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和情感交流。本文通过对运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小学语文的综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 引言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突出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教师普遍适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交流和教学反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教学效果。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普遍在使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进行和学生的课程交流和教学反馈,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突显出来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课堂提问过于形式化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问题较为简单,学生不进行深入思考,肤浅地回答,问和答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一问一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实质上只是一种问答形式的表现,教师和学生都很难体现个人的思想,无法有效达到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二) 课堂提问缺乏实用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没有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出发来进行课堂提问,随意性大,教师的提问仅凭个人的感觉,使得学生的思维很被动,得紧跟老师的思路,才能完成课程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 课堂提问缺乏广泛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出现课堂提问缺乏广泛性,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很多时候都是教师提问,由思维比较活跃,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来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却没有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进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只是少数人的活跃,没有使广大学生都得到表现和提高的机会。
  三、 运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 运用趣味性的课堂提问增加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题目,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同时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有趣,难度适宜,让学生有参与到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题目来进行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以这样的提问作为开场白:“花生,同学们应该都吃过吧,大家知道花生是怎样种出来的吗?”同学们作出回答之后,教师通过适当的导语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全文的学习之后,老师要继续设置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提问“那作者为什么要用落花生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呢?为什么不用种花生或者收花生呢?”通过这种问题的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从而和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共识,深刻理解作者借物喻理的深意。
  (二)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教师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紧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全面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住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来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在学习《林海》一课时,老舍先生用非常丰富和优美的语言来赞美了美丽的大兴安岭风光,文章描绘的情景,辞藻华丽,引人入胜,教师要在学生投入的欣赏学习中,适当地进行提问来把握课程学习的节奏,“老舍笔下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作者说大兴安岭的可爱,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等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学习这位文学巨匠的词汇和语句,来学习大兴安岭的美丽,学习老舍先生的写作手法,学习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 设置具有广泛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时,应该考虑到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应该设置具有广泛性的问题,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设置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时,学习课程内容之后,教师直接提出“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来作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通过这种形式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 结论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提问的环节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问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提问,来辅助完成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季春风.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46-47.
  [2]饶向辉.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技巧探究[J].中外交流,2016,(22):231-232.
  [3]劉金兰.试论当前小学语文提问教学的实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2):32.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对国家工作人员虚构中间人骗取中介费如何定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虚构中间人 中介费  作者简介:张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6-126-02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王某系某国有独资证券公司财务资金部总经理,其作为公司最高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人,对该公司及其下属各营业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技能,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体现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就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机械教学的束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以及教学目标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突显出新时期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朱京生:杜先生,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介绍了你的作品,她给人一种新的视赏感觉,有朋友说你是一匹“黑马”,而且还有着很大的潜质,你怎么看?
期刊
【摘要】 依法行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内容,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依法行政观念的贯彻和实施的效果。因此,研究依法行政的依法行政能力意义重大,有助于更准确地将依法行政观念的落实。  【关键词】 行政能力;结构;法治  一、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然而对于依法行政能力,其实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
1高原训练的基本定义和理论  高原训练是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指在适宜的自然高原地区或人工模拟高原条件下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低氧训练。高原训练的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应激策略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66例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
【摘要】 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教唆犯属于广义教唆犯,具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以教唆行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行为,称为间接正犯;而另一种则是与广义区分的狭义教唆犯。从我国各种刑法、司法的角度来说,以教唆行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而现实中人们所说的教唆犯通常是指狭义教唆犯,虽然不是正犯,但属于教唆行为。正因为广义教唆犯与狭义教唆犯涵义不同,所以,我国采取分立条文的方式,对广义教唆犯与狭义