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对比阅读促进文本理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借助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特点、理解文本概念、领悟文本哲理,从而使文本的学习更深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文本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52-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得更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质量,并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一、借助对比阅读,抓住人物特点
  一些描写人物的文章,作者常运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或者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等来刻画主要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情感。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利用好这一点,在文章中找到对比之处,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我带着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人物语言(父母的呵斥等),感受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如痴如醉的作用。
  师:同学们,你们在课文里找找看,法布尔高高兴兴地带着昆虫回家时,他父母是怎么对他的?
  生1:他父亲看到后怒火冲天,大声呵斥他“可恶、小傻瓜、给我扔了”。
  生2:他母亲在旁边也是很严厉地骂他。
  师:你们能从法布尔的父母对他的言辞和态度中体会出他对小昆虫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3:酷爱、入迷……
  通过细读文中法布尔父母的话,就可以在对比中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
  二、借助对比阅读,理解文本概念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将文本中的一个概念和另外一个与之矛盾或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深化我们对概念的认识。
  例如,很多学生对于《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所描写的聂荣臻将军对敌人的孩子很好的行为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一个准确的“敌人”的概念,所以对将军的这种爱恨分明的品格理解得不到位。在这里就可以用到对比概念的方法,将“日本人民”和“敌人”的概念做对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聂将军保护这两个日本女孩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1:因为他们不是敌人,而是战争的受害者。
  师:那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谁呢?
  生2:侵略者是敌人,他们有罪。
  生3:毒害中国老百姓的日本人才是敌人。
  生4:挑起战争的日本人才是罪魁祸首。
  师:那么,对于日本侵略者,聂荣臻将军和我们的八路军又持什么态度呢?
  生5:他们对侵略者深恶痛绝。
  师:那我们能体会到聂荣臻将军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6:爱恨分明,对敌人的身份有明确的划分……
  师:其实,现在很多日本民众都希望和平稳定,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与之友好相处。但也有一些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仍然想着军事扩张,所以我们也要对这部分日本人提高警惕,一旦他们侵略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会拒之于国门之外。
  学生在这种对比概念的阅读中,明确了“日本人民”和“敌人”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体会到了在这场侵略战争中,只有日本侵略者才是我们要对抗的敌人,而那些日本民众也同样是受害者,我们需要与他们和平相处。
  三、借助对比阅读,领悟文本哲理
  很多文章里作者都是用次要人物的行为来反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对于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去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例如,在教学《最佳路径》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对老太太和其他人卖葡萄的方法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
  师:同学们,课文里的农民一般是怎么卖葡萄的呀?
  生1:先摘下来,然后在公路边叫卖。
  师:那作者专门写的老太太是怎么卖葡萄的呀?
  生2:支付五法郎就可以自己随便摘。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好吗?好在什么地方呢?
  生3:可以自己亲身感受摘葡萄的乐趣。
  生4:客户会觉得可以随意挑选,能够自己掌控。
  ……
  师:假如你们去那儿买葡萄,会找谁买呢?
  生5:找老太太,因为这样就可以自己去摘葡萄玩了。
  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对比了老太太和普通农民卖葡萄的方式,让他们去感受老太太卖葡萄的智慧。她知道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给客户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客户交易起来也会觉得心情愉悦,自然就愿意来买葡萄。这样就帮助学生感悟了老太太的哲学思想。
  总而言之,对于不同的文章,从人物比较、概念比较、处事方法比较等角度出发展开教学,可以明显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責編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词语是最活跃的语言单位,苏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经常出现关于词义理解和感知表达效果的题型。很多学生由于语境变化,对词语的感知与理解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借助语境资源,深度感触词语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中,应描述语境,强化学生的深入感知;深入语境,引领学生的提炼概括;化入语境,强化学生的感知体验。  [关键词]语境资源;强化感知;提炼概括;感知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能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阅读思维时空,激活课堂学习氛围,形成重要的教学成长力量。通过课堂导入布白、文本解读布白、作业训练布白,可以创设重要的教学契机,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布白艺术;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55-01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布白
管理育人是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员队则是这一体系中最基础、最直接、最经常的环节。当前,院校学员主要以“90后”为主,他们思维活跃,民主意识、可塑性都很强。在社会
人们常常用“绘声绘色”来形容人高超的表达能力。目前,小学生的习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语言干瘪枯燥,表达平铺直叙,导致这种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选择
宝宝,下面这盏灯跟一般的彩燈不一样哦,它是宫灯,以前只有宫廷里才可以用,非常气派。你来仔细观察一下,和爷爷说说这个宫灯和家里的灯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摘 要]目前,阅读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依赖于教师,缺乏阅读的灵气和活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在熟视无睹中发问、在异口同声中静思、在看似自然中探究、在别具匠心处品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活动 个性 灵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34  从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