逛逛。来到上海的第三天,赵易威胸口就开始阵阵闷痛,低烧不退,于是来到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却不料被查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生称必须尽快进行骨髓移植!
  赵易威随即住院开始化疗。妻子严慧与赵易威的骨髓配型不符,赵易威的父母、女儿,都与他是血缘关系,都属于半倍相合(合适的骨髓源是全倍相合,半倍相合术后活期不长,复发率高)。无奈,在医生的建议下,赵易威只好向中华骨髓库提交申请,等待奇迹出现。半年内,骨髓库先后为赵易威找到了四名志愿者,有两名弃捐,还有一个联系不上,剩下的一个竟然悔捐。
  为了治病,妻子将宿州市的茶叶店也转让出去。眼看骨髓源遥遥无期,赵易威心灰意冷,就在他准备放弃时,2010年2月初,骨髓库传来消息,终于找到了配型完全符合的志愿者,对方同意捐髓!3月28日,赵易威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术后一周,造血干细胞在赵易威的脊髓中开始生长,手术非常成功!
  2010年5月2日,赵易威出院,回到宿州休养。到8月份,除了每天继续服用抗排异药物,赵易威已与常人无异。赵易威感恩于捐髓者,很想当面报答,但是配型单上,他只知道捐赠者是一名24岁的男性,医院也不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医生说:“根据惯例,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能见面,这是为了保护供患者双方的隐私和权益,尤其是避免对供者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将来即使见面,也要在骨髓库的同意和安排下进行,不能单独见面。”
  赵易威只能把感激放在心里,他发誓将来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好好报答这个恩人。
  鉴于宿州的店面已经兑掉,女儿也在上海读大学,夫妻俩决定留在上海打工,就从挑担卖茶叶做起!打拼半年后,赵易威终于在一家菜市场附近开起了一家小茶叶店。赵易威凭借对茶叶的精通,很快打开销路。到2012年初,赵易威就在沪亭路上开起了一家中型茶叶店。开业那天,赵易威笑中带泪,泪,是因为自己生命的重生,而笑,是他想到自己和恩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想到这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
  赵易威诚信经营,生意奇好,很快,赵易威就买了一台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扎下了根。
  越是成功,赵易威就越发想找到那个当年捐髓的小伙子。2012年1月底,赵易威又一次来到仁济医院,医生被他感动,与骨髓库联系,终于找到了捐髓者!3月30日,终于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4月3日,赵易威带着妻子女儿,终于见到了念念不忘的救命恩人杨志朗。尽管救命恩人和他想象的模样有些不一样:头发微秃,皮肤黝黑,个头也不高,穿着打扮一看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还是上前紧紧握住了恩人的手。交谈中,他终于知道了恩人的详细情况——
  杨志朗,时年27岁,家住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父母都是农民,因为家穷,初中毕业就一直在外打工,目前在一家小吃店里做煎包师傅。由于收入不高,27岁还是单身一人……
  说起捐骨髓,杨志朗告诉赵易威,22岁那年,他和几名同事在南京路逛街,看到捐献骨髓的宣传车,几个人就留了血样。后来接到电话,说他和一个患者适合配型,他就去捐了,当时的想法,反正能救别人一命,对自己也没啥影响。
  据案发后赵易威对警方的供述:“在杨志朗之前,骨髓库已经给我找到了四个志愿者,他们担心对身体有影响,都没捐成。但是杨志朗却丝毫没有犹豫,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把几个弃捐悔捐的事说给他听,他淡淡一笑说:我们这皮黑肉糙的农村人,命大,不怕!这话让我听了心里一热。后来我专门去看了他的住处,觉得他生活很艰苦,我应该尽我所能去帮帮他!”

滔滔报恩心无底线,屌丝恩人欲望在膨胀


  由于与恩人见面需要通过骨髓库安排,赵易威就在交谈中,悄悄留了杨志朗的手机号码。
  第二天,赵易威就约杨志朗到自己的茶叶店见面。看着杨志朗的惊讶之色,他毫不避讳地说:“我能在上海有一席之地,多亏了你啊!”
