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近几年,我国的林业建设发展迅猛,造林养护工程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基于此,通过了解我国中幼林抚育管理的工作,进而论述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并且分别从松土除草、修剪、灌溉等方面入手,讨论增加中幼林成活率的办法。
关键词 中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7.030
保護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共同追求,同样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自从国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文件,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响应这一政策,以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1]。十几年来,各级政府和地方为了建成“青水秀、村秀美”的健康、绿色家园,通过提高绿化率、增加森林的面积,建造了众多的人工林等方式,而且已经获得了瞩目的成功。但在建造绿色家园的同时,只是把重点放在增加森林和绿化的面积,但却没有注重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或者说对于抚育管理过于疏忽,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还有一些原因是缺乏资金而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管理和保护,这样也就造成了树不见树、林不成林的现象产生。所以,要提高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绿化造林的成果,这也成为当今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
要想更好地保护绿化造林的成果,必须做好抚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新种植的幼林。幼林对于较差的环境的抵抗力不高,也极易受到牲畜和人为的威胁和伤害。因此,合理选择中幼林的抚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稳定性,也能够增强林木生长的质量,从而尽快成林,并获更多的森林效益。
首先,使林木的生长更加健康强壮,同时增加林木的保存率。林木种植后,从成活到建成森林,林地中的藤蔓、杂草会疯狂的蔓延和生长,进而威胁和抑制林木的生长,特别是在林木生长较快的时间段内,其因生命力顽强,根系盘根错进,不但会消耗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也会抑制林木的根系生长,易致使林木生长缓慢,抵抗力较低,更有可能使林木死亡[2]。所以,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才能给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而健康的环境,才能够加快林木的生长,进而增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例如,适当的松土、施肥,除去杂草和灭虫等方式。
其次,可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加快成林,提高树木的抵抗力。对于中幼林的抚育,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与林木的管理和保护等。可以采取人为的方式提高林木生长的环境质量,进而给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环境支持,这也是提高林木生长速度的重要措施。当然,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直接通过人力来提高林木生长的环境,避免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过多影响,进而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同时增加林木的抵抗力。
再次,通过调整林木分化的结构,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一些密闭程度较高,并且林分比较明显的中幼林,在其中生长的林木,竞争力度较强,会发生一些树压树、藤灌蔓爬等现象。因此,科学合理的抚育管理极其重要。要及时清除一些杂草、枯枝,这样可以降低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竞争。另外,要及时地调整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距离,防止树木的密度过稀或过密。从而使树木密度更加合理、整齐,这样提高树木生长的环境质量,树木可以获取充足的营养、光照,进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
2 中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2.1 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加强领导
各级地方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林木的抚育管理工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林木的抚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对于抚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各级政府要积极地投入到抚育工作中。同时,与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状况相结合,让造林工作和抚育工作双管齐下,并不断提高抚育工作的力度[3]。
2.2 合理规划作业区与小班区
合理地划归作业区和小班区是抚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一,工作人员要确定作业区,并对小班区做好规划工作。如某个林场中幼林采取了以下的做法:通过查阅森林资源的资料,确定了抚育地方和工作区,并且划分作业小班。主要是通过依照不同的抚育方式来划分,并且通过一些定位装置来测量面积,从而细致的划分作业小班;调查小班区内的树木的种类、年龄和每平方米种植树木的数量,然后确定相应的抚育管理工作方案,从而对抚育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在中幼林抚育管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统一规划林木,并且对林木要集中管理;二是对于一些珍贵稀有的树种要做好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抚育工作计划[4]。
2.3 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益
森林抚育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规范抚育的工作人员。工作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都要做好详细、科学、合理的计划,规范工作人员对森林管理的技术、施工方案、标准和质量,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对于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技术,如修剪枝叶、浇水和施肥等,从而加快林木的生长,并提高树木的质量。
2.4 将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管理
将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责任化,和各级政府的林业部门签订责任协议,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地块,从而提高责任意识。对于第一年种好的树一定要确保其能存活下去,可以确保在第二年能够成片地存活,第三年就可以形成景观,通过制定三年一体的工作方针,从而更好地落实抚育管理工作。
2.5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要想提高树木生长环境质量,中幼林抚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能够提高树木的质量,而且有资金的投入少、后期见效快的优势。所以,国家可以加大对于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从而更好地完成抚育工作。各级政府加快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抚育工作可以持续、高效的进行,加快林业发展的速度。
3 结语
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对于造林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中幼林的抚育工作,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方案,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工作。进而增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我国的林业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郑启恩,符成峰.海南西联橡胶中幼林生长情况调查[J].热带农业科技,2008,31(3):21-22.
