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起点开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应该的状态”,也要重视学生“现实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对于学生原有的起点,教师应视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适当的运用。
  案例描述:教学“认钟表”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打一物。(学生猜测略)
  师: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生1:它能提醒我起床的时间到了,该起床了。
  生2:它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
  师:关于钟表的知识你都了解些什么?
  生3:我知道钟面上有三根针,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还有一根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生4:钟面上有12个数字。
  生5:每两个数字之间还有一些小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6:我还会看几点了。
  师:哦,真了不起,你都会看时间了!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6(自豪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点。
  生7(激动地站起来):我也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有些同学已经会认钟表了,请会认钟表上的时刻的同学举手。(大部分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师(逐一出示钟面8时、3时、6时、 9时、12时):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
  案例反思:
  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不是带着单纯的空脑袋走进教室的,并非是“一无所有”地走进课堂,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关于钟表的知识,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时,很多教师却只顾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零开始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提不起兴趣。本节课,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自身经历,以学生为本。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对钟表的了解情况,再由学生说一说看时间的方法,带动其他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能有效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设定的教学起点要尊重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以此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要从学生出发去备课
  教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必须与学生自己的“学案”相吻合,这样才有利于建构“教与学”的和谐课堂。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关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有了多少知识基础?平时养成了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程度如何及心理素质状况如何……这样,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备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拔高也不滞后,使教与学顺利接轨。
  3.要善于取舍教学环节,调整教学顺序
  可以通过课前谈话和课始、课中提问等方式进行调整,如“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等,听一听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讲,哪些知识可以略讲甚至不讲,紧紧把握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引领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减少无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责编蓝天)
其他文献
近日,由电影频道、湖北广播电视台与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出品的抗疫公益短片《2020使用说明书》在全网平台正式发布,以艺术化的真实影像为仍在与新冠病毒积极斗争的世界送上一份暖心问候。  《2020使用说明书》,是青年电影导演乐书婷继《武汉,我们等你》与《阳台里的武汉》后推出的第三部抗疫公益短片。演员黄晓明以深沉而富有力量的旁白诵读,温暖诠释着中国电影人积极参与全球抗疫的责任与决心。艺术化影像凸显人民至
满怀音乐梦想的中学音乐老师高纳,终于获得在高端音乐俱乐部表演的机会,他满心欢喜地走在路上,却意外掉进窨井,陷入深度昏迷。  高纳的肉体在医院,灵魂却来到了“生之来处”,即人类出生前的灵魂聚集地。灵魂们在生之来处的“心灵学院”接受培训,他们需要找到“火花”,获得地球通行证,才能前往地球。高纳稀里糊涂地成了“心灵学院”的导师,负责教导编号“22”的灵魂。22从未找到过“火花”,高纳便和22约定,他帮2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少女佳禾》  类 型:剧情  导 演:周笋  编 剧:周笋  色 彩:彩色  片 长:100分钟  对白语言:普通话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2020年12月11日  主 演:邓恩熙、李感、吴国华、李依宸  在电影《少女佳禾》中:两年前,李佳禾的母亲突然遇害,令李佳禾和父亲的生活偏离了正常轨道。在佳禾的世界里,母亲犹如她生命中的一道光,当这道光戛然熄灭的时候,她的生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第五册起增设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这两个栏目的教学内容。“思考题”是弹性教学内容,它源于教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又略高于基本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让“思考题”的教学成为激励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独立思考的园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创造性地加以拓展运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独立解决思考题提供思维
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他们收获了知识,获得了体验,还建立了自信心。为此,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探究欲望。如教学“
“找规律”是新教材编人的内容,安排的是周期问题。周期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周期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且能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周期问题。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情
错误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错误的存存,要善于捕捉和运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资源,让“错误”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出错”的几方面原因    1 知识遗忘  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新知后,在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相对较快。而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为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的编
基本信息  书名:《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套装全5册)  作者:葛承雍  ISBN:978-7-1080-6672-5  装订: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680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体量巨大的《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以5卷本的容积,多层次、多维度地反映了外来文明融入中华文明这条历史长河的文化自觉;揭示了中华文明在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互
最近,笔者听了几节“圆的认识”研究课,发现执教者都能围绕“画法”“数学名称”和“特征”三部分展开教学,可听下来感觉却像是“捡了一大堆砖头,但最终却没能砌成房子”。学生虽然能够正确画圆并知道了相关数学名称及其特征,但这些认识是支离破碎的,仍然停留在“盲人摸象”的水平上。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案例简述:    一、一画,初步感悟圆的画法    1.让学生用圆规在作业纸上任意画几个圆并思考:你是怎
芭蕾舞的服装  芭蕾舞服装最初由宫廷舞会服装演变而来,女士穿拖地长舞裙和紧身胸衣,男士穿长外套和长袜,外罩以短灯笼裤或用鲸骨支撑的短裙,都很笨重,佩戴的饰物也很繁复。后来男士改穿希腊式长袍,有的舞剧人物也穿民间服装。18世纪,法国舞蹈家卡马尔戈和诺韦尔相继剪短女舞裙,以利于舞蹈技巧(尤其是打脚等快速碎小动作)的发挥。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舞蹈家M.塔利奥尼等人才彻底进行改革,使用了专门的芭蕾舞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