  得知杨志朗和同事蜗居在一个单间里,赵易威立马通过中介为他找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帮杨志朗搬完家,赵易威告诉杨志朗,以后不要吃没营养的工作餐,下班尽管到他家吃,以后就是一家人……
  考虑到杨志朗打工没有前途,赵易威决定出资,杨志朗出技术,两人合伙开一个生煎包为特色的小吃店。很快,杨志朗在九泾路物色到门面,转让费加上装修,赵易威前后投资了近二十万。
  赵易威人好,在上海结识了不少朋友。自从找回了恩人,他每次和朋友聚会,就会叫上杨志朗,总是重复自己当年获救的故事,一开始,杨志朗有些不适应,后来渐渐习惯了,也渐渐有了功臣心态。
  案发后,赵易威一个开干洗店的朋友向记者介绍说:“我第一次见到小杨时,是在一个饭局上听赵易威讲,我们才知道他们俩的故事。那时小杨还很腼腆,不怎么说话。再后来,小杨参加我们的聚会时,就有些放得开了。赵易威为杨志朗兑下的店面,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事,小店开业时,我们还去捧过场,那次是小杨亲自主灶。”   小吃店开业两个月后,杨志朗嫌太累,又雇了师傅,再也不用对着大铁锅整天煎包子了。他每天西装革履,以老板自居,并且告诉赵易威,打工这么多年,才终于找到了点感觉。赵易威听了很开心,觉得自己终于算得上报答恩人了。
  2013年春节前,杨志朗无意中说了一句,不少小时的伙伴都开上车了,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辆车风风光光回家过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易威马上张罗帮他报名考了驾照,驾照一到手,赵易威真的给他买了一辆上海大众的朗逸轿车……
  短短三个多月,杨志朗就脱胎换骨,被拽入有钱人行列,他根本顾不上打理小吃店,店里生意越来越差,最后入不敷出,2013年4月,杨志朗亏了4万将小吃店出手转让,然后将转让费揣进了口袋。
  赵易威的妻子严慧心里感觉不对劲,采访中,严慧告诉记者:“老赵是个厚道人,当年我跟他结婚,也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杨志朗捐髓救了他,他要报恩,我非常支持,但我觉得,得有个度,杨志朗小吃店停业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对劲,不是那种特别能吃苦的农村孩子的感觉。我就劝老赵保持距离,可老赵对我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小吃店垮后,杨志朗也不急着找出路,每天就是在出租屋上网打打游戏,有什么需要就找赵易威开口,赵易威对杨志朗有求必应。
  2013年6月,杨志朗参与地下赌博,输了近30万,除了转让费输光,他还欠下了14万高利贷。当时,赵易威在宿州参加侄儿婚礼,接到杨志朗的求助电话,马上赶回上海。他找朋友借了7万,才填平了杨志朗的窟窿。严慧得知消息后,和丈夫大吵了一架。采访中,严慧还气不打一处来:“当时我就跟老赵说过,他这样下去肯定要出事的!”
  赌输了钱的杨志朗收敛了一些,并言辞诚恳地向赵易威道歉。赵易威觉得恩人品德高尚,只是一时误入歧途。杨志朗积极考察各种项目,前后又花了赵易威六万多元,每次考察都没了下文。
  此时,赵易威的茶叶店附近开了两家新的茶叶店,规模大,价格还比他低,导致他的生意一落千丈,赵易威不得不将店面迁址到地段更偏僻的明华路。手头没钱,赵易威也不那么大方了,杨志朗心里十分不悦,经常向赵易威的朋友抱怨说老赵现在越来越小气了。
  听到这话,赵易威有些生气,但毕竟是恩人,他怎好意思说?赵易威操劳过度,加上心里郁结,2013年8月发起低烧,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白血病复发!医生说,赵易威身体的耐受性强,建议他进行二次骨髓移植,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赵易威立马通知了杨志朗,原以为他会一口答应,没想到杨志朗说最近身体毛病多,得考虑一下。
