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毕,秋风渐弱,江雾消散,隐隐月光透过江雾,一片澄清明朗,余遂有叹焉:“月既出,则阴霭终将消尽矣。”
  【关键词】清;美;生;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秋叶瑟瑟,江雾弥漫,点点荧光缀于江岸,穿不过夜雾,横不过滔滔,叆叆大树下,仅有一只倦猫,凄凉哀叫着,眺望远方的微光,如此之静谧,又如此之悲凉。于这苍茫大地间,磅礴江渚上,浸骨寒风中,余遂有所思。
  何为之清?清,可谓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之宠儿,不尽的人慕名而来,为之撞得头破血流。是以人人独爱其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顾自开,孤芳自享。于之孟子,清则是寡欲。修养身心的基本便是见素抱朴,可私寡欲。于之霍尔顿,清则是那一大片麦田的守望者,看护着纯真善良的孩子,永不受世俗的干扰。于之卢梭,清则是瓦尔登湖畔那片水域中的水鸟与林边的小屋。顺心而居,心如明镜,了无尘杂,莫非只有切断尘缘,远离世事才能“独享其清”?非也。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同身居台湾的林清玄先生,身处纷乱的世界,也能“心无外物,随遇而安”。这不正是处在当代社会我们的最好例子吗?城市中再如何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倒下的不过是甘愿为之献身的人罢了,沙漠中可有绿洲,难道万物杂糅中却不可有清明吗?是了,清便是你心中的那口泉眼,一掌大小却足以浸润全身,只要你追逐它,便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了。
  何为之美?心似光彩照人之明镜,于你眼中,万物皆净,万物皆美。心似明镜,察万物之美。《大学》里说:欲治其国,必先齐家;欲齐其家,先修己身;欲修己身,先正其心。做一切事之源头就是先正其心。端正心灵之位置,发现万物之最美。那截去双臂的刘伟,10岁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放弃自己,坚持用脚做一切正常人做之事,甚至对钢琴产生了的兴趣。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练习,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通过中国达人秀成了小有名气的“无臂钢琴师”。他透过明镜似的心灵,看到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并坚持为之努力下去,乐观而又勤奋,他成功了。心作明镜,方能察觉万物之美。热爱生活,方能成镜;淡然处世,方能拭尘。热爱生活的人,定是心灵纯净的善良人。三毛毫不犹豫地踏上撒哈拉沙漠,不求安平,只求烈烈沙漠中的一抹斜阳和热烈奔放的冒险生活,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书写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美好生活。她心中的明镜照出了这个她热爱的、满意的世界。“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会有明确的志向。淡然处世,心如止水,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永远不忘其本,不忘其心。热爱生活,淡泊处世,对世间美好小事忍俊不禁,对世间功名利禄淡然处之,在你眼中,皆无尘杂。心似明镜,万物皆美。
  何为之生?或为窗外那棵小苗,舒展的是对生的渴望,抑或为那米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光阴,既要生存于世,亦要生活于世。于之竹林七贤之属,生便是放浪形骸之外,扪虱而谈,以天地为屋,屋房为裤,活得潇洒自在,为人兴叹。于之孔明,生便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守着荒田草屋,淡泊清心,安详地度过一生。于之三毛,生便是追随头顶的太阳与身边的爱人,勇敢地踏上未知的土地,自由放纵,不羁地过完一生。古往今来,无数人挤破头想要载入史册,成一生只等发光,而不惜耗用一生的光阴成就死后的一番成就。人呀!生实在是再相似简单的一件事了,纵有广厦千间,安眠却仅需六尺;纵然家财万贯,日食也不过三餐,即使再小的人物,生于世,活于世,便能令世界发出重重的慨叹。是了,生便是摒弃一切,随心所想,随遇而安,或轰轰烈烈地过完一生,或寂静无声地悄然死去。
  何为之死?有生就有亡,有新必有旧。死既是人的终点,更是世界的新始。“死”这样广泛深刻的名词,人人又有不同的定义。于之夏完淳,死即为他挥洒热血,倾泻悲愤的方式,他的侠肝义胆,激越豪情。在那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却通过这样的悲剧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怎不令人感慨?于之杜甫,死却是他痛苦的终结,享乐的开端。多年的苦病孤寂与晚年的一叶小舟,成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历经沧桑悲凉,死成了他最好的归宿。于之陶渊明,“死去何所道,拖体同山阿”便是他对死亡的解释。于他而言,死亡不过如同家常便饭,不过就是成为大山的一部分,寻常而不需多言。这份豁达,实属难见。是了,死既是终结,又是开端,不过是世上最常见,最不需要多道的东西了。
  思毕,秋风渐弱,江雾消散,隐隐月光透过江雾,一片澄清明朗,余遂有叹焉:“月既出,则暮霭终将消尽矣。”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课文文本体验的兴趣,引发学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故而,加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推陈出新,搞好创意阅读,则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关键词】创意阅读;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语文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科,语文的魅力在于作者透过未竟的文字,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我们语文教师,作为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引路人,要善于针对教材中的留白,巧妙补白,从而演绎文本,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补白;语文;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补白”是一种阅读教学的艺术。教师在阅读课堂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激活学生想象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取石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 年6 月~2012 年8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94例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6 例患者术后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效果一直不显著,使得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经常容易出现卡词、无话可说等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以及一些教学方法,不断地钻研着适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但由于教师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摘要】80%的农村家庭中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与基础又参差不齐,优劣悬殊甚大,课后补习很有必要。课外补习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值得我们探讨。文章仅仅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的语文课外补习为例,从作业的辅导、阅读兴趣的激发、写作的训练等几个方面,谈谈语文补习的得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补习;作业辅导;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志,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巧妙引导,让学生多接触课外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课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的表达形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学习文言文可以讓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语言,同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得失,分析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训练指导误区、批改评价误区,特别是对中学生作文心理指导方面有独到的认识,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训练心理;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作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