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被证实有效,但不同诱导方法之间的差别尚无报道。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对比及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采用不同诱导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移植对脊髓损伤疗效的差别。方法: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化学诱导和生物因子诱导后,收集备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脊髓半横切法建立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1周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部位局部注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化学诱导组局部注射化学诱导成的神经元样细胞,生物诱导组局部注射生物诱导成的神经元样细胞,DMEM培养液组局部注射细胞培养液。对48只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2,3,4,6,8,10,12周进行BBB评分,并于第12周末对损伤部位进行取材做组织切片,观察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模型建立后1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化学诱导组和生物诱导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DMEM培养液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化学诱导组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别(P=0.4363),生物诱导组恢复效果好于前2组(P<0.05)。生物诱导组大鼠运动功能持续恢复显著好于其他3组。脊髓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化学诱导组近似,脊髓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样细胞崩解、空洞形成少于DMEM培养液组,生物诱导组神经损伤修复效果最佳。提示化学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经过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神经损伤的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别;而经过生物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未经诱导和化学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其他文献
<正>晚清印坛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赵之谦以聪颖天资合皖浙二派为一体,且取法广泛,取法乎上而印外求印,终成一代宗师。赵之谦印学的成功之路,对黄士陵来说,是最好的借鉴途径,
期刊
背景:临床中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方式包括交锁髓内钉技术和微创经皮钢板技术。大量回顾性研究都证实这两种策略临床有效,但两种治疗方法孰优孰劣,目前仍无定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跟大家分享。
期刊

文章以铁路直角坐标方位角为基础,总结得出全站仪坐标模式测量的坐标计算公式。对现场全站仪坐标测量的计算工作有简单实用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于铁路测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P53可通过阻断P53-P21蛋白通路,显著提高干细胞分化率。而5-氮杂胞苷主要通过激活P53-P21蛋白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凋亡。目的:观察P53特异性抑制剂
在现代社会中,颅脑损伤已成为人类伤残乃至死亡的主要病因。为提高治愈率并降低颅脑创伤的伤残率,人们先后建立了多种神经细胞体外机械损伤模型。本文综述了神经细胞体外机械损
<正>马齿苋(portulace oleracea)又名瓜子菜,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痛肿疗疮等证。本实验对马齿苋免煎颗粒水
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患者,急诊手术行一期切除吻合失败的风险较大,既往多采用较为安全的分期手术策略,但分期手术存在心理、经济负担等弊端,随着医学进步以及新技术发展,
本文分别讨论了元小说中露迹、戏拟和拼贴这三种叙事手段及其具体表现方式,并进而分别阐述了它们的操作策略;露迹——通过对小说虚构性的自我揭示,从而引起人们对小说与现实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是描述莲的优美诗句。炎炎夏日,约上亲朋好友,步入池塘,看到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