  第二天晚上,杨志朗来医院探望赵易威,当时妻子严慧和女儿赵晶都在病房里。杨志朗将赵易威拉到走廊一头,低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当年不懂,现在知道了,捐髓其实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得给他20万补偿。赵易威一听就愣住了,可让他没料到的还在后面,杨志朗犹豫了一下说:“我很喜欢你的女儿赵晶,想跟她交个朋友,如果两个人将来能结婚,你就是我的岳父,为岳父捐髓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听到这,赵易威被激怒了,他第一次对杨志朗发火:“我对你掏心掏肺,你怎么能提出这种厚颜无耻的要求!我不活了也不会求你!”杨志朗反驳道:“不是我,你早死了,还活到现在,我要什么都不过分……”
  赵易威回到病房,气得直抖,面对妻女,他只描绘了杨志朗想要钱的丑恶嘴脸,隐去了杨志朗要和赵晶交往的事,他不想让单纯的女儿知道杨志朗的龌龊想法。严慧也很生气,安慰丈夫说:“他是救过你,你回报得也不少了,以后再也不要理他了!”就这样,赵易威坚决放弃二次骨髓移植手术,最终接受了次选方案诱导治疗法,但疗效一直不好。

灭了两次捐髓的供者!报恩竟是催命的节奏


  2013年十一黄金周,已大学毕业并在上海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赵晶休假,在医院陪了父亲七天。10月7日,她去找到主治医生,了解父亲的病情,医生重复了那句话,最好尽快进行骨髓移植。
  赵晶决定自己去做杨志朗的工作。10月9日,两人一见面,杨志朗就直夸赵晶长得漂亮,又稳重,比上海本地那些物质女孩强多了。赵晶发现他的眼神有些猥琐,有些反胃,但她还是忍住了,开门见山地说:“我给你打一张20万的欠条,你先给我爸做了骨髓移植手术,钱我慢慢还你,这样行不行?”
  然而,此刻的杨志朗,他的目标已经不是那20万了!他盯着赵晶说:“其实,我自从第一次见到你,就喜欢上了你。你若做我的女朋友,别说捐两次,捐十次我也没意见!”赵晶甩开杨志朗的手,正色说道:“我很敬重你,才来求你,你不要想歪了!”两人不欢而散后,杨志朗知道赵晶救父心切,他一次次地发短信,表白自己的好感,后来干脆直接挑明:“只要你跟我在一起,我就答应给你爸爸捐髓,绝不含糊!而且不要一分钱。”一边是在绝症中挣扎的父亲,一边是不让步的杨志朗,赵晶犹豫了。10月15日,赵易威的病情又一次加重,开始咳血。赵晶不能再犹豫了,她决定用身体去给父亲换骨髓!当天晚上,接到短信的杨志朗欣喜若狂,但赵晶提出:第一,仅此一次,我不会嫁给你,你不要做这个指望;第二,你不能把我们之间的事告诉我的父母。杨志朗一一答应,赵晶这才来到杨志朗的出租屋……
  10月16日,杨志朗来到医院,说自己想通了,同意再次为他捐髓。赵易威夫妻俩感激不尽,不知该说什么。经过两个疗程的大剂量化疗后,10月29日,赵易威的骨髓移植手术如期进行。一周之后,赵易威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开始生长。眼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起来,赵晶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但她没想到,尝到甜头的杨志朗仍在纠缠她,赵晶对杨志朗不再搭理。
  11月4日,杨志朗到医院假惺惺看望赵易威,发现只有严慧在医院护理,他料定赵晶在家,因为从10月中旬开始,赵晶就请了长假不再上班了,于是他赶到赵家。案发后赵晶对办案机关陈述:“11月4日那天下午2点多一点,我正在为爸爸炖鸡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我未细看就打开了房门,竟是杨志朗!杨志朗把我按倒在沙发上,我拼死反抗,最后还是被他强暴了!那一刻我死的心都有了!杨志朗威胁我说,以后我得随叫随到,否则就告诉我爸爸,我也急了,对他说你敢告诉我爸爸,我就杀了你!杨志朗吓得灰溜溜地走了……”   为了不影响爸爸的治疗,赵晶最终没有报警。
  2013年11月中旬,一直恢复很好的赵易威突然出现异常,骨髓穿刺报告表明,由于赵易威的造血机能遭到破坏,突然恢复造血后,新的细胞生产出来,肿瘤细胞也突然随之增生。得知这消息,严慧和女儿赵晶抱头痛哭,医院只好再次对赵易威进行化疗。
