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理”自然到伦理世界r——论朱熹自然观的伦理内蕴与价值审视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理自然观是朱熹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朱熹不是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自然,而是从主体论、价值论的视角理解自然,把自然作为内在于人的一种存在来体认,朱熹天理自然观充满着强烈的道德意识.所以,对朱熹的天理自然不能仅从实在论的角度作认识论的解读,更要分析其伦理内蕴,并对其价值全面、辨证地加以审视.从伦理内蕴来看,朱熹自然观蕴含的伦理意蕴主要为:“天理”是人伦的最高法则;阴阳二气是“天理”在人间秩序的体现;“五常”是“天理”自然在人伦社会中的呈现.从价值审视上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从自然哲学的角度来说,朱熹提出的“天理”是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不具有自然的真实性和实体性,因而是荒谬的.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说,朱熹提出“天理”概念,把天人合一道德的价值上升到“天理”的地位,这为当时应对佛家和道家的挑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功利盛行的当下,深刻理解朱熹天人合一道德理念,为人们心灵的安顿、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从“形象”入手理解人性是奥古斯丁自我学说的核心进路.他不仅突破了希腊教父关于“形象”与“相似”的解释范式,以及希腊哲学中的“与神相似”观念,而且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
作为公羊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大一统”说与 《尚书·洪范》的“建用皇极”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关联.首先,二者皆以“君极”之立作为王道之行的关键因素;其次,二者皆以“王正”作
在人类成长史上,长期的性别压制迫使女性退化为从属者、失语者和隐匿者;进入19世纪后,女性作家从幕后走向前台进而坚强崛起,主动书写女性自身及其真实处境,多维度呈现女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