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很强教学价值,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心制作的教学“插图”可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收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插图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81-1
合理利用好插图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物理教材中插图有何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插图实施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大多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上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地上的汽车、火车、潜水艇、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等等,无不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物理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每章每节安排了较多的插图,这些插图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实际,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因而,即使一个不起眼的插图,也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揭示物理现象、抽象物理规律于有趣的画面之中,寓教于乐,情切意浓,这些漫画插图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从而改变了“物理无味,物理难学”的观念。例如:教材中的插图揭示“蒸发吸热”的热现象,形象直观,学生易懂易记。又如教材中的插图讲“滑轮”,学生很容易从漫画中去体验定滑轮的特点,感受物理就在身边。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单元,它是在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基础上抽象其本质而形成的,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刚刚涉及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建立一些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材中有意识安排大量插图,许多插图总是从不同角度渗透物理概念。教学中若结合插图,恰到好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无疑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安排了排球运动员击球、自由下落的小球和从桌上滚下小球的运动状态三幅插图,通过对这三幅图观察、分析,抽象其本质,学生很容易得出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初中物理教材在建立物理规律同时,常借助于实验并辅以插图创设相关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规律,理解规律的内涵。这对实验条件较差,无法开展某些实验活动的学校而言,插图安排更显其重要性。
三、利用插图导入课文
利用插图导入课文,就是从文中的插图说起。这种导入从直观现象入手,比一般的导入更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条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有些演示实验都难以准备的农村中学来说,这些插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例如:在讲初二物理“运动的速度”一课时,利用插图,先让学生通过对图中六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整体感知,认识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插图文字中所提供的信息,确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简明易懂地引入本节重点: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怎样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呢?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发人深思,使学生迅速进入境界,又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悬念,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探讨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与插图,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与思考,主动索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插图说明的问题,所揭示的结论及其相关因素,从而为概念、规律形成与建立,一些器材的正确使用打下基础。如在进行“温度计正确使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考虑图示错在何处,由此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如何改正?在读图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温度计的正确用法,最后用教材的论述加以概括总结,以此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进行设疑,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启发他们主动地思考、探究。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一课时,我从分析插图入手:铁比木头重吗?难道一个铁钉会比一艘木船重吗?利用图中文字自然设疑。再如:讲“光的折射”时,利用插图提问:插入水中的金属杆为什么弯了?利用这些鲜明的、直观的插图进行设疑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不但能唤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渴求,更能促进他们积极的思维。
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地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资料,强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插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探究精神,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奇妙声学现象更是举世闻名;《墨经》中早在2000多年前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创造发明,这与他在家庭实验室不断进行实验、探究分不开的。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树立起学习中外科学家勇于实验探究、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学习志向。
总之,插图对物理规律的揭示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在知识的应用上有“行如流水”之功效,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看图、读图、疑图、用图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寻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源,不断积累和扩大信息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插图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81-1
合理利用好插图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物理教材中插图有何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插图实施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大多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上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地上的汽车、火车、潜水艇、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等等,无不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物理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每章每节安排了较多的插图,这些插图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实际,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因而,即使一个不起眼的插图,也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揭示物理现象、抽象物理规律于有趣的画面之中,寓教于乐,情切意浓,这些漫画插图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从而改变了“物理无味,物理难学”的观念。例如:教材中的插图揭示“蒸发吸热”的热现象,形象直观,学生易懂易记。又如教材中的插图讲“滑轮”,学生很容易从漫画中去体验定滑轮的特点,感受物理就在身边。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单元,它是在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基础上抽象其本质而形成的,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刚刚涉及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建立一些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材中有意识安排大量插图,许多插图总是从不同角度渗透物理概念。教学中若结合插图,恰到好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无疑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安排了排球运动员击球、自由下落的小球和从桌上滚下小球的运动状态三幅插图,通过对这三幅图观察、分析,抽象其本质,学生很容易得出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初中物理教材在建立物理规律同时,常借助于实验并辅以插图创设相关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规律,理解规律的内涵。这对实验条件较差,无法开展某些实验活动的学校而言,插图安排更显其重要性。
三、利用插图导入课文
利用插图导入课文,就是从文中的插图说起。这种导入从直观现象入手,比一般的导入更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条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有些演示实验都难以准备的农村中学来说,这些插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例如:在讲初二物理“运动的速度”一课时,利用插图,先让学生通过对图中六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整体感知,认识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插图文字中所提供的信息,确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简明易懂地引入本节重点: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怎样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呢?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发人深思,使学生迅速进入境界,又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悬念,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探讨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与插图,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与思考,主动索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插图说明的问题,所揭示的结论及其相关因素,从而为概念、规律形成与建立,一些器材的正确使用打下基础。如在进行“温度计正确使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考虑图示错在何处,由此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如何改正?在读图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温度计的正确用法,最后用教材的论述加以概括总结,以此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进行设疑,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启发他们主动地思考、探究。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一课时,我从分析插图入手:铁比木头重吗?难道一个铁钉会比一艘木船重吗?利用图中文字自然设疑。再如:讲“光的折射”时,利用插图提问:插入水中的金属杆为什么弯了?利用这些鲜明的、直观的插图进行设疑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不但能唤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渴求,更能促进他们积极的思维。
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地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资料,强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插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探究精神,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奇妙声学现象更是举世闻名;《墨经》中早在2000多年前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创造发明,这与他在家庭实验室不断进行实验、探究分不开的。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树立起学习中外科学家勇于实验探究、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学习志向。
总之,插图对物理规律的揭示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在知识的应用上有“行如流水”之功效,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看图、读图、疑图、用图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寻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源,不断积累和扩大信息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