  11月下旬,赵晶发现例假没有来,到医院检查,发现怀孕了!她只有自己吞咽苦果。12月初的一天,赵晶偷偷让女同学陪着做了人流。
  这天晚上,母亲严慧想回家取换洗衣服,让女儿赵晶去医院护理一晚。然而,虚弱不堪的赵晶躺在床上就睡着了,手机铃声竟然没有听到。严慧急忙赶回家中,在床头下发现了赵晶还没有来得及藏起来的病历和手术费发票。在母亲的逼问下,赵晶最终说出两个月来发生的一切……听完女儿的话,严慧气得抱着女儿号啕大哭,不住地骂杨志朗不是东西。
  哭罢,严慧让女儿休息,自己又赶去医院。赵易威见严慧神情不对,脸上有泪痕,但没问出原因。之后的几天赵晶一直没有来医院,让赵易威感觉到了异常,在他的一再追问下,严慧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赵易威气得肺都炸了,他万没想到,杨志朗竟然这样无耻卑鄙!妻子严慧哭着劝他不要太激动,赵易威表面上被妻子安抚平静下来了,其实内心郁结了许久的愤怒已经爆发:“我一定要杀了他,他欺人太甚!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了!我没跟我老婆和女儿说,准备自己去实施。”(摘自赵易威的讯问笔录)
  12月22日,这一天是冬至,上海阴冷的天气突然放晴。赵易威的病情好转了不少,他提出要出去走走,严慧要扶他下楼,赵易威坚持要自己出去。
  赵易威出了医院,在街边的超市买了一把15厘米长的水果刀,带在身上,然后给杨志朗打去电话,称为了感谢他二次捐髓,中午要请他吃饭。杨志朗不知内情,欣然答应,两人约在11时茶楼见面。杨志朗赶到包厢时,赵易威已经落座。
  两人寒暄了几句,还没点单时,杨志朗的手机响了,他边接电话边踱步到窗前。赵易威觉得机会来了,如果不趁此机会下手,身体虚弱的他就可能不好找机会了。他悄悄抽出水果刀,照杨志朗右腋下就是一刀!杨志朗惨叫一声,跌倒在地上,赵易威继续朝他身上疯狂刺去,直到杨志朗一动不动,他才住手……
  做完这一切,赵易威拿出手机拨通了110,向警方自首。五分钟后,松江分局的巡警赶到现场。
  下午1时,严慧才接到警方电话,得知赵易威将杨志朗杀害,惊得跌坐在地上。得知这一消息,赵晶更是痛哭失声。当天下午,赵易威被刑拘。血案叩问人性,从善开始的交集,为何会以恶收场?报恩到底要遵循怎样的底线?当一个在底层挣扎的屌丝突然被他救助的人拉进“上流”社会,他的欲望渐渐膨胀,心态也会渐渐失衡,最终迷失了自我。
  回首本案,如果回到原点,赵易威还会执意苦寻供者报恩吗?还会将恩人无底线地拽入自己的生活吗?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与他一颗痴痴报恩心难脱干系!
其他文献
基本案情  杨惠是华亭县人,多年前丈夫病故,留下5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经人介绍,杨惠于1989年认识了当时在华亭县某小学当教师的陈树,陈树与前妻生育了2个子女。经历相似、话题相投的杨惠和陈树渐渐熟络起来,认识几个月后,考虑到7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两人决定生活在一起,便于当年10月1日领取了结婚证。  婚后,两人共同抚育着7个孩子,因为没有工作,杨惠更是将全部的生活重心放在家里,照顾丈夫的生活起
1  我是一个从小叛逆的人,和父母的关系一直紧张。  我和爸爸出门,两人总是一前一后地走着,互相不说话。刚工作的时候,下了班能去外面社交就不会早回家。初入社会的我,总以为我的朋友遍天下,不缺陪伴。  对爸爸打来的电话,我的回复总是十分不耐烦:“对,对,今晚不回家吃饭了,不要等我!”  可是爸爸还是会固执地在小区门口等着我,碰到他的时候,他总假装是刚遛弯回来。  有一次碰到邻居家的阿姨,看到我们父女
编辑部决定重新开启微博,周总布置每位编辑一定要开通自己的微博,并且关注《现代妇女》的微博。满天和小夕在鼓捣微博,满天将自己的微博起名叫“月亮上的小触角儿”,害得小夕差点吐了。小夕建议满天把微博起名叫“捣药的小兔子”,还对小马哥说:“你也起个和月亮有关的微博名吧。”小马哥想了想说:“那我只能叫‘砍树的吴刚’了!”  小夕一说完,悬塔塔说:“马哥既然要当吴刚,那我就得叫‘数星星的嫦娥’了,哈哈哈哈哈!
