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 引领数学理解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数学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以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深入理解。现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图形平移”教学为例,说明如下。
  一、引入旧知,联想提问
  教学开始教师出示物体运动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
  当学生说出窗户和移门是平移运动的时候,教师继续提问:“在三年级时我们就认识了平移,这个单元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内容。猜一猜,我们将研究平移的什么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图形会向哪儿平移?平移的次数是多少?平移的长度是多少?怎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今天我们来研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会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了平移,教师利用原图复习导入,以“猜一猜,我们将研究平移的什么问题”为引导,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联想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引导对比,发现问题
  观察对比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对比,在“它们的平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中开展深入学习。
  幻灯片呈现动态演示,图中的小船和金鱼同时向右做平移运动,但平移的速度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
  生:它们都是向右平移的。
  教师引导小结:也就是它们平移的方向是一样的。
  生:它们平移的速度不一样,小船走得快一些,金鱼走得慢一些。
  生:它们平移的长度不一样,小船平移得远一些,金鱼平移得近一些。
  教师引导:平移的长度称为平移的距离,它们平移的距离也不一样。同学们真棒,通过观察对比异同,发现了今天我们将要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猜想中,虽然有部分学生隐约感知平移有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但没有具体素材支撑,感知是肤浅的。在观察对比小船图和金鱼图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具体感知到平移有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
  三、引领思考,探索问题
  针对学生在确定平移距离时更易出错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以“怎样在方格图上准确地数出平移的格数”的问题为引领,通过学生独立探索,找到数出平移格数的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生:我是看船尾的这个点,然后一格一格数到平移后图形的船尾。
  生:我是看船顶上那个点,然后一格一格数到平移后图形的船顶上那个点。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形上找出一个代表点,在没有移动的时候,记作0,然后向右每移动一格,分别记作1、2、3……一格一格地数下去,找到平移后图形的对应点,看看移动了几格。
  生:还可以看船帆的一条边,数一数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教师小结:确定图形平移了几格,可以看对应的点平移了多少格,也可以数一数前后图形中相对应的一条线段平移了几格。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数格数”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并总结出确定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平移物体每一组对应点或者对应线段,平移格数都一样,平移前后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四、自行设问,发散思考
  为了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设计平移要求,你怎样设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进行解决。
  师:看到平移前后的图形,我们已经会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现在变一变练习的形式(出示上图),请你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生:不知道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
  师:是啊,如果让你设计平移要求,你怎样设计?
  生:向上平移2格。
  生:向下平移4格。
  生:還可以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1格……
  师:很好的想法!图形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平移。请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指导,并请画好的学生帮忙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全班交流画平移的方法。
  (设计意图:看图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与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思维方向互逆的练习。“如果让你设计平移要求,你怎样设计?”这一问题,启发学生从练习设计的角度学会提问,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对平移的认识。)
  五、回顾反思,设疑延伸
  回顾和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从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带着思考离开教室。
  师:想一想,今天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平移的?
  生: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今天学会了怎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生:我知道了确定一个物体的平移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去思考……
  师:我们以后还将要研究平移,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
  生:可以研究平移的速度。
  生:还可以研究平移的次数。
  生: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怎么画出平移的图形。
  生:一个圆柱形的树干从山坡上滚下来,是平移吗?……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将来我们确实还会研究更为复杂的平移问题。
  教师小结:数学是基础,数学知识很有魅力,很有趣味,我们来看一道有趣的问题,你来试着移一移(如上图)。
  (设计意图:课堂不是让学生没有问题。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总结不仅要总结收获,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浙江省开化县朝阳小学
其他文献
媒体报道,教育部拟通过采取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明确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鼓励普通高中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而由于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相差较大等原因,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农村优秀教师想方设法调进城市,结果导致部分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样也就造成许多农村孩子所接受的教育
李爱君,“唐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河北省优秀教师”,因其突出表现曾于2007年被授予唐山市开平区“十大优秀人民公仆”。    她如一株幽幽兰花,淡雅清幽,清心似水;而每一次面对困境,她却又如傲雪红梅,坚强乐观,微笑绽放,让人心生敬佩。她就是年仅42岁却已在杏坛辛勤耕耘24载,用满腔真情不断谱写教育幸福华章的河北省唐山市安各庄小学校长李爱君。  全情播洒师爱的幸福种子  年少时,李爱君受当教师的父
【课前思考】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起始课,它是学生后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第一学段中,学生接触过用“图形符号表示特定量”的内容,如( )、□、○等,初步积累了用符号表示数的经验;第二学段开始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本课是“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学会用字母表示一个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如何帮助
今年北京的四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去香港读大学。(见《看天下》,吴久久/文)  2004年,包括李杨在内的60个学生被香港录取,他没有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下马威,新生都被扒掉了裤子,这是英国的传统,内地学生肯定受不了。融入香港也不那么容易,比李杨早到一年的周原说,香港学生习惯商业资本主导文化,他们之间很容易交流,但却非常排外。李杨曾经休学回上海开书店,后又转读中文,这在香港都很容易办到。  无论如何,在
“竞争面前,我们自主历练”  孙老师:在我们身边有一种现象,有的同学课间读课外书,很少带课本和作业本回家,也很少埋头学习,但成绩却比较理想。你是不是这样的“天才”?  张可心:绝对不能抱有轻轻松松就能学好的心态。初四时,我原来自以为之前功底不错基础比较牢,虽然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猛学,一套一套地做题,打题海战术,我却不以为然,偷懒自作聪明,有点看不起成天做题搞题海的学习方法,后来考试一次一次地失利
今天,天气格外明朗,碧空如洗,天空纯净得像一块蓝宝石,美丽极了!我要坐车去同学家玩,车里人满为患。   车开得好好的,司机突然来个急刹车,一名女乘客的白鞋子被一名男乘客一不小心踩到了!这时女乘客的眉头紧皱,青筋暴起,头发像钢针一样竖起说:“你看看,你把我新买的白鞋子给弄脏了!”   “不就双鞋子吗,那么激动干嘛?”   “你做错事怎么还这么嚣张啊!”   其他乘客听到他们争吵的声音就像北极
前几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分别在两所学校做调查,询问学生的人生理想。大部分学生都说想当外资白领,这一结果令人非常震惊。理想是人类一切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没有远大理想就走不远。无论是对新思想领域的开拓,还是对知识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人类靠的都是一股理想主义的精神。  大学应培养出一些“傻瓜”,他们能不为外在物质利诱所动,行事时只考虑事情本身的意义。爱因斯坦拿了两次诺贝尔奖,第二次
【摘要】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西省60所城乡普惠性幼儿园,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城乡差异,市区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普遍优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总体办园情况、保教质量与在园学前儿童发展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惠性幼儿园; 发展现状;建议  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完善普惠性民办幼
亲爱的孩子:  你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看着你的成长,我感觉到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今天我想给你讲讲关于大地的故事,我希望这谈话能使你今后的人生更加幸福。  大地惠我良多,但是我是一个逃离了故乡的人。我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我过于煸情,而且很难理解。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现在所住的地方没有大地,只有街道纵横,只有车来车往,绚丽明亮的灯光总是遮蔽了月光。城市满足了我们的欲望,而乡村终有一天会使我
“核心素养”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和热点。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关键能力。那什么是数学关键能力呢?目前没有精准的定义,各国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界定。基于我国小学数学而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关键能力是指在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中,学生以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