[2]赖向锋.紫金县中幼林的资源现状及经营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196.
[3]温远东.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J].北京农业,2014(9):82.
[4]陈永强.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中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7.030
保護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共同追求,同样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自从国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文件,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响应这一政策,以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1]。十几年来,各级政府和地方为了建成“青水秀、村秀美”的健康、绿色家园,通过提高绿化率、增加森林的面积,建造了众多的人工林等方式,而且已经获得了瞩目的成功。但在建造绿色家园的同时,只是把重点放在增加森林和绿化的面积,但却没有注重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或者说对于抚育管理过于疏忽,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还有一些原因是缺乏资金而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管理和保护,这样也就造成了树不见树、林不成林的现象产生。所以,要提高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绿化造林的成果,这也成为当今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
要想更好地保护绿化造林的成果,必须做好抚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新种植的幼林。幼林对于较差的环境的抵抗力不高,也极易受到牲畜和人为的威胁和伤害。因此,合理选择中幼林的抚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稳定性,也能够增强林木生长的质量,从而尽快成林,并获更多的森林效益。
首先,使林木的生长更加健康强壮,同时增加林木的保存率。林木种植后,从成活到建成森林,林地中的藤蔓、杂草会疯狂的蔓延和生长,进而威胁和抑制林木的生长,特别是在林木生长较快的时间段内,其因生命力顽强,根系盘根错进,不但会消耗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也会抑制林木的根系生长,易致使林木生长缓慢,抵抗力较低,更有可能使林木死亡[2]。所以,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才能给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而健康的环境,才能够加快林木的生长,进而增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例如,适当的松土、施肥,除去杂草和灭虫等方式。
其次,可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加快成林,提高树木的抵抗力。对于中幼林的抚育,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与林木的管理和保护等。可以采取人为的方式提高林木生长的环境质量,进而给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环境支持,这也是提高林木生长速度的重要措施。当然,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直接通过人力来提高林木生长的环境,避免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过多影响,进而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同时增加林木的抵抗力。
再次,通过调整林木分化的结构,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一些密闭程度较高,并且林分比较明显的中幼林,在其中生长的林木,竞争力度较强,会发生一些树压树、藤灌蔓爬等现象。因此,科学合理的抚育管理极其重要。要及时清除一些杂草、枯枝,这样可以降低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竞争。另外,要及时地调整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距离,防止树木的密度过稀或过密。从而使树木密度更加合理、整齐,这样提高树木生长的环境质量,树木可以获取充足的营养、光照,进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
2 中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2.1 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加强领导
各级地方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林木的抚育管理工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林木的抚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对于抚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各级政府要积极地投入到抚育工作中。同时,与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状况相结合,让造林工作和抚育工作双管齐下,并不断提高抚育工作的力度[3]。
2.2 合理规划作业区与小班区
合理地划归作业区和小班区是抚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一,工作人员要确定作业区,并对小班区做好规划工作。如某个林场中幼林采取了以下的做法:通过查阅森林资源的资料,确定了抚育地方和工作区,并且划分作业小班。主要是通过依照不同的抚育方式来划分,并且通过一些定位装置来测量面积,从而细致的划分作业小班;调查小班区内的树木的种类、年龄和每平方米种植树木的数量,然后确定相应的抚育管理工作方案,从而对抚育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在中幼林抚育管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统一规划林木,并且对林木要集中管理;二是对于一些珍贵稀有的树种要做好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抚育工作计划[4]。
2.3 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益
森林抚育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规范抚育的工作人员。工作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都要做好详细、科学、合理的计划,规范工作人员对森林管理的技术、施工方案、标准和质量,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对于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技术,如修剪枝叶、浇水和施肥等,从而加快林木的生长,并提高树木的质量。
2.4 将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管理
将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责任化,和各级政府的林业部门签订责任协议,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地块,从而提高责任意识。对于第一年种好的树一定要确保其能存活下去,可以确保在第二年能够成片地存活,第三年就可以形成景观,通过制定三年一体的工作方针,从而更好地落实抚育管理工作。
2.5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要想提高树木生长环境质量,中幼林抚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能够提高树木的质量,而且有资金的投入少、后期见效快的优势。所以,国家可以加大对于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从而更好地完成抚育工作。各级政府加快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抚育工作可以持续、高效的进行,加快林业发展的速度。
3 结语
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对于造林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中幼林的抚育工作,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方案,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工作。进而增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我国的林业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郑启恩,符成峰.海南西联橡胶中幼林生长情况调查[J].热带农业科技,2008,31(3):21-22.
[2]赖向锋.紫金县中幼林的资源现状及经营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196.
[3]温远东.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J].北京农业,2014(9):82.
[4]陈永强.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