海明威曾写过的短篇小说《世界的首都》,讲述了一位西班牙父亲想与离家出走到马德里的儿子和解的故事。为了找到儿子,他在《厄尔尼诺自由报》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帕科,请于星期二正午来蒙大拿酒店见我。一切都可以原谅。爱你的爸爸。”   在西班牙,帕科是一个很常见的名字,这位父亲来到酒店前的广场后,发现有800位名叫帕科的小伙子在等待他们的父亲。   是什么吸引他们去酒店的呢?正如海明威所说的,是“一切
1     她与乔相识的时候,正是冬天。公司的宿舍里,暖气烧得不热,体质虚弱的她,便时常感冒;这样每日昏沉沉地上班,难免就会出些差错,让苛刻尖锐的老板,毫不留情地记下一过。   而乔那时是老板的得力助手,正处于事业上升的时候,自然事事谨慎,处处小心,与一般的职员,常常有种鲜明的疏离和隔膜。她与乔亦很少说话,她那么平凡,不美,也不懂得像别的女子,神情似一潭秋水,波光流转间,便将陌生男子的心,掳了去。
情之可贵,在于“深”。那些酒肉朋友,点头之交,不过是生命中可有可无的过客;唯有深交的知己与亲人,才是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没有觥筹交错的热闹喧嚣,却有着心有灵犀的默契,这样的“深”交之情,更令人动容。  而涉世灵动,则贵在“浅”字。诱惑太多,利欲熏心,人在名利的层层捆绑中,自然深感不自由。被世俗名利牵着鼻子走,越陷越深,如陷足泥沼,再难自拔。他日醒悟,生命中除了争名逐利,再無其他,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
蒋雯丽还是一头短发,就像《师父》里邹馆长那样,利落也是一样的。不过相比邹馆长的傲气和装出来的场面,蒋雯丽要平和、诚恳得多。  邹馆长是蒋雯丽的“非典型角色”——过去观众没见过这样的蒋雯丽。  不以自己惯常的角色面目示人,是演员蒋雯丽渴望的事。而蒋雯丽的“典型角色”是小荧屏上各种妻子的形象。1999年的《分手》,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2007年的《金婚》,再到刚刚结束第一轮播映的2016年新剧
17年前,陆伟华发现身患绝症的9岁女儿非亲生,男人的尊严让他义无反顾转身而去。然而,当女儿遭生母“遗弃”,生命的烛光在命运的风暴中摇摇欲坠,陆伟华放下耻辱选择了担当。漫长岁月,他用孤单卑微的身躯与命运抗争,只为拯救女儿。终于,在父亲沉甸甸的大爱里,女儿的生命猎猎拔节,成为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2014年春,江苏如皋,一对特殊父女的命运悲欢,激荡、温暖着这座海边小城——灾难压顶,悲愤父亲坠入命运深
1.给公园里扭秧歌的大爷大妈们打鼓的老人,那种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的神态,引人注目。(摄影/王高岩)2. 端午临近,节日的氛围格外浓厚,一个孩子在开心地挑选香包。(摄影/李泳宏)3.旅途中,偶遇农人牧归,游走于漫漫花海,满载着对丰收的希望和劳作后的满足。(摄影/陈维虹)4. 一对散步的老夫妻手拉着手,背影中展现出流淌在岁月中的爱,愿迎面而来的一对年轻人能像他们一样恩爱一生。(摄影/王高岩)5. 行走
悬浮滑板这个东西最初出现于1989年的科幻影片《回到未来2》中。到2014年时,美国一家技术公司Hendo造出了第一个实物,但该悬浮滑板只能离地大约1英寸(约2.54厘米),即使离地这么低的高度,也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导电材料如铜质或铝质的表面才行,且电池的续航时间仅为15分钟。该滑板当年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4年25项年度最佳发明”之一。最近,美国的另一家公司Arc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