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能量行肺静脉电学隔离的即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应用超声能量行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学隔离治疗的即刻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39例接受肺静脉超声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消融温度的不同分为低温消融组(22例)和高温消融组(17例),前者消融时预设温度为50~55℃,后者为60~65℃.两组的消融部位均位于肺静脉开口部,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学隔离.比较两组肺静脉电学隔离率,并分析影响消融效果的解剖因素. 结果总计消融115根肺静脉,其中78根(67.8%)达到消融终点.高温消融组的肺静脉电学隔离率(78%)显著高于低温消融组(60%)(P<0.05).影响肺静脉电学隔离效果的解剖因素主要包括:漏斗状肺静脉开口、肺静脉开口异常扩张、肺静脉主干与左房顶部平行等. 结论现阶段应用超声能量行肺静脉电学隔离的即刻效果可以接受,影响消融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消融温度和受治肺静脉的解剖学特征.

其他文献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与融合,促使医学内涵蕴义和框架结构的嬗变,进而提高了医学的科学品位.医学科学领域中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人文科学的高度一体化,深刻揭示了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医疗服务诚信、服务公平、服务有效和服务满意,是医疗服务中人文精神的体现,表证着医院品格和核心价值观念,是满意医疗服务的前提和保证.作者强调指出,医疗服务中的伦理道德和人文思想建设,是现代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
目的探讨提高髋臼骨折复位质量的方法. 方法自1995年3月至2001年8月,共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89例.按Letournel法进行分类,后壁骨折27例,后柱骨折5例,前柱骨折3例,横断骨折15例,双柱骨折15例,后柱+后壁骨折13例,横断+后壁骨折6例,"T"形骨折5例.选择Kocher-langenbeck切口46例,髂腹股沟切口27例,扩大的髂股切口1例,前后联合切口15例. 结果根据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